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草根乡土文化
金华草根乡土文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6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华地区的丧葬风俗

(2013-08-02 15:06:00)
标签:

文化

分类: 民间习俗

      金华地区的丧葬风俗包括:幼儿丧失的要以稻草捆包放畚箕内,再由老年人拎往山坞中埋葬。七、八岁以上的只做简单的棺材,出外挖坑,草草埋葬。十六岁到二十来岁的则有坟无碑。二岁到六十岁以上的,不论病故或者其他原因死亡的,都属不满

花甲的“短命鬼”,死在外面,运尸不能进屋;经过别人家门口,这家要在门口烧堆火,用米筛挂在门口拦邪。埋葬的时候,有子孙的要为其立碑。没有子孙的只立块姓名碑。二、三十岁的亡者葬后,要进行“赶杀”仪式:在仪式中倒是要带着四名手持刀、

盾、火把、桃枝的人,在他的钤声和咒语下,从屋内的所有角落处“赶”出大门外,直到水道口。无钱人家的“赶杀”,一般用破扫帚赶到水边,破扫帚用破蔑片盖掉。
      
六十岁以上的嗓子那个,仪式隆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转床收敛”,断气后嘴塞“含口钱”,头盖“遮面纸”身盖寿被,然后全家披麻戴孝,四处报丧,同时还要替死者“买水洗澡”、“焚送稻草”,并将尸体转到堂前右侧的门板上,

头垫七块瓦片,脚下点灯,女的要梳头,换上寿衣、寿鞋、寿帽等,此时晚辈们都要迟香跪拜,连续烧纸钱,昼夜点灯。用纸包灰银将棺木内垫好后,请来道士摆香案念咒祭尸,选择吉时入殓,入殓的时候,要由长子抬头,女婿拉脚,放入棺内,盖上所

有寿被和放入死者生前喜爱的衣物等。盖棺的时候儿子要跪地顶棺,叫做“天压下来,儿子尽孝。”接着所有同辈小辈和亲友,都一一焚香敬酒跪拜烧纸钱,女儿媳妇要扶灵柩哭诉,报丧者姓名,呼丧灵保佑,再由道士压咒安柩。
      
第二阶段是“孝堂招魂”,立亡灵牌位,竖招魂丧幡、建堂、做“三七”,请和尚念经颂德,邀道士数咒惊鬼。儿孙后背,披麻戴孝,点香烧纸银,敬酒摆三牲,知道“三七”时,更要排场,这天晚间,由道士画符镇妖,舞剑开道,带领丧魂亡灵男破地狱、女劈血湖,施善缘,行超度。
     
到第三阶段,是“安土”,就是送灵柩上山。要焚纸的屋座,纸糊的“金箱银柜”等,看风水,选择吉日,进入安土立墓。殡的是偶,儿子们要三跪三拜敬献香酒,上路要打锣,丢纸钱放鞭炮。棺落土、立坟碑,牌位接回家或放进祠堂,丧葬才算完毕。穷人家则会简便很多。
      
谢者:出殡日举行晚宴,俗称烧香酒,吊唁者都来聚宴,发每人五、六尺白布作为会赠品。现在则每人分发一条毛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华结婚风俗
后一篇:夏季避暑大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