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每周评论:第84期·吕本怀品读 :莲叶短诗(一)(4首)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存谢。《无端》《雨水日》《外面》《早春二月》想吕老师的精彩点评。
每周评论:第84期·吕本怀品读 :莲叶短诗(一)(4首)
原文地址:每周评论:第84期·吕本怀品读 :莲叶短诗(一)(4首) 作者:诗人周刊
吕本怀(清江暮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0183320
诗歌作者:莲叶
微品:吕本怀
无端
天真蓝呀
和沟沟坎坎边开着的婆婆丁一样蓝
我写春日晴好,万物生长
无端,却想起上个世纪一个春日的午后
燕子、小军和我
一起快活地摘那些蓝色的小花花
如今,他们——
一个去了南方,不再回来
一个埋进泥土,再也不能回来
只有我,像婆婆丁一样,在这里默默地活着
微品:说是无端,也有端。春日美好,却总是令人怀念,燕子、小军,一定都是诗人小时候的玩伴与朋友,但“如今,他们——一个去了南方,不再回来|一个埋进泥土,再也不能回来”,“只有我,像婆婆丁一样,在这里默默地活着”。生活本身的残酷与自然界春光的美好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心底里的惆怅与苍凉在不说里彻底说出。
雨水日
雨水日。晴。玉兰开了
你站在树下,看花
看,白与白挨在一起,安静、明亮
深呼吸。嗯,春天的气息,悄然而美好
光铺在大地
你的影子,花的影子挨在一起,细碎、温柔
——而鸟,叫喳喳飞远
那边,从林间走来的人
在加深的春色里,像风一样,隐去
微品: 仿佛一篇日志,记录了雨水那天的场景以及心情。日子很安静,人也很安静,玉兰花则安静而又明亮。诗人着重描摹玉兰,具体而细腻,写出了它的细碎与温柔。鸟的“叫喳喳”似乎更衬托出玉兰花的静,以及与玉兰一般的人的静。诗人笔下的雨水日,给予我一份安静祥和,所描摹的景物情,宁静而唯美。
外面
夕阳越来越淡
她敞开唯一的窗户
看着窗外的树木,隐去茂密的孤独
外面——风
吹来,吹去;吹来,又吹去
“没有什么可以留住,包括刚刚那阵风!”
她在心底对自己说
——多好。多么安宁
她这样想的时候,最后的夕光
正透过窗子,落在她微微起伏的前胸
微品:诗人着重描摹独处时的情绪。夕阳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节点,窗口又是一个很特殊的立足点,而风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风吹来,吹去;吹来,又吹去”,简单却营造出一片单纯与静谧,在这样的情境中,抒情主人公“多好。多么安宁”的感叹,让人感受到她的质朴与满足,而“她这样想的时候,最后的夕光正透过窗子,落在她微微起伏的前胸”则仿佛一幅美丽的剪影。
早春二月
春天走来
春天穿过高高的意杨树
哦,那么多的雀子在林间歌唱
每一个音符都指向含苞的嫩芽
而天空,细雨在飘
小南风,软软地吹
——软软地,穿透轻轻摇晃的枝桠
哦,我看见了小小的芽苞
小小的芽苞,是光、是亮、是暖……
是春天到来,绿一样地活
微品: 很美妙也很精准的一幅早春二月的速写。“春天穿过高高的意杨树”,“小南风,软软地吹——软软地,穿透轻轻摇晃的枝桠。”读着这样的句子,作为一个同样生活在洞庭湖畔的人,我只能对她精确的描摹表示钦佩,早春二月的洞庭湖畔,确实就是这样一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