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叶随笔:原原本本(黄山头一日)

(2018-10-06 20:08:17)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分类: 随笔

紧邻黄山脚下的南闸公园,翠竹差不多占据了整个园区的三分之一。我们走在竹园里,,只听得沙沙的竹叶声。安安和侄子抱着竹子,转动,摇晃,我拿着手机拍她,也拍竹子。竹园里的光线不好,我后来看相片,觉得完全没有当时的那种感觉,全删除了。

小时候婆婆屋后也有一片竹园,只是记忆一片漫漶,是那样遥远的感觉了。

 

登山。

行至半山腰,回头,只见山下房屋点点,田垄整齐,层次分明的黄,绿,半黄半绿,美不胜收。我们脚下,松针,松果,落叶,野花,藤蔓,枯枝,败草……

一队队人,上,下,笑语晏晏。有女儿在给妈妈拍照,我看见了,对她们说:“换个方向吧。女儿在下面,妈妈在上面,那样拍出来的人显得高挑一些的。”她们对我笑。女儿还挥了挥手机,又转到石阶下,再一次把镜头对准妈妈。

 

云霄阁。

站在山下仰望云霄阁,觉得巍峨气派。乃至爬到山顶,看见几间漆了红漆的屋子,颇有几分失望的。但是,但是,那样的一株菊,静静长在石头缝里明丽地黄,又让人忍不住在几间屋子周围转了一会。

云霄阁的主殿,一个梳着高高发髻,穿着灰色长袍的道士正拉着一个女孩的手在说着什么。女孩的周围,还有五六个女孩,她们有的在听道士说话,有的在翻看手机

“你还是不要想别的,好好学习,成绩自然会上来的。”我听见道士这样说。我拉了拉安安的衣襟,退了出来。

侄子本对这些不感兴趣,自然跟了出来。

“你好好学习,成绩自然会上来的。”我笑,重复了一遍道士的话。“安安,我也会看相,算命的。”

彼此大笑。

 

谢公殿。

谢公殿旁边是什么寺院?我居然没看名字。

这个寺院比云霄阁大许多,也气派许多。是黄山顶。

黄山顶的寺院烟雾缭绕,每个殿里都有人在磕头请香。殿外也一样。我看见好几个男人举着粗粗的一捆香,全点燃了,在那里杵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走过来说:“不是这样子。你们每个地方插三炷香就可以。不是这样子的。”

男人们并不听。只是一脸茫然地在那里转悠,呛人的烟雾让人很不舒服。

我们找条长凳坐下。长凳正在一个巷子旁边,山下的清风吹来,坐在那里有心旷神怡之感。

歇息片刻,我去转悠。侄子坐在那不动,小伙子大约累了,玩起了手机。

 

在谢公墓前沉默片刻。

对谢公并不了解。仔细看文,知道他生在宋朝,为福建人,在荆为官二十载,一生清正,为治水患,积劳成疾,病死在赈灾途中,后人把他的灵柩送回福建,不想在黄山头这雷电交加,更兼狂风大雨,一阵大风把他的灵柩刮到了黄山顶。

谢公在黄山头已近千年。

 

黄山头镇的餐馆。

安安说:“妈妈,你找个看起来好点的地方吃饭。环境太差了影响食欲。”

我说:“好。”

我们边走边看。

一路走过去,所有的餐馆都是简单的招牌,门前就是灶台,炉子,食材就在保鲜柜里。转弯,总算见到一家桌子上看起来还算干净的走了进去。小个子男人穿一身工装,正在往电动车上装盛好的饭菜。我问:“有师傅炒菜吗?”

男人跟着我们进屋,问我们想吃什么?

“一个汤,一个小炒肉丝,一个清炒藕片。”我说,又问:“有什么汤?”

“西红柿鸡蛋汤。丝瓜鸡蛋汤。肉丝菌子汤。紫菜汤。”

“那一个肉丝菌子汤吧。”

“好的。”男人转身,麻利地忙活开来。

我们实在在走累了,坐在那里不想动。女人走过来给我们倒茶,又拿来碗筷,对我们说:“饭就在桌子上,自己盛吧。”

“好。”我说,“你们生意蛮好呀。”我看着门前盆子里一大堆还来不及洗的碗筷说。

“两个人是有点忙。本来三个人,今天有一个人请假了。”

最先上的是藕片。白白净净的藕片,看起来不错。接着上来的两个菜也都卖相很好,分量也足。尝了尝,味道不错。几个人开吃,开怀。

 

回家。

有点累。

还是絮絮叨叨记下了今天。

 

2018/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