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随笔:原原本本(中秋碎语)
(2015-09-26 21:33:04)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杂谈 |
分类: 随笔 |
一直飘雨。
在另一个人
将要住进我心里的时候
突然想起你
几年了,我一直呆在这里
在这片荒野之上
等你的消息
去年种下的石榴
现在已结满了红果子
此时已是中秋
我的电话一直都没换
你可以随时打过来
我也可以把你多年前
丢掉的坠链还给你
细细的,密密的,凉凉的,轻轻风吹雨,扑在人的面庞,不寒,清凉的感觉。
心有些潮湿,毕竟中秋了,想着日子一天天去了,秋深,冬来,不经意间,那些或明媚或暗淡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躲在角落里无声了。
再也不想那些遥远的人与事了。如今,只关心家人的身体,女儿的学习,以及日常的收入了。
不玩微信。在QQ上给一直来的好友发了中秋快乐。床头柜上,橘子散发着香味,经常翻阅的书籍随意堆放着,想看的时候抽一本,随意瞄几眼。更多的时候坐在电脑前看新浪博客,浏览博友们的文字。其实,经常去的也就那么几个,喜欢的文字,我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博友的更新。
也在电脑上敲一些自说自话的文字。我好像一直就这样写,写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
昨天在“冯家顶的风格”那里看见风格写的一句“读书是看别人说话,写字是和自己说话”,觉得是这么回事。风格的硬笔字看起来不错。我虽然教硬笔字,其实,写的并不太好。
突然想起你
这是在纳阁阿步那里看见的一首小诗。很喜欢。
如今,喜欢这些淡淡的,朴素的文字。
前天在说说上发了一首小诗:
“母亲坐在堂屋里,剥棉花
我听见屋里老式挂钟在行走,滴滴答答
是安静的秋天
从门口爬进来的光显得格外的明亮
卷毛的小狗挨着母亲趴下
她摸一摸它的头,夸它”
空间的好友对这首诗的赞美很多。其实,我都不知道这到底叫不叫诗?不过是想起一些寻常的画面,我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今年母亲并没有种棉花,估计她以后再也不会种了。她的责任田被中医院承包了过去,母亲只剩下门前的一块菜园了。
菜园是母亲的钱袋子。靠它,可以养活父亲和母亲。
我不知道,我们老了,靠什么来养活自己?
书社里,有学了三年五年,六年、八年,甚至十多年的学生。在课余,我喜欢去看他们写的字。每个人写字的风格都会不一样,写的感觉也不一样,但写得年数多了,总体看来都还不错。
老师的字很好。特别是他的魏碑,大气,沉着。他说今年十一月份要去武汉学习一段。学无止境,书法,更是这样。
很多人问我练习书法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做什么。做什么呢?不过是一个人玩罢了。如果能有一点收获,那就算是意外之喜。
感觉人活着,真是孤单又寂寞的。当我沉浸在书写的状态时,可以忘却那样的感觉吧。
这样是不是足矣呢?
前一篇:莲叶小诗:秋天里(6、7、8)
后一篇:莲叶小诗:暮色里遇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