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随笔:6月3日记
(2018-06-03 22:28:03)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
分类: 随笔 |
黄昏时把一些书搬到小桥的家。
门口栀子花洁白,荷叶碧碧,柚子比以前大了很多。
我回瓦池时想带点菜,爸爸说早上打药了,还等两天才好。我想了想,难得来一趟,就大声喊二妈,二妈正吃饭,听见我的喊声走了出来,我问二妈田里的菜打药没有,二妈说没,你想要什么自己摘。黄瓜,豆角,空心菜,嫩南瓜,我每样弄一点,就是满满一袋了。
安安想吃蹄髈炖黄瓜,明天就可以给她炖了。清炖,简单。
想起今天在新华书店看的小说《私房菜》,觉得,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感觉里,这样的小说更像一篇大散文,一条主线,一些篇章串起来。篇章里写的都是中老年人的情怀,对旧日味道的追忆、还原。
我不知道,等我老了,会想念哪种味道?
妈妈的味道?
时常听爸爸说起旧日味道。爸爸小时候是饿大的,饥饿的人对美食的记忆会格外深切。爸爸说他那时最喜欢吃炒豆渣。我想,那时穷,婆婆哪里找什么好吃的。豆渣是豆腐过滤出来的渣子,便宜,炒好了香,又可以填饱肚子,他当然觉得好吃得不得了。不过,婆婆做饭的手艺好,我是知道的。我印象里最深的是婆婆的千张炒鸡蛋,千张白,鸡蛋黄。鸡蛋摊成薄如蝉翼的饼,切丝,与千张一起炒,是我年少时的最爱。现在想起来,可能爱的是那色彩。以前做菜爱放酱,颜色都偏深,突然上来这样清爽的一盘菜,看着都觉得好。
今天懒,不想做饭,早上带着安安去隔壁店里吃了店主手工包的水饺,中午在新华书店看书不想动,下午才出来,在“余味中点”买了桃酥。还是小时候吃了桃酥的,买的时候怕不是那时的味道,买了尝了尝,甜、酥、油,咬一口,粉酥酥的末纷纷,果然是小时候的味道,笑着对安安说:“我们小时候有这个吃,那是最快乐的事。”
她说:“是吗?那你多吃点哦。”
“我现在不敢多吃。太油了,又甜,吃了容易长胖。”
晚饭炒米粉。米粉加鸡蛋、香干、青菜,有一种平凡的美,烟火的美。
汪曾祺说,他家的后园里长着一丛晚饭花。我不知道晚饭花是什么样子?听名字是吃晚饭时开的花吧?那一定是安静的,有田园气息。
今天没什么要紧的事。长日悠悠,坐在这里敲字,把脑子里能记起的一些敲下来,心里沉静而安定。
20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