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读后感

(2013-03-22 14:41:47)

《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读后感

 

    很多时候,总是佩服有些人、有些孩子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更惊异于一些学龄前的孩子他们古诗词、三字经背的滚瓜烂熟。是孩子本身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还是在引导他们记忆时家长用了什么方法?在拜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后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建议中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这一点为我们提出了,在我们记忆的时候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意志去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在掌握和获取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记忆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是有方法和艺术的。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的愿望,才有记的动力。就说我任教的几个班上的几个语文、英语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吧,他们其实也是聪明的,但他们不愿学,老师也苦于找不到能吸引他们融入集体与同学同学习、同进步的好办法,因此他们一贯不做作业,更不想记忆有用的知识,日积月累,到了六年级,他们与优秀学生的差距越拉越大。

其次,在开始识记以前,应当让孩子经过一番思维训练。摆在记忆面前的任务越复杂、越困难,对思维、思考和智力才能的训练就应当越细致耐心。如果一个孩子只能看见事物、现象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一面,而他自己并没有深入到事物和现象的深处和实质里去,没有作出任何“发现”,没有体验过发现现象之间的出乎意料的相互联系的那种惊奇的情感,那么这种儿童进行识记是会感到困难的。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现在的一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象填鸭式往孩子脑中塞字词、算术口诀,一个个就如小神通般地熟知各类学科。真正地究其他们掌握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一样都没有。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意识记将被不随意识记所取代。建议中又说: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在这些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为了促使孩子记忆力的不断发展,要建立不随意识记和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这件事首先取决于教师。老师在平时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应该加以引导、分析、观察使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步过渡到无意识记,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在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增长了自己的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问题、去分析问题,记忆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合理的发展

     看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我们常为他们头脑中丰富的知识积累并能迅速作出恰当的反应折服,可见,过人的才能需要博闻强记为基础才能的到更好的发展.文学家巴金老先生能清晰准确的背诵数百篇文章,他坦言这些青少年时期背诵的美文的积累,对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英国前首相丘尔童年时在贵族学校学习,因口吃被认为迟钝而备受冷落,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他刻苦背诵句法词汇,积极参加演讲练习,为他以后从政生涯中做文章能秒笔生花、演讲能妙语连珠奠定了基础……这说明了人的记忆能力相当重要,是人必须掌握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还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记忆力不是天生的,没有谁天生就记忆好,都是靠后天培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