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叶随笔:日色如旧,日暮如常

(2018-08-18 22:06:23)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分类: 随笔

一切如旧,日暮如常

 

1

 

晨起,拉开窗帘,昨夜的雨已无痕迹。天阴着,阴着也好。

走在自然的凉风里,恍惚是初秋。再想,处暑将至,可不是初秋了。

——时间的脚步总是快的。

我不禁有些惆怅。

对,是惆怅。它和失落有区别吗?我说不清楚。

 

2

 

菜场里的莲蓬苍绿着。

入秋了,荷塘里的荷想来应是老了,倦了,美人迟暮了。

老了的莲子呈灰黑色,装在袋子里卖。也有绿壳的莲子,剥好了卖。我只是看看,并不想买。前两日有人送来一袋,放在冰箱里,可供我慢慢吃。

我只是忍不住多看它们几眼。

莲蓬不知道我看它。它也并不需要。现在,它被人摘了放在身前,再等着人把它带走。

它是无知无觉吗?

“观音老母坐莲台”。不知怎地,我脑子里跳出这句话来。这话我小时候常听婆婆说。婆婆信菩萨,尤其信观世音菩萨。她总说,观世音菩萨看着呢,然后念一句“阿弥陀佛”。

我们都说观音菩萨。婆婆不。婆婆说观世音菩萨。

婆婆已死了二十年了。

我怎么忽然想到她?莫非是七月半近了,婆婆在冥冥中提醒我。每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去给婆婆上坟,妈妈总说,你婆婆看见了会高兴的。她爱热闹,爱穿新鲜衣服,给她多烧点钱。我总是呵呵一笑,并不往心里去。

大约我心底对这些并不在意。

前几日我回去,妈妈对我说,她算了好几次命,算命先生给她算到七十三就不算了。她说:“我肯定只有七十三岁的阳寿。”我要她别当真,再说,七十三也还远着呢,好好活好眼前的日子。

谁知道以后呢?我只希望,二老活着的时候健康快乐。

 

3

 

一晃八月又去了多半。

我是数着它们去的。数着一天天的日子落下。每日黄昏,我一个人走路,总爱仰头看水杉树的叶子,它们在一点点变黄。偶尔,我看着那叶子发呆,觉得时间像水杉的叶子,在夕光里细细地落。有点孤独,有点寂寞。

夕光,静谧而安详,很快,它们隐去,与暮色融合在一起,消失。

而蝉鸣一刻也没有停过。我想寻它们的痕迹,却是怎么也找不到它们的。

要天黑了。

“我默然无语。沉默着,准备重新和大地融为一体。”我想起阿赫玛托娃的句子,想阿赫玛托娃的忧伤。

谁没有忧伤呢?

 

4

 

八月又开始听《红楼梦》。《红楼梦》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人活着,各有各的辛酸。

读王羲之的手札。都是伤感。

以前,只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那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却忽略了他的《丧乱帖》《何如帖》《快雪时晴帖》和《衰老帖》。

是的,王羲之的时代多战乱。在《全晋文》中,王羲之的杂帖真感人。全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和细水长流。我最爱他的《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十二个字,字字挺立,体态舒朗。

近段以来,我临他的手札。读《丧乱帖》,看到“奈何奈何”,“顿首顿首”,内心凄然。

《衰老帖》里他写“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啖,而尤有劳务,甚劣劣。”

“甚劣劣”三个字真凄凉,简直不耐烦,简直活腻了。老了,病,疼痛……“而尤有劳务”,又想起爸爸妈妈,与我诉说身体的各种不适。

疼痛不可替代呀。

又想外公临死前,不喜孩子。他闭着眼睛,一个人叽叽咕咕,不知他在说什么。与他说话,他一挥手,要人走开。他懒得与人说。

和人聊生死。我说死了一把灰,能够有地埋在土里也是幸运,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挺好的。

离死还远。

中年了,有灰败也有生机。生机是孩子。孩子总是欣欣然生长着,憧憬着,盼望着。

 

5

 

上午买菜,练字,包饺子。

安安一直想吃饺子。今日得闲,与她包了,丢进翻滚着的开水里,看见一个个捏了花边的饺子在水里鼓涨,变白,变亮,冒出热腾腾的白汽……我闻着满屋子的香味,竟有莫名的感动。

孩子是春天,是人生最好的梦。

 

6

 

灯光安静。

路上的嘈杂之声渐渐少了下来。

我在这里记录。

我愿意记录真实的自己。

 

20188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