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随笔:原原本本(短章四则)
(2018-10-10 21:22:30)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
分类: 随笔 |
憨女
我老早就认识她,却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每次听人说起,总是那句“就那个脑筋有点憨的女伢。”
憨女二十多,唇红齿白,正当青春,已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她的两个儿子并不是同一个父亲,她是带着身孕与她的男人结婚的。
听人说憨女还小的时候就被人破了身子。又说她本身就憨,一颗糖就可以哄到手。我每每看见她,心里总有说不出来的疼惜。
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去理发店做头发,正遇见憨女做了头发出来,黑瀑布一样的长发,俏丽的面容,如果不是她痴痴傻傻的笑,真是一位美丽的女子。
给我做头发的女师傅说:“哎,怎么办呢?这女伢!长得又标致,脑筋又不管事,又不晓得怕丑。”她顿了顿,对我说:“你看她,刚刚对我说她去医院刮小孩了。还说医生说了,再刮就没有伢生了。”
“她多大呀?不到二十吧?”旁边有人问。
大家叹息,又骂那些黑了良心的男人。
后来,就听得人说憨女带着身孕招了女婿。
“她女婿该不憨吧?”我问。
“嗯,脑筋没问题,就是从小没了父亲,他姆妈一个人带他,穷,也没读什么书。”有人答,又顿了顿,继续说:“当时别人做介绍,她婆婆说行,还说好生生玲珑乖巧的女子也不会看上她儿子。现在她男人和她父亲在一起养猪。”
我后来看见了她的女婿,矮矮墩墩的,骑着辆电动三轮车,三轮车后面竖着好几个高高的潲水桶。男人的座位旁边,还坐着个三四岁的男孩。开餐馆的女人告诉我,说这个儿子不是这个男人的,不过,男人待他如亲生的一样。
开餐馆的女人这样说的时候,我的目光随着他们走了好远。看起来憨女的儿子是一副乖模样。
这其实是个好小说题材,哪个人有兴趣写,也许会是一篇有深度的小说也说不定。
嗯,从容的叙述并不能带来慰藉。
在我想来,憨女如果可以拥有两个健康的儿子,我想,其它的,无所谓了。
无所谓,是一个多么醉意的词。
隔壁
隔壁家的院子整理好了。
他家的男主人国庆节回家就勾着腰拾掇院子。一些杂草,拔去了。他拔去了杂草还不算,那天我看见他还提着个袋子在点着什么,仔细看了看,原来,他在种大蒜。他也发现我朝他看,抬起头,笑笑。
我也笑,对着站在一旁的女主人说:“你家里人好勤快呀。”
女主人点头,“种点大蒜,过年的时候回家吃。”她边说边朝她的男人看,“有吃的就吃,没吃的长着也好看。”这样说着,她又笑了。
他也笑了。
我的心略动了动,想为慢慢生出的大蒜,说出赞美。
煨了藕汤
家里还有半只猪蹄,想着买个萝卜煨汤也不错,就信步来到了对面街的小超市。在卖菜的区域看了看,萝卜不太新鲜,遂放弃。准备回转,瞥见案板上的几只藕却好看,随口问一句:“现在的藕煨汤煨得烂吗?”
“煨得烂,蛮好了。”旁边也在买菜的妇人说。
“莲藕煨汤好久啦。”老板也说。
“那买两斤藕吧。”我说着拿起其中一支,称称,又问:“几块钱一斤呀?”
“两块五。”老板边答边称,“四块六。”
“那不到两斤,还加一支。”
回家,把猪蹄淖水,藕洗净削皮。
两支藕,半个猪蹄,一大锅了。
一小时后,整个屋子都是莲藕的香味。
某人回家,第一句就是:“煨藕了呀。”声音里透着欣喜。
安安回家,进厨房,看见我正盛着莲藕,猪蹄,拍手:“呀,妈妈,今天有藕汤喝呀。”
其实,生活的本真,就是一菜一蔬。日常里,给自己煮一碗汤,然后,内心满足。
江堤边的女人
我喜欢看江水,如果走岔路了会从一处旧的居民楼前经过。白瓷砖,红瓦,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
我尽量错开那条路。
因为那里总会看见一些女子坐在门口懒懒地吸烟。也许她们不是真的在吸,只是虚虚地吐一口烟,然后无聊地看看行人。
她们大都不太年轻了,描眉,画眼线,红唇。
有一次,我遇见她们中的某一人对着街上行走着的老男人抛媚眼,做来的手势,就恨自己当时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里的本地人都知道坐在门口的女子是暗娼。偶尔,我会想,她们应该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应该也是孩子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能去找点别的事做呢?又想起看过的一些小说,也写到过这样的女人,卑微,低贱,在一小片黑暗里。
嗯,你我都不要说话,阳光再好,也有照不到的地方。
还是觉得心里惋惜。惋惜什么呢?再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她们的生活,也是生活,只是应该没有人注意,即使有,也应该很少。没有人去了解她们的苦乐。
嗯,是秋天了,路边的野草就要枯萎了。草都是平常地枯萎,平常地没了,平常得没有任何痕迹。
201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