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兰知名园艺品种

(2013-05-14 13:27: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品种鉴别

君子兰知名园艺品种——胜利

“当前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的品种,都是群众在几十年的栽培过程中精心选育出来的,而品种名多采用培育者的名字、职业、单位甚至诨号来表示。由于长期流传,品种较多,名称混乱,同种异名名,同名异种屡见不鲜。当前,进行君子兰原始品种资源调查和品种的规范和命名工作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引自《君子兰》 荣玉芝(82年)
“大胜利”,是老花工张友悌(ti)从伪公园花卉展览室里保存下来的。解放后,他交给了胜利公园,为了庆祝人民的胜利,大家定名为“大胜利”。
大胜利:叶形直立,叶鞘楔形,叶长、中宽、长宽比8,短尖,叶色绿,脉纹明显垄起、梯格,暗光,花轴断面半圆形,圆形花瓣、颜色鲜红,果实圆,开花齐。
——《长春君子兰》张秀生(82年8月)
“胜利”:本品是长春君子兰的一个老品种,系一九四五年东北光复时由伪皇宫传到民间的,为表示抗战胜利,故名“胜利”。
本品种叶长40—70厘米,叶宽6—8厘米,叶厚0.2厘米,叶直立,剑形,叶渐尖。叶色深绿,有光泽,脉纹较窄,有凸起。花大,鲜红色,花瓣长6—6.5厘米,冠幅6厘米,果实球形。
本品种以脉纹窄、花色火红鲜艳为其主要特征。
——《君子兰》 荣玉芝(82年)
“大胜利”此品种是长春市胜利公园的花卉园艺工作者培育,故而得大胜利之美称。植株茎部呈圆形(圆裤子),叶片假鳞茎略长,革质叶片从假鳞茎开始呈斜立状态,其叶形似宝剑,叶片较薄,绿黄色,叶片的脉纹一般凸起,横竖整齐而明显,叶子长度约60厘米,宽8厘米左右,是一种中型的大花君子兰品种。根系粗大,不生枝节根杈。在开花时抽葶粗壮,呈半圆状。其花朵硕大,开花整齐,花形是漏斗形,花色为浅红,花瓣之间互相连接紧凑。植株结果时,外壳呈圆形。
——〈大花君子兰〉白金龙(83年6月)
大胜利:系长春市张友悌保存原花、由长春市胜利公园培育起来的早期君子兰佳品。叶长60—80厘米,叶厚1.5~1.8毫米,叶宽比为7:1,最宽可达8—9厘米。叶绿无光,花大色红。花朵直径可达8.5厘米,开花齐,果呈圆形。
——《君子兰莳养汇编》杨其嘉(85年)
大胜利:系宫廷花卉。光复后,流落民间,后转到胜利公园,故名之曰大胜利。其特点,第一叶片棒槌形,叶脉突起显著。第二花箭特粗大,花朵特多。我亲自数过多达四十八朵。第三花序开放极为整齐,可在三、五天之内全部开放,颇壮美。第四遗传性状良好,自花授粉率高,结实特多,如用八瓣锦做父本杂交,子代花多,花大,花红堪称首屈一指。
——《君子兰莳养汇编》贡占元(85年)
还有一些人这么描述“大胜利”:叶色绿、叶片厚、脉纹边缘有鱼刺形斜纹、叶片有光泽、株型直立,叶端略下垂、叶长60~80厘米、宽10厘米左右、长宽比约为7:1、花葶粗壮、花柄长、花大色红、开花齐。
—— 长春君子兰界前辈口述
综上所述,对大胜利的特点较为统一的是:叶形直立、楔形座、叶片颜色绿、叶片长在60~80间,长宽比7:1,渐尖头型,根粗且长、花葶粗壮,半圆形、花大花多、花色鲜红、遗传性状稳定。
“二胜利”:此品种原系长春市花卉爱好者王宝林培育。“二胜利”大花君子兰叶片较厚,叶片脉纹凸起,呈绿色,叶面亮度高,宽9厘米,叶先端尖,革质叶片呈直立状态。在抽葶开花时花梗粗壮,花朵开放时较大,色调甚红,花瓣之间相互衔接,支持花朵的小梗长。所结的果是圆形的。“二胜利”品种的大花君子兰与其它大花君子兰的区别是,植株系长根品种,喜肥,属于大株型的大花君子兰。
——〈大花君子兰〉白金龙(83年6月)
“二胜利”:系长春君子兰爱好者王宝林所培育。株型大。叶片宽、绿、直立、亮度好。脉纹凸起。花葶高,开放时花朵较大,呈鲜红色,果实为圆形。
——《君子兰莳养汇编》杨其嘉(85年)
不难看出“二胜利”与“大胜利”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在亮度上有所提高。而“二胜利”的的来源在书本上没有记载,较多的人认为来自“大胜利”自粉。
据《长春君子兰》记载:
“小胜利” 叶形直立;楔形座;叶片中长、中宽,长宽比5比1;长尖头形;叶色绿;脉纹呈明显垄起梯格;叶片光亮;花轴半圆形;花瓣匙形,颜色鲜红;果形圆。
在《大花君子兰》中记载:
“小胜利”:此花原始品种系长春市花卉爱好者培育。它叶片比较厚,如果和其它的大花君子兰比较,它叶片短,叶片先端尖而略圆,叶片的间隔脉纹宽,且不十分明显,叶片亮度高,色调呈深绿色,直立状态生长。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三节弯之感,叶片宽8厘米左右。“小胜利”的茎部呈圆形,在抽葶开花时,其梗较其他品种细,而它的显著优点是能一次开放,而且花朵小,开花数量不多。开花的色调呈红色,不分支根,属于中型大花君子兰品种。
“小胜利”之所以会被人们提及很大程度上占了其子代“短叶”的光,典型的母以子贵!
“胜利”是比较早的中国君子兰园艺品种,对当今君子兰的发展意义深远。在这里我列举了85年以前所有出版的关于胜利园艺品种的书、杂志及较有权威性的君子兰莳养名家的讲述内容。
综上所述:胜利属于中长叶形;亮度、细腻度较好;厚度好,刚度未有记录;叶色绿;脉纹(叶脉)凸起明显;座形(假鳞茎的投影形状)一般,楔形;头形(叶端形状)一般。
现今,大胜利品种原本已经难以寻觅,很多人说手里有大胜利,一方面我没有见过花,另一方面有些人会“应你所需”的向你推荐他养的君子兰。至今,我没有见到完全符合上面资料所讲述的大胜利特点的君子兰。
二胜利应该说是值得重视的。就资料所讲述的二胜利的性状,应该说超过了大胜利。但,与大胜利原本一样,二胜利的原本一样是难觅踪迹。但是,天津的黄帮伟先生和长春的谢朝柱先生莳养有与上面资料讲述的二胜利相近的君子兰。
小胜利因为被人作为母本与其它君子兰杂交所产后代培育出 短叶,而闻名于世。甚至有可能因为短叶的名声大而被人归入了短叶类型。小胜利原本同样难觅,长春的牛俊奇先生莳养有与上面资料中介绍的类似的君子兰。
http://www.hrbjzl.com/thread-700-1-5.html

君子兰知名园艺品种 --二胜利

"二胜利”:此品种原系长春市花卉爱好者王宝林培育。“二胜利”大花君子兰叶片较厚,叶片脉纹凸起,呈绿色,叶面亮度高,宽9厘米,叶先端尖,革质叶片呈直立状态。在抽葶开花时花梗粗壮,花朵开放时较大,色调甚红,花瓣之间相互衔接,支持花朵的小梗长。所结的果是圆形的。“二胜利”品种的大花君子兰与其它大花君子兰的区别是,植株系长根品种,喜肥,属于大株型的大花君子兰。
——〈大花君子兰〉白金龙(83年6月)

“二胜利”:系长春君子兰爱好者王宝林所培育。株型大。叶片宽、绿、直立、亮度好。脉纹凸起。花葶高,开放时花朵较大,呈鲜红色,果实为圆形。
——《君子兰莳养汇编》杨其嘉(85年)
不难看出“二胜利”与“大胜利”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在亮度上有所提高。而“二胜利”的的来源在书本上没有记载,较多的人认为来自“大胜利”自粉。
http://www.hrbjzl.com/thread-702-1-5.html

君子兰知名园艺品种 --大桥

据1983年6月出版的 白金龙 著〈大花君子兰〉记载:
“大桥1号”:这个品种原始植株系长春东大桥花卉爱好者培育。该品种较其它品种叶片厚,叶片脉纹凸起,叶面亮度高,先端尖,色调呈黄绿色,长55厘米左右,宽度约10厘米,属于大中型君子兰品种。“大桥1号”茎部圆,而茎部较其它大花君子兰长。这种花儿根系较长,并很少发枝节杈根,是一种喜肥的大花君子兰。“大桥1号”如果开花时授粉得当,其产籽率很高。果外壳中间有凸顶。在开花时,各支梗集中在一起,且比较长。
同时,在白金龙 著〈大花君子兰〉“品种间杂交育种”中还记载:
“东大桥1号”X“油匠”==“大桥1号油匠串”(改良种)
“大桥1号油匠串”,在大花君子兰品种中属于尖头形。如果按叶片的亮度和叶片的色调来评价大花君子兰的标准。那么“大桥1号油匠串”也算是最佳的品种了。它不但保持了大桥1号的基色,又有油匠品种的亮度。改良后的品种具有叶片厚、叶片脉纹凸起等特点。“大桥油匠串”以叶片具有青筋黄地而著名花坛。叶片的色调为黄绿色,属黄亮品种。开花抽箭时,箭梗粗,花朵大、又有开花集中,花色艳丽等优点。
牛俊奇老师手中的“大桥”来源为:六十年代中期,李(“麻”别号)师傅从东大桥的赵侍元处得到;七十年代初期转手到了高振义处;97年前后牛俊奇老师从杨宝良(高振义亲属)处购得。此花:亮度、细腻度、厚度、刚度非常好,颜色浅黄绿色,脉纹凸起,头形尖,脖儿长,花箭粗壮(基本与叶裤同宽),小花柄较长且集中……特点基本完全符合白金龙所描述的“东大桥1号”的特征。
http://www.hrbjzl.com/thread-701-1-5.html

君子兰知名园艺品种 — 油匠、技师

《君子兰》荣玉芝
油匠:系长春君子兰的主要品种,据说是一位油工师傅由一九四五年开始培育的,故名“油匠”,是长春君子兰的一个优良品种。
本品种幼苗期,叶缘渐尖,叶色绿,比黄技师品种梢深,脉纹清晰,有光泽。
成龄植株,叶长40—50厘米,叶宽9—11厘米,叶厚0.2—0.22厘米,叶片直立,呈纺锤形,叶缘渐尖,叶色绿,有亮光。纵脉纹和横脉纹凸起明显,呈“田”字型,叶背为龟背纹形。叶色亮、脉纹凸出为其主要特征。花大、花瓣长6厘米,冠幅6厘米。花橙红色,基部桔黄色,鲜艳,并有金星闪耀,被视为佳品。果实圆球形。
黄技师:是系长春君子兰主要品种。
本品种幼苗期,叶缘渐尖,叶色浅绿,脉纹明显,稍有光泽。
成龄植株,叶长30—50厘米,叶宽9—12厘米,叶厚0.15—0.2厘米,叶片直立,叶渐尖,叶色嫩绿,有光泽,脉纹凸出。花大,花瓣长5—7厘米。花色金红有金星。果实圆形或长圆形。叶色浅、亮,脉纹好为其主要特征。“黄技师”亲和力强,主要的亲本材料。
《长春君子兰》<长春君子兰栽培小史>张秀生
到一九六六年,这批第一代杂交品种,在广大花卉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精心培育下,相继开花,出现了不少具有双亲优点的杂交后代的品种,主要有:“黄技师”、“油匠”、“小白菜”、“大老陈”等。
《长春君子兰》<长春君子兰主要品种的鉴别>张秀生
黄技师:叶型直立,叶鞘楔形,叶中长、中宽,长宽比4.5比1,短叶尖,叶色浅绿,脉纹明显垄起梯格,光亮,花轴断面半圆形,花瓣匙,颜色朱红,果实圆形。
《君子兰问答》杨其嘉
“黄技师”的主要特点是叶片肥厚(可达二毫米以上),叶色浅绿,叶面有光泽,直立挺拔,脉纹隆起,明显呈“田”字形梯格,花轴半圆粗壮。花开放整齐,花被片基部呈金红色。雌蕊柱头三分叉也比其他品种长。果实呈球形,直径三厘米。叶片的长宽比由亲本的六比一缩到了四比一,一跃成为君子兰的最佳品之一。
“油匠”原为长春一位油工师傅所栽培。也是长春君子兰早期优良品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叶鞘呈元宝形,叶绿有亮光,叶片斜立,呈纺锤形,叶长尖,纵横脉纹都明显凸起,呈“田”字格,叶长宽比为五比一,叶宽九到十二厘米,叶厚二毫米以上。花大色艳,有金星闪耀,呈美人蕉橙色。果为圆球形。
《君子兰莳养经验选》袁清林
黄技师:母本    姜油匠
       父本    大胜利
   培育者  王宝林(注:因原长春生物制品所技师黄永年莳养该品种之一,因而得名)
   叶长50厘米左右,宽8~10厘米,厚2毫米左右,头形锐尖形,叶面光泽如蜡或油亮,叶脉凸起而清正,脉络呈长方形,花橙红色,大而鲜艳,有金星闪耀,小花柄长6~7厘米,果实球形。
《大花君子兰》白金龙
“黄技师”:此花得革质叶片尖部呈剑状形,叶脉凸起,叶片表面光亮夺目,宽度8.5—9.0厘米,约2—6毫米厚(叶片厚度包括从茎部到叶端),呈浅黄绿色,具有色调明快得优点。此花叶生长状态是从基部开始下垂,茎部呈圆形(俗称裤子)。“黄技师”君子兰根系粗,所有的根都呈直线形而不分枝发杈。“黄技师”君子兰所抽花葶是半圆形的,即内侧平,而外侧半圆,支撑花朵的小花梗,较其它的大花君子兰为长。但此花盛开时却很紧凑,花朵大,花瓣在叶片中,三片较大,三片较小,交互排列。“黄技师”花呈橙红色,花朵盛开时能把花瓣放足,瓣间相互连接,不留缝隙。在抽葶时,茎部呈歪斜状,所以群众给它取了个俗名“歪把子黄技师”。它花后座果外形是圆的。此品种一直是长春地区群众喜爱的较佳品种,用它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种很多。
“油匠”:“油匠”和“黄技师”是近亲关系,所以此品种叶片厚度适中,但其革质叶片又比“黄技师”大花君子兰为长。此花的叶片脉纹凸起,叶面光亮照人,叶片宽度约9~10厘米,叶片从基颈开始下斜,而叶端又略微抬起,全长大约50~55厘米。花葶与大花君子兰“黄技师”大同小异。这个品种开花时花朵较大,其支持花朵的小梗大而长,开花的形状与“黄技师”差不多。它结的果外壳呈圆形,用适当花粉来进行杂交育种,产籽率极高,在果外壳顶端有凸起块状,俗称“昌顶”。根系较粗,并且不发枝节根杈,根系最长的约有40厘米长,根子粗约0.5~1.1厘米。
《君子兰莳养经验汇编》贡占元
“黄技师”这是用人的职称命名的。黄技师叫黄永年,是长春生物制品所的技师。在50年代末期,姜油匠把一株君子兰寄养在王宝林家(王宝林是教师,当时养兰名手),转年培育14株纯苗,分散到市内爱好者,黄永年也得到此苗,并且养的很好,以后人们就把这种兰叫黄技师。我当时也得到一棵,刘运铎得一棵,刘宝珍得一棵,其他了解不准确,不敢乱说。第二年是用大胜利粉串的,得40余苗,这就是杂交种了。不久这棵母本丢了,至今没有着落。许多人都说他有油匠,实际纯种甚少,因而对油匠的评价造成很多误会。黄技师有如下特点,第一叶片特亮是无与伦比的。第二脉纹凸起,脉纹特大。第三颜色浅,翠绿欲滴。第四花梗特长,花序大,花瓣上有粉状物、闪光金光。第五遗传性状良好。以上特点都呈显性遗传,无论做母本做父本,其子代都出现花脸。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花脸都渊源于黄技师。
技师,油匠对当今的高档君子兰影响是最直接的,没有技师或油匠的成分的君子兰就不是一棵高档君子兰。而我认为技师就来源于油匠,只是或自粉、或杂交。
我经过向牛俊奇老师请教得知当时有技师的人有:黄永年、吴鹤亭、贡占元、刘运铎、刘宝珍、赵侍元、赵雪辉等。
如袁清林先生所讲:黄技师 母本姜油匠 父本大胜利。
就我见到的牛俊奇老师家里的贡占元技师,就可以多多少少看到大胜利的影子,而且叶片的长度与大胜利近似(约60cm左右),长于以上各个资料中记载的长度。但是,因为牛老师家的贡占元技师是在一个大盆里丛生的,所以在叶片的长度上会有一定的出入。
但是,同样是在牛老师家的大桥,在叶片的颜色、长度、亮度、脉纹、厚度上与贡占元技师存在差异,与大胜利差别明显。这些差异于植株本身的生长状态有关系,但值得去考虑。
在贡占元先生的文章里用了“纯苗”一词。我认为“纯苗”指的就是自粉的后代。而且后代只有14棵,从数量上来看也符合自粉产籽量低的特点。我认为牛老师家的大桥就很可能是“姜油匠”自粉的后代之一。而贡占元技师则可能是与大胜利杂交的后代之一。据牛老师讲:长春一位90多岁的老人讲当初他在王宝林处见过“姜油匠”这棵花儿,这个“姜油匠”的叶片颜色是个“花”(青筋黄地)的,不是单一的绿色或浅绿色。这里我之所以用了“姜油匠”一词,就是因为赵雪辉为了纪念姜油匠,把他手里的那花儿叫做“油匠”。
综上所述,我认为技师、油匠应该为“姊妹花”。同时,技师、油匠的很多特点相近,亮度、细腻度出众;叶片厚实;花葶粗壮;花大、花瓣有金星闪耀为技师、油匠区别于其它君子兰的特点。
实践中还有技师叶片颜色浅、叶片边缘的斜鱼刺纹、纹节长;叶片基部的马蹄槽等。油匠的叶片的纺锤形,脉纹高凸,横纹有不贯通的 “点凸”纹,及脉纹的颜色深,俗称“黑筋”;脉挡大,横纹、纵纹可以组成“田”字格。叶背有明显的粗筋等...。
我认为大家在选择君子兰时应该考虑到技师、油匠成分高的花儿才是好花儿,而抓住以上的特点加以选择更容易买到好花儿。
有兰友认为选择母本最好是薄而刚。而叶片薄既非油匠,也非技师的特点,叶片薄的花儿其中油匠、技师的成分自然会打折扣。出苗80%会随母本,叶片薄会背大多数后代所承袭。这点至少不符合我对君子兰的审视标准。
也有兰友讲:花脸是 :叶片薄则花,厚则不花。
白金龙先生在《大花君子兰》中记述了一段:“大桥1号油匠串”,在大花君子兰品种中属于尖头形。如果按叶片的亮度和叶片的色调来评价大花君子兰的标准。那么“大桥1号油匠串”也算是最佳的品种了。它不但保持了大桥1号的基色,又有油匠品种的亮度。改良后的品种具有叶片厚、叶片脉纹凸起等特点。“大桥油匠串”以叶片具有青筋黄地而著名花坛。叶片的色调为黄绿色,属黄亮品种。开花抽箭时,箭梗粗,花朵大、又有开花集中,花色艳丽等优点。
就白金龙先生记述的“大桥1号油匠串”的特点之一就是叶片厚;而且以叶片具有青筋黄地而著名花坛。
在我看来,叶片薄绝对不是高档君子兰的特点。希望那些觉得君子兰叶片厚度无关紧要的兰友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现在还有些朋友在追溯油匠、技师的来源,我认为一方面是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有兰友传闻是大胜利与和尚杂交而得,甚至有兰友认为最初君子兰只有大胜利和和尚两个园艺品种。这个观点有待商榷。君子兰的花色鲜艳,具有典型的虫媒花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君子兰已经在进行“杂交”了。早在君子兰从日本进入中国以前就被人们广泛培育。而我在长春的时候听说一位90多岁的齐老先生讲:当初东北解放,日军及日本人大规模撤退,很多财物都被留了下来,在很多会馆的窗台上也就下来。84年贡占元先生在一本书上也写道:他养君子兰26年,在他刚养君子兰的时候就见过40多个品种的君子兰。也就是说在58年以前就至少有40多个品种的君子兰。同时,我姐姐在日资的松下电工公司作翻译,她的日方总经理的写字台上就摆着一盆从日本带过来的君子兰,据说已经传了3代人。日方的总经理家世代经商,不是什么贵族。但那棵君子兰缺是世代传承的。那棵花儿叶片长不到40cm,宽约10cm,我见到时叶片有20多片,底叶平伸不下垂。叶片质量一般,稍有光泽,脉纹凸起不明显不规矩,类似和尚的头形,叶色绿。我曾经询问是不是可以转让或交换,被当场拒绝。那花儿开花后不点粉,在日本家中还有4棵芽生。可见,君子兰在日本也不是只有皇族才可以拥有。而中国君子兰的起源也不该只是从胜利与和尚两个园艺品种。中国君子兰应该是诸多类型的君子兰经过人们的不断杂交选育得到了油匠、技师。
http://www.hrbjzl.com/thread-703-1-5.html

君子兰知名园艺品种--和尚

“在许多君子兰品种名称中,经常遇到“和尚”二字,这种“和尚”那种“和尚”,何以如此?这必须从四十多年前说起。
长春的君子兰爱好者对著名君子兰品种多习惯以培育者的人名、职业名称或工作单位等称呼。当时流传出来最名贵的大花君子兰品种有三个:一个被称为“胜利”。还有一个被称为“染厂”。第三个才是与本文直接有关品种,它是由长春护国般若寺的老和尚栽培多年,传出出来后被称为“和尚”。此品种也就是目前长春君子兰许多品种称和尚的总原由。
和尚品种成龄株棵的形态特征是叶片中等长度(40-50厘米),叶片较宽(10厘米左右),长宽比5:1,姿态为斜立生长或稍有弯垂,其叶色深绿,光泽稍差,脉纹明显,但平滑不隆起。花葶扁圆;花朵较大,红色或橙红色。果实长圆或卵圆形。和尚品种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叶子方面,主要是叶片宽度从基部到端部均匀近似,顶端急尖或圆顿。
利用“和尚”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经常表现出顽强的遗传能力。不论是做父本还是做母本,和尚品种的后代在叶片方面皆表现其所具有的上述性状。另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和尚”在授粉杂交功能方面表现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尚用为亲本,容易与其他品种结合产生种子。
由长春一位中学老师贡占元在以“胜利”(父本)与“和尚”(母本)的杂交后代中出被称为“贡占元和尚”。叶片长宽比约为5:1;叶色深绿,叶端急尖。它的特点是除叶片明显隆起梯格外,其中间脉纹宽厚。
在同一本书里,贡占元在《君子兰的基本品种及其发展》中记述了:
和尚:一九五八年为客车厂木工师傅吴鹤亭所养,开两次花后,转让给王宝林与普明和尚二人,(普明系长春般若寺和尚)价100元,转年王宝林留下一个芽子,大花归普明了,后来人们把这棵兰叫和尚。我的和尚是第二次苗中(50多株)择优的五个,后又精选一个。和尚的特点,第一叶片头圆宽厚,第二脉纹整齐,表里都明显,竖脉呈双轨形。第三自花授粉率高,结实特多。第四遗传性状良好。如做父本,头形、宽度呈显性遗传,如做母本与黄技师杂交,子代呈花脸,综合优良性状良好。如与小胜利杂交,择优而变为短叶。
还是《君子兰莳养经验汇编》一书中,杨其嘉的《叶宽常吐绿 花红报春开——简介名品君子兰》一文中记述了:
和尚原为长春般若寺和尚收藏培育,是早期名品之一。叶色深绿,叶宽8-13厘米,长宽比为5:1。叶片斜立先向下弯曲又向上翘起,似莲花形,头型卵圆。光泽度较差,脉纹明显但不凸起,呈泡沙纹,又有人叫龟背纹,颜色深绿。花为草莓红或橙红。果实为卵圆或长圆形。
以上三篇阐述“和尚”性状的文章,在描写“和尚”的形态中杨其嘉描述得与众多兰友中较广传的的“和尚”的形态较为接近。而贡占元对“和尚”的来历、遗传性状阐述得更加具体,应该说有很高参考价值。而司空宦对“和尚”的杂交子代描述得比较详细。只是由于对于现在君子兰关系不明显,我没有逐一的摘录。
“和尚”是现今兰友中较为认可的“短叶之父”。无论是“大圆头”或是“小圆头”都与和尚有直接的关系。对于面向广大的花卉市场“和尚体”重的君子兰更容易被广大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其结实产量高也适应君子兰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根据:1982年8月出版的《长春君子兰》中记载:
“和尚短叶”:株型直立;元宝座;叶片长度短、中宽;长宽比3比1;短尖头形;浅绿色;明显垄起梯格脉纹;叶片光亮;花轴断面半圆形;花瓣匙形;美人蕉橙色;卵圆果形。
在1983年12月出版的《君子兰莳养经验选》中记载:
“和尚短叶”:母本 和尚  ;父本  短叶;培育者袁清林
叶形和头形类似“短叶”,但花叶略宽,叶面光泽油亮,颜色有浅绿色、绿色和青筋绿地之不同,脉纹凸起明显,脉络呈长方形。花大而色艳,果实呈球形。
同时,《君子兰莳养经验选》在注解中指出:“和尚短叶 ”和“花脸和尚”一样,品种多样,形态不一,因而不能一一介绍。就笔者的“和尚短叶”而言也非一样,上述指的是“791”型“和尚短叶”,特此注明,以防与其它类型的“和尚短叶”混淆。
  大家不难看出“和尚短叶”只是作为记述了此花儿的来历:母本  和尚;父本  短叶 的代号,而非一系列品种的名称。之所以我把“和尚短叶”提出来说,只是想证明:在80年代中期引进的日本君子兰前长春就已经有了:长宽比在3比1,且叶片颜色浅、油亮、脉纹凸出、元宝座的君子兰了,也证明了用80年代中期引进的日本君子兰来改造长宽比而丢掉亮度、细腻度、厚度、刚度,不是捷径而是弯路~!
  与“和尚短叶”同时期长宽比达到3比1左右的,而且其它指标高的还有:
“短叶和尚”母本 和尚  父本技师 培育者袁清林
叶长30~35厘米 ,宽9~10厘米,厚2毫米左右,叶尖呈急尖形、渐尖形或重叠形圆头,叶面光亮如蜡,颜色浅绿,并有青筋绿地的凸显脉纹,脉络呈长方形,整株花形如扇面,端正而清雅,花大色艳,小花柄长6~7厘米,果实球形。  
此类君子兰纪录在案的不少,我就不一一转述了。其拥有的特点用现在对君子兰鉴赏标准来看(10条)应该在 佳品 品级范畴。此类君子兰对现在的君子兰发展依然有其良好的作用。只是由于“日本兰”的插曲,让此类长宽比好、叶片指标高的君子兰对君子兰爱好者来说:“想要爱你不容易”。当今的君子兰发展中也有类似的君子兰被人称为“高串儿”而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作用,不过也确实一些名副其实的“高串儿”的表现接近了此类君子兰,只是真正的“高串儿”经不起时间来考验。比如说:三箭后定型、根芽与母株变化差异程度及其后代遗传的稳定性等等。总之一句话: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
大家在选购此类君子兰时一定要注意其4度(亮度、细腻度、刚度、厚度)是不是过硬;同时看颜色是不是正;还有够不够年头(性状的稳定程度);其子代性状、根芽性状是不是存在较大变异(差异大的最好不要购买)。注意了这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黄和尚圆头
和尚自身的特点品级不高。其杂交种后代经过多年的杂交选育在亮度、细腻度、刚性和厚度上都有所提升。
在《大花君子兰》中白金龙记载:我学习前辈和各地的经验,于一九六七年开始进行短叶杂交育种的试验。选用“小胜利”做母本,用“和尚”做父本,进行杂交。
结果获得六株子代苗,其中有四棵假鳞茎高的,叶先端较尖。两苗假鳞茎短的,其中一苗叶片窄而直立,脉纹不够明显;另一苗,先端圆,叶片厚而硬、短,成株后叶片宽可达8.5厘米,长30厘米。假鳞茎短,脉纹小而整齐。这一苗一九六九年八月分成株开花、结果。这一株型就是现在所称的短叶品种,受到人们的喜爱。
名副其实的:短叶之父
同时在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和尚深受民众喜爱,被广泛用于杂交繁殖,以和尚命名的君子兰或和尚成分比较大的君子兰不计其数。其中:贡占元和尚、铁北张花脸、短叶...等等。
当今,随着对君子兰的认识加深及审美观念的转变和尚成分大的君子兰难以进入主流的高档君子兰行列,而和尚自身的一些特点符合君子兰商品化的需要,作为年宵花销售前景良好。
http://www.hrbjzl.com/thread-699-1-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