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

标签:
顶岗支教邯武临河北师大 |
分类: 优秀教案作品展 |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
邯郸市十七中 王艺媛
2013年3月25日 |
星期四 |
第四节课 |
学科:物理 |
授课年级:初二 |
课型:新授课 |
课题:摩擦力
教材分析:
课本内容分为四部分,简单,要求教师逐个丰富。
1.摩擦力的概念(不够仔细,需向学生举例说明)
2.实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需说明实验原理)
3.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视频播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4.摩擦力的防止(让学生积极发言,举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对弹力、重力等简单力已经有所体会,并且理解了二力平衡的原理,但对于摩擦力,这种相对抽象的力,需要老师通过提供切实的情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帮助学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并且让他们能够自己判断摩擦力方向,估测摩擦力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摩擦力,会判断力的方向,知道摩擦力大小与
2.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现象,说明其道理。能够熟练掌握有关摩擦力的题目,学会自主实验探究和思考总结,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激发学生对较难物理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
2.难点:(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电脑,视频资料,实验道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实验:
教师将两本书主页重叠,左手将其中一本托起,右手拖住下方书,向学生发问:“现在老师要将右手离开,大家猜想一下,下方的书会掉否?”松手后,书果真未掉,证明有一种无形的力在托着书,这个力便是摩擦力。老师继续发问:“既然存在摩擦力,那么实力物体又是谁呢?”
二.摩擦力的举例(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1.打扫卫生时,学生用拖把拖地,拖布与地面间存在摩擦力:
2.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滑动:
3.老师用力拖动一个桌子,桌子在地面上滑动,如图一所示
http://s8/mw690/c107fc59gdb044c32e867&690
三.摩擦力
分析事例三,物体若能匀速滑动,必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有F推,则有F摩与之平衡。由此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解释现象 |
http://s6/mw690/c107fc59gdb045288af15&690
若墙壁粗糙,给物体施加压力,摩擦力产生。
若墙壁光滑,给物体施加压力,不会产生摩擦力。
问题:观察牙刷毛在不同运动情况下的变形,摩擦力的方向与牙刷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http://s15/mw690/c107fc59gdb045e6070fe&690
观察结论: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五.摩擦力的大小:
测量方法:
http://s14/mw690/c107fc59gdb0461f448bd&690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即F拉=Ff
六.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视频实验:(控制变量法)
http://s3/mw690/c107fc59gdb0478d58982&690
(1)a与b比较得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a与c比较得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
(3)a与d比较得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
|
http://s4/mw690/c107fc59gdb047cc914b3&690
http://s12/mw690/c107fc59gdb0480f24dbb&690
教学反思:
1.学生们对形象的画图、演示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够做到自我探究,寻求正解,因此画图演示法可延用。
2.应该多找一些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神奇现象,以专注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