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评改研究中期报告
(2014-01-07 20:57:07)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立项号 |
2013XKT_XXYW331 |
课题名称 |
小学生习作评改研究 |
|
负责人 |
杨星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四小学 |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准备阶段(2013.9——2013.10) (二)、实施阶段(2013.10——2014.6) 1、关注理论研究 在研究实践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合作: 2、生生合作交流。开展活动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培训,使其明确自改作文,互改作文的的意义以及操作方法。每次实施之前,教师会采用粗批快评的方法,结合寻找的例文或范文,简要讲解评改要点、标准、注意事项,再由学生按教师评改的观点和标准尝试小组合作评改,我们的做法是小组开花,全班结果。各小组同学围坐一起,把本组要批改的作文全部浏览,做好亮点记录;组长负责,公平公正对每篇作文进行集体评议,评出小组第一。各组举荐本组的书写者、范读者、评委各一名,书写者上板书写各组评改信息,范读者熟悉作品,准备范读。评委们前排就座。先评出书法最佳。再由各组范读者上台交流,重点是评委点评,学生补充。评什么,怎样评,大前提围绕作品的感人之处,提倡的是择优讲评。老师尽可能多鼓励,以期最大限地地诱发学生习作的内需和自改动机。 4、亲子互动合作。所谓亲子互动合作,就是鼓励家长也参与习作评改。先是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了培训,让家长认识到参与评改的重要性。后来,每次以编发短信的形式,提出评改的要求及要点。鼓励孩子,采用写完大声读一读的方式,自己先改,鼓励家长,做好一名听众。倾听孩子习作中最大的亮点及明显的不足。并能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经验,与孩子交流,引导修改。实践证明:家长的力量绝不可小视,许多鲜活的选材,精妙的结构,精巧的表达在教师讲评时,全部变成了孩子满满的信心和力量。促进了师生及家长的共赢。 |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存在困难: 1、时间制约:教与研的时间比例失重或冲撞,一周一次的作文课根本满足不了研究之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为了使研究结果有更强的执行性,我们希望能够更多的利用日常教学检验各种作文评改方式,这无疑需要较为充裕的研究时间。 2、教学制约: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学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使教师往往只能采取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保守的教学措施,学校教务部门对教师作文批改还有常规检查,教师突破桎梏的创新意愿受到很强烈的压制。 4、能力制约:研究使我们深谙学无止境,能力至上。如何掌控课堂,让学生左右逢源,怎样把握研究中"度"的问题,大家在沉思,又专业缺少引领。错?对?有些迷茫。 二、解决办法: 1、处理好教、研、考之间的关系,把教和考看作研的另种形式。即教中研,考中研。"研"字贯穿,力从中来。 2、借助校教科研处,充分发挥课题组的辐射带动作用,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发挥团队优势,善意引导,以优带差,评优转差,让优秀成为主流。 5、走出去,请进来。网络咨询,请教专家。深入学生,调查研究,错与对学生最有发言权。 |
||
|
能否按期结题 |
能够按期结题。 |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