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一次性筷子使用调查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
(2021-06-16 17:32:47)分类: 市级小课题资料(2019年) |
一次性筷子使用调查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
研究人:卢奕欣(西安市东方中学初2022届3班)
辅助人员:杨玮菁、杨瑞晨、孟芮冰、许睿琪、张苗苗
指导教师:冯团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到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堪忧,由此联系到身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于是产生了对一次性筷子使用率进行调查的想法。
2、通过实际调查,了解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及森林资源的浪费情况。
3、通过研究使大家认识到一次性筷子弊大于利,坚决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爱护环境的美德,拒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二、活动准备:
1、调查工具:
2、调查方法:
集体研究
三、活动时间:
2021年3月14日---2021年4月29日
四、人员分工:
卢奕欣(组长,规划调查方案)
杨瑞晨(实际调查,配合组长工作)
许睿琪(上网查资料,排版,设计,打印)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2021、3、14下午,组员开会,集体研究调查点和餐馆,最后确定调查方案以学校附近或家庭附近餐馆饭店为调查对象,便于调查和联系。
(2)组员分工,确定调查时间为一周。
卢奕欣(组长,规划调查方案)
杨瑞晨(实际调查,配合组长工作)
许睿琪(上网查资料,排版,设计,打印)
第二阶段:
时间为期15天 (2021、3、15-2021、3、30)
调查人:
调查地点:新科路(学校附近)
调查结果:每家快餐店平均一天用大约300-500双一次性筷子,且筷子使用后没有回收利用,而是直接扔掉。一次性筷子是树木做的,如此使用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建议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调查人:
调查地点:经二路(家附近)
调查目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一次性筷子由于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卫生且避免了交叉感染疾病,所以这些店的服务员说,他们大多购买一次性筷子,大部分消费者用过后,随手扔在周边,所以一次性筷子不仅浪费资源,且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危害。
调查人:
调查地点:田家湾(家附近)
调查目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调查发现这几家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家晚上的使用量大概在500——800双每天,且筷子使用后都仍在了垃圾筐,没有回收利用,很可惜,这都是在浪费森林资源,以前我也使用过一次性筷子,通过地理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今后决定不再使用,而且还要倡导大家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我们的环境和森林。
第三阶段: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调查结果,撰写调查心得。
调查小结: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出外就餐时,看别人用一次性筷子,自己也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他们觉得方便卫生,可放心使用。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认清一次性木筷“危险”的本质。人们使用一次性木筷是为了方便、卫生,但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很多一次性筷子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加工要经过树木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要经硫磺熏,熏不白的还要使用双氧水和硫酸钠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其实对于通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消费者不能只凭肉眼判断卫生与否,只有通过实验室化验才能检查出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一次性筷子是不卫生不健康的,对人体是有害的。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无法谢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其实,要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实际上是改变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所以呼吁:人们在外就餐时应尽量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筷子,用实际行动拒绝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
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6.5%,长此以往,中国的森林资源堪忧。而我们的邻国日本森林覆盖率却高达67%、韩国也有64%、巴西50-60%、美国33%、印度23%。
如果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森林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把原本贮藏在生物体及周围土壤里的碳释放了出来。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还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土地沙化、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河湖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害。如果每人每天只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一年就要用365双,中国13亿人,就要用4745亿双一次性筷子。
最后,我们一起呼吁: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做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西安人,为了西安的明天更美好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第四阶段:选取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调查结果在全班分享交流。
(1)2021年4月29日周四,在教室与全班同学分享调查结果。
(2)其他组和本组达成共识,大家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本组的调查资料与其他组一起存放在地理活动室,进行资料保存。
六、评价与反思:
1、学生自评:
这次老师让我们做的课题调查,真是受益了!以前我们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以及逢年过节的互赠卡片等现象也知道,而且我们也有这样的行为,也知道会砍很多树木,破坏森林,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如果世界没了森林,生态失衡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真的不敢想象!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及资源浪费情况很让人吃惊!为了保护我们的森林环境,我们大家都要参与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然人类就要遭殃!通过网络查阅,我们知道了发达国家森林覆盖率都很高,比如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就连印度,森林覆概率都比我们高,中国人在森林覆盖率低的情况下还要去砍大量的树,破坏身边的森林,真是一件不体面的事啊!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却还要到国外进口木材满足自己国家的需要,因为日本政府和国民深知生态恶化的危害,所以日本国民都很爱护自己国家的树木花草,很少去破坏,这也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当前中国森林覆盖率虽然有所提高,国民环保意识虽有所加强,但还需继续努力!
这次调查,我们几个人都很愉快,大家分工明确,积极参与,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我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提升,个人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们很开心做这样的事情。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更多的课题研究,同时也对冯老师的耐心指导表示由衷地感谢,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2、老师评价及反思:
(1)评价:这次课题调查切近生活,学生容易收集第一手资料,而且不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这组同学研究及时,组织严密,很出色地完成调查任务,也取得了很好的调查结果。课题总结深刻,通俗易懂,由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联系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以小见大,不仅树立了正确的环保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反思:配合课堂教学进行课题调查是很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把握,理解掌握更深刻。但每次给学生设计的小课题,总有一些小遗憾,比如时间问题,学生参与度问题,课题研究的难度问题等都是值得提前反思的问题。这次课题调查总体很成功,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效果很明显,把课题调查好的组成果利用一节课时间在全班交流讨论,使全班同学受益,这也是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