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高段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修改后
(2014-03-07 09:51:35)分类: 修改后中期报告 |
《农村小学语文高段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2014-2-12
立项号 |
2013xkt-xxyw059 |
课题名称 |
农村小学语文高段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
负责人 |
代喜妮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阎良区北屯街道办中心小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课题研究计划实施以来,课题组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 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自课题立项以来,该课题组利用教研时间、课余时间加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特别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老师们转变了思想观念,树立了教育民主的思想,把“以学生为本”根植于思想深处,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作业的设计与批阅。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师设计作业而不是布置作业,学生在做作业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不再有为完成作业而完成的痛苦与无奈,学生们的学习正在向自主、自愿的和谐氛围迈进。 2、充分调查,发现问题 课题启动初期,课题组对四五六年级的50名学生,5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作业的状况,倾听学生、家长的呼声。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学生的作业负担有“三过”倾向:简单重复的练习过多;作业形式过于单调;作业要求过整齐划一。另外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过于规范化、模式化、冷冰冰。也了解了学生对作业形式、作业量、老师批改等方面的要求与期盼,为下一步的理论学习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和改革方向。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作业重复抄写、作业形式单调、学生厌学等现象,我们迅速行动,在课题立项后立即成立了以语文组组长代喜妮为组长、薛美容等其他四位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机构,并紧锣密鼓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制定了有关作业设计、作业量控制、作业批改规范等的制度作为教学常规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尽快扭转局面,使学生在新的作业模式中愉悦成长。 针对我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作业精选精练、精批精导,大力推进分层作业、分层评价,为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重点,注入了新的动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几个不同等级,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给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份信心和决心,作业的质量自然而然就高了。在作业量方面,也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首先确定目标,然后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来选择作业量。这样,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作业也会更有效。自“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之时起,课题组教师教师纷纷自觉自愿地加入其中,在自己的作业有效性研究实践中,老师们皆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心得和收获。
王小红老师——作业分层设计。王小红老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作业布置。例如A.B.C三个等级。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思维敏捷、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在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本课生字各三遍,词语抄写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章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杨晓芬老师——语文作业布置的多样性。“教师设计作业时,避免了传统单调的作业模式。充分利用学生课外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杨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课外作业,如观看动画片,学写短小的童话、科幻故事;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开展读书节,举行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笔记、美文摘抄、手抄报;走上街头,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语文作业布置的多样性,“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的工具性,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活语文意识”。
代喜妮老师——减少作业量 薛美荣老师——作业的双向选择。薛老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一部分是较简单的必做题,另一部分是稍难的“选做题”,并把题目分为一星基础题、二星基本题、三星发展题,划分出不同难度的习题。同时还认为作业的选择权不应只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对作业也应该有选择权,称之为自选题。“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时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少做一个说一不二的决定者,让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也要关注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正如课标所说: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应提倡。 孙晨老师——课外作业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孙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如阅读课外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表演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同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教育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创新教育,培育出创新型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1、课题研究接近尾声,回顾走过的历程,一定有遗憾和不足。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我们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 2、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研究人员显然还达不到。 3、作业的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尤其是分层次作业的出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还需要在以后工作中解决。 4、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进一步完善“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模式,形成我校作业的特色;如何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每一次语文作业上;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仍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重点。总之,我们将按照计划努力工作,争取课题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1、 |
||
能否按期结题 |
根据小课题实施方案和本校实际,《农村小学语文高段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小课题可以按期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