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十七日记
(2018-12-23 22:38:16)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
分类: 随笔 |
十二月
淡淡的云,偶有薄薄的阳光漏了下来,带着一份寒凉。
上午和安安在呙老师那习字,下午她舞蹈,我在新华书店看书。
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周作人,周树人,兄弟俩的文字都好。当然,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更高。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这样写:“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里的村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当看到他写草紫,紫云英时,我的许多记忆跳了出来。
我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在紫云英烂漫的季节拍的。
那年我十岁,小学五年级。我们那时五年级就小学毕业。毕业前夕,老师不知从哪里借了相机给我们拍照。拍完集体照,老师又给我们单独拍照。我记得我们雀子一般飞入学校旁边的农田。当时紫云英一片锦绣,铺在田里如华美的地毯。
其实紫云英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但在乡下的花草中,它绝对算是美人。那时穷,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妈妈经常在紫云英的季节择了它清炒了吃。我记得拍照的时候我摘了一大捧紫云英。与我一起拍照的还有我的弟弟,我的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一只手举着紫云英。弟弟也高兴,也举着紫云英。
再后来我们拍照,我十八岁了。
再后来我们拍照,是我新婚不久。再后来,就一直没有了。怎么可以这样呢?过些日子就是春节,怎么也得和他一起拍照。
又看周作人的《喝茶》。他写“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在我想来,这茶喝得够奢侈的。不说瓦屋纸窗,不说半日之闲,单这二三人共饮,真是难得。
“日本用茶淘饭。名曰‘茶渍’,以腌菜及‘泽庵’(即福建的黄土萝卜,日本的泽庵法师如传此法,盖从中国传去)等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风味。中国人未尝这样吃。惟其原因,非为穷困即为节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为可惜也。”
这是周作人《喝茶》的结尾,我深以为然。
小时候,妈妈常常去卖菜。爸爸图简单,省事,经常给我们茶淘饭。也是配以腌菜。萝卜干,咸菜,甜洋姜……周作人写的黄土萝卜我不知道与一般的萝卜有什么不同?我们这孟家溪那一带是黄土。他的老家在那一带,我二十年前与他一起去过。记得那天下雨,黄土粘在脚上,沉重得很。那边的萝卜小,小小的圆头萝卜用线穿起来挂在屋檐下是一道风景。
今天还想看周作人的《乌篷船》,安安的放学时间到了,只粗略地瞄了一眼,就放下了。瞄的这一眼,让我知道了“子荣”是周作人的笔名。他写《乌篷船》是以信的形式写的,起笔写“子荣君”。想到我最近写诗用“麦笛儿”。其实,我说“麦笛儿”的时候,也是在和自己说话。
期待下个星期去看《乌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