《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8-01-16 15:52:29)
标签:
教育 |
《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的研究》”自2016年9月申报、准备到进行研究至今已有些日子了,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做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界定
“一题多变”在数学概念与原理的教学中,在原有的知识上从各个角度去增加或减少某些条件,让学生在变式教学中对知识完全理解和掌握,同时在训练中掌握其本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的能力,进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研究背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许多学生还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部分学生动脑的积极性不够,求知欲不高。从学生的作业中就反映出教师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有时知识点的本质不变,只是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或是问题的背景稍做改变之后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由此看出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能力较低。
2、研究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意义重大:①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习题或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③训练策略的研究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必然趋势,是教与学共同发展的需要。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目标
通过“一题多变”解决如何优化学生的思维素质问题,解决如何使学生贯通教学思想的问题,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同时探索适合本校初中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的“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研究“一题多变”的训练策略所带来的学生的改变过程和达到的效果。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概念和原理的变式教学的研究;新授课教学中例题的变式的研究;习题课教学中一题多变的研究;一题多变对学生复习指导上的研究等等。还有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典型课型的一题多变教学模式的研究等。
4、实验研究法:对初步确定的研究内容运用比实验的方法,检验其效度。
六、研究步骤、内容和做法
实验周期为一年,预计从2016年12月开始到2017年12月结题,具体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实验研究。
1、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3月1日在高陵区泾渭中学。
①
②
③
④
2、实验研究阶段:2017年3月1日—2017年11月30日
(1)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分专题进行研究,搜集和整理事实材料。
(2)对要达到的目标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修正实验方案,
(4)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汇题集。
进行教学调查与课堂观察,组织“一题多变”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写出实验初步成果(案例)。
3、总结、验收阶段:
(1)2017年1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对初中教学中的一题多变策略研究小结验收。
(2)检测研究成效,撰写课题结题申请报告,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3)结题验收阶段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0日
①总结、梳理 “一题多变”教学研究成果;
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提出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建议。
③对近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进行最后的总结。 整理实验资料,撰写论文,完成实验报告。
4、实验研究法:对初步确定的研究内容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验其效果。
七、研究成效
1、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性教学之后,学生不仅喜欢上数学课,而且学生在学习中想当然的态度和被动思考的现象越来越少,有的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究教材与学习相关的理论摸索出有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
3、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热衷于探究,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课题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和探索,在研究中得到提高和成长,并将理论同实践结合在一起,认真研究学生,真正做到了以研促教,教学相长的效果。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老师明白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也从学生的进步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为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