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随笔:原原本本(我佛慈悲)
(2016-10-27 20:52:42)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杂谈 |
分类: 随笔 |
1,
我浏览博客。
偶一扭头,看见安安坐在我的身后读《红楼梦》。厚厚的一本书搁在小姑娘的面前,也不知她看不看得懂?我想问她一句,终是把话吞了回去。
今年买的这本《红楼梦》是她花自己的钱买的。起初我不同意,觉得她看太早了些。她说,我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行不?于是不再坚持,遂了她的愿。
有时她会拿我的手机打开酷狗音乐听《蒋勋细说红楼梦》。酷狗里的《蒋勋细说红楼梦》并不是一章章连着的,散乱着。她也不管,听一会算一会,零零碎碎的,有时也和我说上一些。
蒋勋说每个年龄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受,九岁的小女孩读《红楼梦》是什么感受呢?也不管她,随她去吧。能与经典接触,总是好的吧。
我记得我读《红楼梦》已经十八岁了。没有钱买,还是找人借的。囫囵吞枣地看,里面的人物关系总是弄不清楚,一个小姐那么多丫鬟。还有大观园的图在书的最后面,我看了又看,总喜欢想着黛玉是经过哪些地到贾宝玉那边去,到史太君那里去。
那时多喜欢《红楼梦》里边的诗词呀,买一个笔记本,把里面的诗词全部抄下来。如今,这个本子早已不知道哪里去了?
后来自己买了《红楼梦》,一遍遍地看,直到今天也不敢说看透了。倒是今年,在蒋勋的声音里重温经典,莫名伤感、流泪……
《红楼梦》有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每每想起,只觉得人世如此苍凉。
从荆州回来后的那种失落感在慢慢隐退。如船过江面涌起的波浪随着船的远走,那一波一波的浪也渐渐地缓了下来。
时间会抹去一切的。
其实,人家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过我的小日子,我只需要把自己的心情管好,把自己做好就可以。许多东西我已无力改变,就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吧。
如果说努力了有回报,最好;如果没有,也无需抱怨。像我们这样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与学历的普通人,你还能指望什么呢?不是有一句叫“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吗?
想到一个词“蚁族”。我想,我就是蚂蚁一样的人吧。
谁又不是一只“蚂蚁”呢?
秋深。秋浓。
暗淡的天空,萧萧而落的树叶。
水杉树的叶子落得厉害。从妈妈那里带回的青菜,包裹的叶片里好多好多的杉树叶,细细的,褐色。青菜洗许多次,再洗,还是可以看见漂浮在水中的细叶子。
甘蔗已经大量上市。
小时候爱在甘蔗林里躲迷藏。后来读初中读到青纱帐,觉得我们这里的甘蔗林就是青纱帐。
突然觉得好久没有吃甘蔗了。
眉豆老了,青白色的眉豆剥开是鼓鼓的、深灰色的豆子。豆子煮烂了吃,香、软、面。煮过豆子的锅底是黑色的,要洗很多次再炒菜,否则的话,再炒的菜会不漂亮。
与老师说不想练《千字文》了。老师说要不畏困难,克服困难。
其实,他不说我也是在练的。
许多时候东西你做了,它总是这里的吧?我的感觉是我自己在家写《圣教序》明显比以前轻松。这里面一定有我训练《千字文》的功夫。
《心经》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胡兰成说空与色听似为二,则又说空与色是一体,空与色非一非二。
这样的语言,我似乎懂了,又似乎不懂。
或许,人生本就是是是而非吧。
我最喜《心经》里的“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
这清冷寒秋,万物暗淡又凋落。
或许,今天的凋落只是为了明春的生发。
念一声:我佛慈悲!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