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2013-05-07 18:44:32)
标签:
教育学习 |
分类: 说课评课 |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评洪小萍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
今天上午第二节,听了洪小萍老师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听了洪小萍老师的《三角形的角内和》一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洪老师的亲和力,她的亲切自然的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但让学生学的轻松,也同时让我们在座听课的老师听的也很轻松。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的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洪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动态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巧用猜想——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当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洪老师便马上巧用了学生的话,学生的猜想形成统一后,巧妙的过渡到验证的教学环节。
2、善用验证{自主探索}——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洪老师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验证活动中,当学生用量一量、撕拼、折拼方法去验证。
3、善于引导巩固内化——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练习设计的梯度很好,容量、合适。
个人认为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是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
一是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的“量一量、算一算”的实践操作,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新知识。
二是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的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