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兰品种培育

(2013-04-26 21:42: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品种鉴别

一、所谓胜利就是短叶的老品种,但是这个品种用短叶粉或短叶圆头粉的确可以出好苗子的。

   新派短叶圆头的配粉

   现在流行新派短叶圆头,具有代表性的是长春王宗善先生的“辰星”系列。我们都想培育出这样的品种,怎么办呢?

  母本:

  具有短叶、圆头基因的国兰。要求:头圆,半圆最佳,椭圆其次;叶短,长宽比3:1;叶片硬度、刚度好;纹蹦,横平竖直,具有短叶纹特征,并且头纹积聚,有坑;叶片平整,颜色黄绿;兰质好,蜡膜厚重,呈油亮;叶片脖腿短,且立。

  父本:

  老派短叶。叶片硬度、刚度极佳;纹蹦突出;叶面油亮;长宽比2:1或者3:1;颜色老绿。总之,花性大。


二、1、给花点粉对母本生长有无影响?

   2、给同一株花点不同父本的粉是否合适? 

  父本基因对母本有影响,特别是已授粉花箭因故消失后,这种影响更为突出。新发的叶子或芽子都明显具有授粉父本的基因。因此,名贵品种决不能点低于它本身水平的花粉。 同一棵花可以点不同父本的花粉,但各花粉的水平不能低于母本水平。

三、君子兰(国兰)品系(杂交)序列表[推荐]  

   君子兰在我国有性繁殖是在60-70年代,并且是在长春少数养兰者之间进行,70-80年代,在大众中普及。到目前为止,大致繁育更新了4代品系。       
第一代:     

原始大胜利 + 原始大胜利 = 小胜利   

小胜利   + 原始和尚  = 油匠、黄技师、老短叶和尚  

小胜利   + 染厂    = 老短叶  

原始和尚  + 染厂    = 老圆头   
------------------------------- 
第二代:

老短叶   + 老圆头   = 新短叶、短叶圆头、新短叶和尚  
老短叶   + 黄技师   = 技师短叶、和尚短叶、黄短叶   
黄技师   + 新短叶和尚 = 黄花脸和尚、技师和尚  
新短叶和尚 + 油匠    = 黑花脸和尚、铁北(张)  
老圆头   + 油匠    = 新圆头、深色圆头短叶  
 -------------------------------  
第三代: 

新短叶   + 新圆头   = 新派短叶圆头  
新短叶   + 技师短叶  = 新黄短叶   
新圆头   + 黄短叶   = 新派黄短叶圆头(即黄短圆)  
新圆头   + 技师短叶  = 小花脸短叶圆头  
 -------------------------------   
第四代:   

第三代各品系子代杂交,优良基因进一步得到表现,所有各派品系特征更加突出,并且更加融合。外观特征接近一统(从《名家赏析》中可以看出这种趋势),但是仍有深浅颜色之分。  

   另外,这里没有强调父母本,如调换,可有正、反串儿之分,表现略有不同。  同时,基因退化现象也伴随其中,子代少数优良,多数有提高,少数退化。 四、所谓国兰:就是指第一代的长春君子兰,以叶长和叶面质量好为主要特征;    

   所谓日本兰:是指80年代初从日本带回的一个君子兰种属,主要特征是叶宽短,掰脖蹬腿。   

   后来二者杂交,就出现了日本兰串儿,串儿也有高低之分。  

   简要谈谈这几个品系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国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5代品系,以短叶圆头为主要基因,叶片刚度、硬度、斜立、长宽比、株型、叶面色度、亮度(腊亮和油亮)、纹格、凸凹度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国兰的基本特征是叶片形状为棒槌型,没有肚,叶脖相对长。     

   日本兰的串儿最直接的辨认方法是叶头有急尖俗称“奶子尖”。但经过几代回串儿(日本串X国兰)后急尖可以抹掉。还有日本串叶子边缘有“锯齿”壮小刺,拿手能感觉到,据说也可以串掉。再有就是纹乱,没有国兰的规正,这个没听说有串的很规正的。一般日本串儿“小时候”短宽头形也好,很招人喜欢。但它掰脖过大,成兰很容易“抱盆”。叶片边缘还容易向下垂,象背着手。所以,用日本兰作基因兰不是捷径。     

   日本兰是80年代初期由鞍山的兰友去日本探亲带回来的一个品系。主要表现是叶片宽短,肥大,弯曲,没有刚度和硬度,叶面无纹无脉,更谈不上蹦纹,没有光泽,色泽黑绿,但是花色红艳。座码整齐,耐高温,一般不乱窜叶。观叶价值很小。日本兰的主要特征是叶片肚子大,长宽比一般在2:1左右,叶脖宽短,座码粗大。
五、短叶纹:

  整体细密,排列有序,横纹平直、连贯,纹蹦;

  圆头纹:  

   排列有序,横纹平直连贯,但略有差异,纹格错落,脑尖汇聚,似地球极点经纬,纹蹦;     

   和尚纹:  

   排列无序,横纹歪斜,常有断条,脉档宽大,色反差大(花脸),脑尖无汇聚纹,纹略蹦或不蹦。
六、一个品种的确定从生物学角度的界定1、自交不变异。2、杂交保持性状。孟德尔提过表现型、基因型的问题。我的看法1、练苗不等同蹲苗。蹲苗不利选种。表现型过重不利基因显现。2、养功不等同旱养及改变原生态生长方式的方法。这样不利品种的确定,及杂交实验。     

    经过这么多年实验广大花友逐渐总结出,可用于出好品种的工具兰,又回到了短叶,技师,油匠等老品种上了。就是说,基因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品种的认定兰友要重视。好花要看子代。开花后才能定性。    

  (1)对肥的理解,再熟的肥也不能过,即使你的兰可以吸收。它与阳光、水、温度和兰的生长状态有关...!肥的平衡,再多的氮、磷没有钾你的兰是不会吸收的。    

  (2)品种及杂交,兰友们都想要好的品种,并通过杂交来实现。结果就是杂交、杂交、杂交追求变异和突变...即使你的兰是品质不错的国兰,不考量它的相容性;不考量它的互补性;不做基因固定;不做三代回交的提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常听到一句话“那花落套了”,而拿不出隔代的好品种。造成了小苗一样,大苗一样,开花又一样的局面!    

   还有一点常被忽视,品种之间在光和作用下,有着不同的叶绿素一(蓝绿色);叶绿素二(浅绿色);叶黄素(黄色)的融和与搭配,当然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七、由于异花授粉植物的个体是异质结合,所以从群体中选择的优良个体,后代总是出现性状分离,优良性状不能稳定地遗传下去,往往外观上(表现型)的优株,后代中会分离出劣株。为了获得较稳定的纯合后代和保证选择的效果,必须在适当控制授粉的条件(如进行自交或近亲繁殖)进行多次选择,这是君子兰这种异花授粉植物遗传行为和育种方法上的又一个特点。
八、长春君子兰的主要品种特点
引进的原始品种:大花君子兰(c miniata regel)

   1、大胜利   

   特征:叶片挺拔,两侧斜立,叶端略下曲,柳叶形,较厚,稍有弹性,有光泽,兰质较细。叶长45—55公分、宽8—9.5公分,叶脉凸起,叶背亦可看到凸纹,纵叶脉间距3-5毫米,也有稍大一点的少见,横纹间距不等,两侧有分布不均匀的斜纹。花轴粗壮,在原始品种中,可居首位。花大而红,开花齐,球形浆果。座楔形。生命力强,易莳养,很多杂交出的良种是大胜利的派生。原始胜利的基因比较稳定,可作为改良品种的母本。  

   2、和尚 

   主要特征是脉纹不突起,叶脉与叶肉颜色略有色差,脉纹走向呈条索状(称网纹、泡纱纹),叶脉纵间距多在5毫米以上,或有更大的,横纹间距比大胜利小,无弹性,无光泽,呈弓形下曲,底叶明显下垂,和尚的特征之一就是叶片薄,刚度不好,叶片下垂,俗话说耷拉膀子。端宽阔平肩,有突起的急尖。花轴细,花柄长6-10厘米不等。花色深浅不定,花序散,橄榄形浆果。座基叶片排列较大胜利紧密,塔座。 

   改良后的和尚质量差异很大,经与黄技师杂交产生一批优良品种,主要体现在叶脉色差上,即花脸,“铁北系列”是其主要代表。改良品种中的圆头、短叶和尚都与和尚有亲源关系。  

   3、染厂  

   特征:叶长在40厘米左右、叶宽8.5-10厘米,叶面粗糙,无光泽,叶片较薄,故而产生纵向褶皱,但不是染厂的必备特征。叶色浅绿,叶端宽阔有突起的钝尖,脉纹略突起,纵向间距多不等,横向间距较和尚小,纵向脉纹在叶端呈弧形,向端点集中,与横纹交织,形成密集的小纹,是改良品种圆头与短叶的雏形。花轴细,花色浅,浆果球形略扁。座基与和尚相似。染厂与和尚有亲缘关系,杂交品种的圆头、短叶均与染厂有亲缘关系。圆头、短叶品种出现后染厂这一品种即逐渐被淘汰,目前很难找到这一品种。  
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  
   1、黄技师  

   黄技师其色不一定是黄色的,有人见到绿色的黄技师就予以否认是错误的,是没有掌握黄技师的根本特征的结果。  

   黄技师是大胜利与和尚杂交的子代,其性状具备大胜利与和尚的主要特点,尤其胜利性状更为突出。据黄永年讲:是胜利的自交系与和尚杂交产生的子代。君子兰的有性繁殖是黄永年的首创。黄技师的特点:中大型君子兰,叶呈柳叶形,有急尖低肩,叶柄长,但叶尖端的曲线由单曲线构成(曲线各部的圆心均在叶片内侧),这是区别其他类似品种的重要特征,叶基部向上逐渐加宽(俗称有脖),两侧边缘向内卷起,形成中间凹形(俗称马蹄槽),到叶片中下段逐渐展平。叶片厚,有弹性,有角质腊膜,质细腻,有较高的亮度。脉纹凸起,纵叶脉粗壮,间距4-5毫米或更大,横纹凸起但不很高,间距较大不均等,叶缘处有鱼刺形斜纹。整个叶片呈弓形,叶端略向下弯曲,但不像和尚下垂,与大胜利两侧斜立有区别,其两侧张开角,恰是大胜利与和尚的中间形,构成特有的株形。座基叶片鳞状排列 ,比胜利密,比和尚松。花轴粗壮,与长势无关,凡花轴细者,均不是技师的品种。花柄间互相内收,与和尚外散有明显区别。花色均较浅,个别叶色重的花色深。花瓣稍窄,在阳光下可看到闪闪的金星,浆果球形,果皮较薄。幼苗窄长,子叶纵叶脉3-5条,横纹较少。1-2年生的技师,因叶窄而长株形都不好看,3年后叶片逐渐加宽,而叶长基本定型,开花多年,花形基本不变,故人们说“和尚看小,技师看老”,就是说黄技师须养多年方能长出本来特色。黄技师在后期品种改良中,是优良的母本,60-70年代可称精品,很多兰质较高的佳品多出自黄技师的后代,是改良兰质的优良品种。   

   2、油匠  

   属技师系列,其株形、箭形、座形、花形均与技师无大差别。  

   油匠的主要特点:叶色墨绿,无一色浅者,但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可产生色差。叶端有双曲急尖,即叶两侧边缘曲线在两端交汇处,一部分曲线圆心在叶缘外侧,一部分曲线圆心在叶缘内侧,构成~形曲线。叶基部较技师平展,以上是叶片与黄技师的主要区别。在脉纹上油匠的横纹较技师高凸而粗,横纹的走向很有特点,部分横纹在两侧纵纹间不能贯通、有的横纹的止端出现膨大呈点状。  

油匠应属优良品种,为定向培育高兰质、横纹高凸的品种,可选油匠做亲本。用油匠作父本选浅色兰作母本可产生部分花脸子代,但应注意,油匠的双曲急尖是很难改造的。   

   3、圆头  

   原始的圆头是染厂与和尚杂交的,其实头型也不圆,叶端也是双曲线构成,因继承了染厂的头型特点,故无急尖,而叶端宽阔,在当时年代即属头型圆,故称圆头。

  圆头属中大型兰,叶长40-50厘米不等,宽9-12厘米。整片叶呈~形曲线,从叶柄处先向下后翘起。现在的圆头经多次改良,多有短叶基因,其头型多数已呈半圆形的单曲线。原始圆头其箭形、花形、座形匀与和尚无大区别,经多年改良,其箭形匀较粗壮,座形已趋近元宝座。圆头脉纹凸起程度个体差异很大,纵向脉纹间距均等,已不同于染厂,圆头有独特的脉纹走向,纵脉随叶缘向内弯曲加宽,有时出现两两一对形成所谓的对纹,这是圆头比较典型的脉纹特点。目前人们多以圆头作亲本培育新品种,但应注意圆头的兰质较差,在选择杂交亲本时应适当选择兰质较高的为宜。   

   4、花脸  

   花脸是诸多品种的统称,其实它不应是一个品种。凡叶脉与叶肉构成强烈色差的统称花脸,具体的名称可由个体的性状而定。如叶片有强烈色差,性状符合和尚标准,即可称“花脸和尚”,其他依此类推。花脸这类花,无论质与形差异都很大,其质量应由个体的性状而定。君子兰叶片的色差,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自身的内在因素(遗传基因)和莳养条件与技术。凡由内在基因起主导作用的花脸,其性状较稳定即叶片色差与季节变化、莳养条件等关系不大。而那些由莳养条件、技法与外部条件起主导作用的花脸,则因性状不稳定,季节变化很大,冬春季叶片色差好,夏秋季则色差消失,在温室色差较大,在窗台则无色差。这类花脸即假花脸,尚须提纯,达到性状稳定,提高观赏价值。  

   70年代用技师与和尚杂交出的“铁北张”,是当时典型的花脸。“铁北张”有典型的技师与和尚的混合型叶形,兰质高,手感油润,亮度可达到漆亮照人,脉纹高凸粗壮。经再次选育,二代有强烈的色差,被称为“西瓜皮花脸”,经多年观察兰质与色差,其遗传性较强,是花脸品系中较稳定的品种。由于这一品系的产生,人们对花脸这一系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以使“铁北张”这一系列一时风靡全国,以至对国外也有一定影响。由于“铁北张”系列的改良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直至目前仍是追求兰质与色差的主要目标。   

   5、短叶  

   短叶是小胜利与染厂杂交优选的一个品种。原始的短叶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到目前其形态与兰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为使读者能掌握短叶的基本特征,故以原始短叶的特征为标准,阐述短叶性状,同时阐述佳品性状,不过佳品性状并非短叶的必备条件。  

   原始短叶其成兰叶片并不很短,经多次开花后,叶长可达40厘米以上,故有短叶不短之说,但因苗期至二年生其叶片均较短而得名。叶宽7.5-8.5厘米,个别可达9厘米以上。头型不宽阔,叶端无急尖、圆钝,单曲线构成。叶基有脖,叶片厚且有弹性,叶片颜色个体有差异,深浅都有,但很少有色差。兰质稍差,叶脉凸起,脉管较粗,横纹平正,叶端脉蚊横竖交织密集,两对生叶侧斜立,有胜利的特点,叶端稍内收。叶间距分布均等无叠压。因叶片厚有刚性,故不易被阳光拉斜。株形易保持整齐。座楔形,花色多浅,瓣圆而小,雌蕊在花未开之前先伸出花冠,花柄短2-3.5 厘米,花轴粗壮、不高,浆果圆球形,产籽量较低,但以亲缘远的作父本产量可大大提高。  

   经过多年改良后的短叶佳品,除具备短叶的基本特征外,叶片在长度上缩短了,很多在25厘米左右,叶宽也增加了,可达10厘米以上。叶色深浅不一,个别的已稍有色差。头型宽阔,呈等半径的圆形。叶脉高凸粗壮。叶缘脉纹交织密集,横纹凸起程呈米粒状,叶肉凹陷与叶脉构成深坑,称深坑纹,是目前最佳的纹形。叶基部有少许延长,即突然变宽。底叶两侧平伸,依次向上形成一扇面,叶间距均等,无叠压。花轴极粗壮,基本可达叶基的宽度,花柄极短,在1-2.5厘米,座基呈元宝形。整株形态端庄挺拔、典雅 别致,是君子兰各品系中的“阳春白雪”,内韵深幽,不可多得;是培育良种最佳的父本,任何品系不经短叶的改良是很难或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的。目前的短叶在兰质还须提高色差,还需努力改进。但这是君子兰品种改良上的一个难点,望有识之士多加努力。    

   三、后期引进的品种  
   后期引进的品种,是指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日本及外省引进的与长春君子兰无亲缘关系的品种。  

  1、日本兰  

   日本兰是80年代末从日本再次引进的又一品种,品系间个体差异很大,因此质量高低不等。其特征与早期和尚多处相似。叶片较宽9-15厘米,株形较小,叶呈弓形,底叶下垂,排列紧密。叶片粗糙,无光泽,兰质极差。叶片外缘有小刺,可用手摸到。叶色黑绿,虽厚而无弹性,肉板叶端宽阔,尖端突出有急尖,双曲线构成,不易改造。隐纹,叶脉间距开花后多不等,横纹杂乱。花轴细,花柄长,花大而红,橄榄形浆果,产籽量极高。座基壮观,是目前各品种中较好的座形,抗逆性强,易莳养,做母本有改良价值。  

  2横兰  

   横兰是日本兰的变种,具备日本兰的普遍特征,其特点是叶片横宽,故得名。株形小,叶长宽比1:1.5-1.2。因横兰是日本兰的杂交品种,所以改良后有其父本的性状。有些横兰,兰质稍有提高或脉纹略凸,但由于横兰生长1-2年左右多数叶片出现纵向褶皱或花轴不易抽出,致使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淡化。横兰无大观赏价值,有人想利用横兰作父本改良中、大型兰,笔者认为这不一定是条捷径,当慎重考虑。  

  3雀兰  

   雀兰是80年代末在沈阳发现的一株小型兰,笔者曾于1991年到沈阳考察,但未得出正确结论,众说不一,均无凭证。雀兰性状的主要特点是叶端有较长的急尖,形似雀嘴,故得名。凭借它的性状,很难分析出它的亲本究竟是哪个品系,因此目前只能说它是突变形。雀兰株形矮小,叶长在15-18厘米、宽在8-9厘米,改良后可达12厘米左右。叶薄有色差,叶两侧伸并下曲,无明显叶柄(没脖),叶脉间距在小型花中较宽达4毫米以上。雀兰叶脉间距大这一特点是很难解释的,花轴短,不易看到,能抽出花轴的少见,但花柄并不短,所以能坐果产籽。因花轴在生长点上生出,开花后无新叶再生,所以雀兰开花后个体生命结束,可在四周生出很多芽株。 

   早期人们利用雀兰作父本改良大、中型兰,产生的子代多矮小的可达20%-40%,其幼苗形态甚美,因此一时身价暴涨,但生长至1-2年多数出现叶片皱褶,同时发现成兰不能二次开花,以使价值暴跌。雀兰目前已基本淘汰,除少数人保留品种外多不莳养。  

   雀兰究竟是怎样培育出来的,这是个迷,它是否具有改良价值依然不可过早结论,因为人们对雀兰花的改良时间尚短。

   十二、铁北一代是用贡占元和尚作母本黄技师作父本进行杂交,改良的花长度下降到40厘米.头型渐尖形.叶宽10厘米.光泽腊亮脉纹明显凹起,这就是铁北张一代,缺点是叶长,不挺立,头型不理想.于是用短叶作父本杂交后.叶片下降到35厘米叶片直立,花型美,头型急尖形,脉裆不宽.色素较差.这是铁北二代.第三代是用圆头和.尚同二代铁北杂交后,头型变为最理想卵圆形.四代是用三代铁北授花脸和尚粉叶下降到30厘米.叶宽12厘米叶面光亮,头型卵圆,颜色浅绿,并有青筋黄地的显脉纹,株型如扇面,端正而幽雅.这才是铁北.如有缪误望指正.

   十三、君子兰回交是保留和稳定君子兰的某些特性的最好方法,君子兰回交是指将两个亲本杂交的后代,再与原来亲本之一进行交配一次或几次.比如:M+F=Z再用Z做母本,M或F做父本进行交配,这叫回交,生产的后代叫派生后带,再用派生后代作母本,M或F做父本在交配,这样产生的品种才叫回交品种.君子兰的代数才够,基因稳定性才好,且保持了某些君子兰的特写.      
再赘述一下,便于理解记忆,以强化印象: 
欧洲人+亚洲人=欧亚混血1(各占50%血统),长相具有欧亚各自部分特征;欧亚混血1+亚洲人=欧亚混血2(欧洲血统25%,亚洲血统75%)长相倾向亚洲人,只有少许欧洲人特征; 
欧亚混血2+亚洲人=欧亚混血3(欧洲血统12.5%,亚洲血统87.5%)长相基本为亚洲人。 
到第四代和亚洲人混血时,基本就是亚洲人了。 
欧亚混血人一代一代不断地和亚洲人混血,就是“回交”,也是所谓“提纯”。
   反之,亦然。
   十四、一般来说,按每杆花箭收获100棵种子计算,高于父母本的约5%,低于父母本的约35%,和父母本差不多的约60%。  
但是,情况变数很大。如果花粉对路,出好苗率较高;花粉不对路,则退化率较高,甚至好兰出劣苗。所以,要研究基因杂交的规律。
   十五、啥叫"铁北"        
   说起君子兰的铁北品种,凡是熟谙君子兰莳养技术的人都不会陌生,因为该品种曾一度风靡全国,在君子兰界带来了一股铁北热,成为当时君子兰的杰出代表品种,为君子兰的良性进化做出来了突出贡献。时值今日,仍然有着不凡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铁北品种君子兰是由长春市第四十中学老师、养兰大家贡占元老先生,用贡占元和尚(父本胜利X母本和尚)作母本与技师胜利串作父本,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该花的叶片长度下降到40厘米.头型渐尖形.叶宽10厘米.光泽腊亮脉纹明显凸起。因为长春养兰名家张洪柱莳养该品种最好,所以人们就把居住在长春市铁北天光路的张洪柱和他莳养的这棵花通称为“铁北张”,这就是铁北一代。后来张洪柱老师针对一代叶片稍长、不够挺立,头型不理想的缺点进行了改良,先是用铁北一代作母本点小薛短叶[广场短叶]杂交,子代叶片下降到35厘米、叶片直立,花型美,头型急尖形,脉裆不宽.色素较差.这是铁北二代。手又用二代做母本,点圆头和尚粉,进一步把头形改良成最理想的卵圆形,此代品种视为第三代铁北。三代以后点粉品种相对较多,后代品种更加突出了花脸的特性,很快就成为风靡一时的优良品种。
   十六、基础兰(母本)授粉后一定会带有父本的基因。也就是说,下次再授与这次不同父本的粉后,还会出现带有这次父本基因的苗。如果想保持子代品种的稳定,尽量不要乱授粉。特别是对于品质不错的基础兰(母本),乱授粉有害无利。另外,也不要一次开花同时授不同品种父本的粉。         
   随着君子兰杂交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君子兰基因大多存在有显性有隐性,如果粉对路了,把存在于母本的隐性基因激活,使之变成显性基因,从而表现出来,此为粉变。粉变有好有差,人们希望看到好的粉变,这就要注意看母本本身的成分甚至是母本的上一代或几代的成分,知根知底,才能有效的使粉,才有可能诱发好的粉变。这也是爱好者想知道一棵兰的父母本的一个原因吧。         
   根据我的养兰实践,君子兰授粉后,父本基因会影响母本,特别是因故花箭撅断后,父本基因在母本兰上显现犹为明显,其表现如下:  
   1、叶面发生变化。我的一棵和尚,板薄,纹稀且不蹦,二十几片叶子都是一种品相。授的是圆头短叶粉(春城短叶),授粉后1个月花箭炸箭了(箭杆炸裂),半年后,中心一组叶片发生改变,呈现了短叶圆头的纹脉特征,头纹汇聚,纹格蹦凸,十分好看,和以前的叶片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2、在授粉期间发生的芽变(芽子分化),也会显现父本的基因特征。我的同学花1500元买一棵短叶圆头,品质不错。在某人的指点下,授了日本兰的粉。第二年发出2棵芽子,我要了一棵。三年后长成大兰,品相完全没有了短叶圆头的特征,就是一个一般的串子了。谁看了都说绝对不是那棵短叶圆头的芽子。那可是我亲自掰下来的呀!  
   再有,我的一棵带一丝彩道的绿兰,点了彩兰的粉,第二年发出的芽子是一棵彩条缤纷很不错的彩兰。虽然,彩兰基因不稳定,但是,后来这棵兰又发出的芽子就是深绿色的了,和母本无二。  
   以前我也介绍过一个玩笑:鞍山的兰友去长春作客。进门后,长春的兰友说:“请把你的外套脱掉再进花窖,以免你身上粘的的日本兰花粉弄乱了我的国兰基因。”这个玩笑就反映了大家对父本基因能够影响母本的认识。       
   是父本的基因和母本的隐性基因发生作用,使母本的隐性基因产生变化,使母本原来的隐性基因变成了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外面表现,这样就产生了人们所说的粉变。        
   我去年到长春时一位专养彩兰<绿兰给他儿子养>的老师傅告诉我,彩兰不要点绿兰的粉,点绿兰的粉会使彩兰母株蜕化。这话在这里得到了证实,这类讨论太有价值了。
   彩兰是绿兰的变异培养出来的,它的一些表现比绿兰更明显。给彩兰授粉时,根据彩道所在的位置,对取粉点和被授粉点都有位置搭配要求。这里所说的是颜色,反映明显。而一些不明显的往往容易被忽视。从彩兰的授粉,绿兰的授粉是不是得到启示?
   十七、成龄君子兰的脉纹数国兰大都在21-22条,日本兰或日本串的脉纹数可达25-30条。
   十八、麻脸、圆头、花脸全是对具备相近品相的君子兰的一种统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吧,就象是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内在特征是一样的,但表现出来的不一样,有黑有白有黄。看君子兰要看品种成分,国兰不外乎那几个品种,如技师,油匠,和尚,染厂,胜利等等,你明白了这些品种,就不难知道麻脸、圆头、花脸是什么意思了。麻脸即叶面纹格强烈蹦凸,像麻子。圆头即叶片头型是圆形,目前标准是半圆最佳,椭圆次之,乳圆再次。花脸是叶面青筋黄地,色反差强烈,脸花得名。油匠是人名(工种)代用,此品种叶片厚重,膜质很高,光亮照人,纹格突出,色泽深绿。还有短叶,自身叶片并不短,长宽比也比较大。但是它做父本,子代叶片长度会大大缩短,叶片刚度会增强,叶面纹格会突出,故此得名短叶。关于彩兰,俗名叫道子(一道一道的)五彩、七彩随个人喜好,没有公认标准。短叶不短,圆头不圆”是指第二代君子兰品种而言的。  
小胜利+染厂=老短叶    
   短叶头型呈抹子型,叶片长宽比为6:1以上。但是用它的粉点出来的子代,叶片长度明显降低,特别是在小苗时期,犹为明显。当时的君子兰各品系叶片都比较长。  
原始和尚+染厂=老圆头  
   圆头的头型并不圆,呈乳头圆,没有叶肩。但是,用它的粉点出来的子代的头型很圆,同样,小苗期间表现明显。  
   由于几代的杂交,现在的短叶和圆头都包含了多种品系的基因,其特征也从简单的看叶长和头型发展到以看纹脉、纹格为主的阶段。而且正处于新的定型期。      
   至于彩兰的一些名字,我觉得更是不难理解了,如何分别,你我说了不算,培育者说了才算,他说这叫七彩或八彩,那你就认它叫七或八彩了。只是个名字,不反映兰本身的成分,说白了,起个好名字,好听又好卖。
   十九、短叶圆头和圆头短叶犹如孪生兄弟,互有基因包含。  
   短叶圆头以短叶性状为主。即叶片头型稍尖,呈抹子头。纹格显短叶特征,排列整齐,细密,竖筋横纹略有蹦凸,有米粒纹和竹节纹表现。叶面膜质较高,蜡亮或油亮,兰质细腻,色深,叶片刚度较好,斜立。  
   圆头短叶以圆头性状为主。即叶片头圆,现半圆为好。纹格显圆头特征,纹蹦格深,呈日字或田字,叶尖纹脉分布呈经纬线状。叶面膜质可以,有亮,兰质可以,叶片硬度较高,多为掰脖分布。色略浅。  
   短叶和圆头互为父母本,子代各有上述表现。
   二十、短叶品系多田字格、技师品系多日字格二十一、据沈阳南湖养兰的郝老先生(以过世),说过雀兰是沈阳一打更的张老先生无意中培育出来的。89年引起他的注意此兰已6、7片叶了,在此之前老先生养的是长春兰,90年代初无人怀疑雀兰是国兰的变异品种。当时盛传“日本横儿,国兰雀儿”...      
   雀兰的特征,我认为刘晓钟老先生阐述的较全面。请看如下:“雀兰是80年代末在沈阳发现的一株小型兰,笔者曾于1991年到沈阳考察,但未得出正确结论,众说不一,均无凭证。雀兰性状的主要特点是叶端有较长的急尖,形似雀嘴,故得名。凭借它的性状,很难分析出它的亲本究竟是哪个品系,因此目前只能说它是突变形。雀兰株形矮小,叶长在15-18厘米、宽在8-9厘米,改良后可达12厘米左右。叶薄有色差,叶两侧伸并下曲,无明显叶柄(没脖),叶脉间距在小型花中较宽达4毫米以上。雀兰叶脉间距大这一特点是很难解释的,花轴短,不易看到,能抽出花轴的少见,但花柄并不短,所以能坐果产籽。因花轴在生长点上生出,开花后无新叶再生,所以雀兰开花后个体生命结束,可在四周生出很多芽株。  
   早期人们利用雀兰作父本改良大、中型兰,产生的子代多矮小的可达20%-40%,其幼苗形态甚美,因此一时身价暴涨,但生长至1-2年多数出现叶片皱褶,同时发现成兰不能二次开花,以使价值暴跌。雀兰目前已基本淘汰,除少数人保留品种外多不莳养。  
   雀兰究竟是怎样培育出来的,这是个迷,它是否具有改良价值依然不可过早结论,因为人们对雀兰花的改良时间尚短。”
   二十二、浅谈君子兰杂交与授粉      
   君子兰是长春市的市花。君子兰在百花中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四季观叶,三季观果,一季观花,更重要的是它以叶、色、形、花、果构成一种任何花卉所不具备的意味与风格。在观赏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培养高品级君子兰,首先必须要了解君子兰、观察君子兰、分析君子兰,更要掌握君子兰鉴赏评定标准,用鉴赏评定标准去分析各个君子兰优缺点,最后再按鉴赏评定标准选择亲本君子兰进行杂交授粉去改良、发展君子兰。      
   君子兰鉴赏评定标准是集中长春君子兰技师、和尚、短叶、圆头及各种类形君子兰的优点去其缺点而制定。单独拿出哪个品系兰都达不到鉴赏评定标准,培养优秀君子兰必须用鉴赏评定标准分析每个名品君子兰的优缺点。    
1、长春四种基础兰      
技师、和尚、短叶、圆头等优缺点分析。     
技师君子兰优缺点      
优点:(1)叶片表面细腻度好。(2)叶片亮度高。(3)叶片颜色浅而黄。(4)刚度好。    
缺点:(1)叶片头形尖。(2)座基高。(3)脉纹较好,横纹斜要改进。(4)长宽比差。   
和尚君子兰优缺点    
优点:(1)脉纹竖格宽。 (2)花大而红。(3)头形较好。    
缺点:(1)叶片细腻度一般。(2)叶片刚度差而且薄。(3)脉纹不规整。    
短叶君子兰优缺点    
优点:(1)叶片刚度较好。(2)头形较好,没有急尖。(3)做父本兰,具有缩短大型兰叶片功能。    
缺点:(1)叶片细腻度一般。(2)座基圆柱形,要改进。(3)需要增加叶片宽度。   
圆头君子兰优缺点    
优点:(1)叶片头形较圆。 (2)叶片顶端有一对对坑纹。(3)座基比较好。    
缺点:(1)叶片叶茎长。(2)细腻度一般。(3)叶片颜色深、亮度一般。    
2、技师、和尚、短叶、圆头四种派生君子兰的优缺点分析   
圆头短叶正反串君子兰优缺点分析    
优点:(1)株形、座形好。 (2)叶片头形、刚度、厚度、长宽比都比较好。    
缺点:(1)叶片细腻度、亮度一般。(2)叶片颜色比较深需改进。   
和尚圆头正反串君子兰优缺点分析    
优点:(1)株形、座形好。(2)叶片长宽比、头形比较好。    
缺点:(1)叶片细腻度一般。(2)叶片刚度需要改进。               (3)脉纹比较了,但横纹还需要规范。    
技师短叶正反串君子兰优缺点分析    
优点:(1)叶片细腻度高、颜色好、亮。(2)叶片刚度、厚度好。(3)脉纹比较好。    
缺点:(1)头形需要改进。(2)座基还需改进。      
以上各名品君子兰通过分析,用鉴赏评定标准衡量都有不足,暂时没有十全十美的君子兰去作父本,只能采取母本缺什么补什么。    
“圆头短叶正反串”为了去掉它的不足,保持优点,应选一株座基好、叶片细腻度高、颜色好的“技师圆头串”做父本去改良。    
“和尚圆头正反串”应选一株细腻度高,刚度好的“技师短叶串”做父本去改良。    
“技师短叶正反串”应选一株座形好、叶片头形圆而大的技师圆头串做父本去改良。    
3、怎样选择母本君子兰与父本君子兰      
培养品级高的君子兰,母本与父本同样重要,往往有人忽略这点,只强调找到好父本就能出好子代,不注意“爹打矬矬一个,妈矬矬一窝”这个遗传道理。在大千世界都有刚柔之分,阳刚、阴柔。做母本兰必柔,父本兰必刚。所以选母本兰它的叶片不能太硬、太厚,要薄而刚,细腻度好,脉纹突出,叶茎不要太长,座基好,就理想了。      
选父本兰时,首先它的叶片刚度必须强而弹性好,也要有厚度,然后再看叶片细腻度、亮度、头纹等。如果头两点不够,后几个条件再好也不理想,因父本兰不刚、不厚,它强化不了子代的性状,子代不理想。    
4、君子兰怎样授粉    
(1)掌握授粉时间   
花授粉时,最好花要开在最佳状态,也就是花中雌蕊柱头出现黏液为好。授粉时间一般在9:00点左右,因为冬天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温度光线都适合,这样座籽率高。    
(2)一株兰不能授多种兰的粉   
君子兰授粉,最好一株兰只授一种兰的粉,不要授两种以上兰的粉,因授多种兰的粉遗传基因杂,培育子代不好。    
(3)母本兰与父本兰固定不变   
君子兰授粉时,先通过实践,看母本兰授哪株兰的粉出现的子代好,就固定它为父本兰。根据“粉变在先,芽变在后”的君子兰遗传特点,为了保持父本与母本遗传基因不杂而稳定,父本兰除自花授粉它不再做母本兰,而母本兰也不再授别的兰粉,这样杂交授粉才能培养出比较相对稳定的子代君子兰。
二十三、什么是君子兰短叶品种         
短叶品种君子兰与技师、油匠、和尚等国兰品种一样,是个独立的君子兰品种,不是对叶片短的君子兰的一个笼统称法。
二十四、君子兰品系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第一代的花名是人文化的。如和尚、技师、染厂、胜利等第二代的花名则有了进步,以物种形体化为主融合人文化为特征。如短叶、圆头、技师短叶、短叶和尚、油匠、花脸和尚、铁北等。近几代君子兰的命名则更加突出了物种形体化。如短叶圆头、圆头短叶、麻脸短叶、油匠短叶等。最近又听说一些新名称,如泡粒纹,海绵体、油膜短叶、蜡膜短叶、漆膜短叶等。还有一些形象化的名称,如皮带等。 
二十五、何谓“短叶"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爱好者对君子兰家族中的“短叶”品种存在某些误解,即认为只要一株兰的叶短,就可称为短叶,这就把短叶庸俗化了。还有人有意无意地把日本兰。雀兰和横兰等叶片较短的杂交品种统称叶系列,这更是荒唐可笑。那么短叶有那些特征呢?
1、原始短叶特征:叶长400毫米左右,叶宽70毫米至80毫米左右,头形不宽阔,叶端圆钝渐尖,似瓦工用的袜子头形。叫片厚有钢性,株形挺拔。叶面亮度和细腻度一股,兰质稍差。纵脉较粗、横脉平小,叶端脉纹横纵交织密集,形成一般的经纬纹(所谓。经纬纹类似地球仪的两极,由经线与纬线交织组成横纵的网状纹)。原始短叶的座基楔形,叶片节间较短且分布均匀。箭杆粗而短,花小色浅,雌蕊在开花前即伸山花包,小花柄短约20毫米至40毫米。浆果球形,产籽量较低。根系短而粗,不分叉、不弯曲,根尖圆钝。遗传比较稳定。
2。改良短叶特征:经多年改良后的短叶除具备上述短叫特征外,兰质有较大提高,叶片质地较为细腻、油亮,叶片缩至 250毫米左右,叶宽约 90毫米至100毫米,头形宽阔,已从原来的抹子头形向等半径圆过度。纵脉的脉档加宽,横脉加粗,叶端脉纹纵横交织更加紧凑,形成了非常好看的经纬纹,遗传基因稳定。
3、新潮短叶征:这种短叶除具备上述短特征外,在兰质方面有空前提高。叶片加厚,钢性增强,叶片质地更加细腻,蜡亮照人。叶片缩至200毫米左右、宽100毫米以上。纵纹高凸粗壮,从叶端直通叶基与粗壮的横脉互交直角呈‘田’字格.形成叶肉凹陷的方格式深坑。叶的头形呈等半径圆,纵脉在叶端交汇于一点与横脉交织形成非常高雅百看不厌的经纬纹。新潮短叶的箭杆极为粗壮,小花柄极短约10毫米至25毫米。基座元宝形,叶片基部有少许延长即突然加宽,单看一片叶似乒乓球拍形。宏观新潮短叶,整体株形极为优美壮观,引人入胜。其假鳞颈编的非常低矮,底叶向两侧平展不下垂,叶端端稍上扬,其余叫片等距均匀依次向上排列,各叶端点连线的轨迹呈圆滑曲线,形如扇而。侧观叶片无扭曲歪斜生长,即达到‘正视如扇面,侧观一条线”。远观近视,端庄素雅,内的深幽,无与伦比。无论那种短叶,其色泽深浅不一,各有千秋。遗传均较稳定;无论那种短叶由于叶厚钢性强,均不易被阳光拉斜故无需特殊整治就能自然形成。        
新潮短叶目前在头形、纹形、叶形、座形、根形和株形等项均处最佳状态。因此她就自然成为出类拔萃的最佳亲本,尤其是培育新秀不可多得的最佳父本。   
新潮短叶的出现也是近年的事,美中不足很正常。如叶肉与叶脉在色泽上的反差还不够明显,有的虽有反差但还不够稳定等。这就需要有识之士明确目标,为培育近乎完美的短叶精品而不懈努力。
二十六、君子兰播种繁殖 采下果实后,阴干1周左右,剥出种子清洗干净,用素面沙土或与草炭土各半混匀,装新瓦盆压平,用开水浇透,消毒灭活。而后取种子将种脐朝下点播,覆土约两个种子厚,播后盖上玻璃,再覆一层报纸保温保湿。放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处,保持盆土湿润,不得见干或积水,在20℃至25℃条件下,约30天生根,50天至60天出苗。    
小苗出土后,逐步撤去玻璃,经1个月左右即可分栽。小苗选二号筒盆用培养土栽植,栽时宜将小苗上带的原播种子露出土面。3个月的小苗根长可达3厘米以上,当年可长叶2片至4片。第二年春季换头号筒盆或菊花缸,年底可长到7片叶子至10片叶子,第三年进入旺长期,换上缸子筒盆可长到16片叶。精心养护后,一般3年至4年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