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云网程李:创业那些事儿

(2014-05-08 21:32:52)
标签:

b座12楼

创业

汽车

财经

http://s10/mw690/003x7eVogy6IISEMMD779&690

本期Minishow,车云网创始人兼CEO程李现身12楼,与大家分享了互联网时代汽车领域创业的心路历程。


感谢楼友@爱♪的瀑布∑∞ 参与整理,@青青blue 润色定稿。本篇文章B座12楼独家原创,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走,创业去!


说起程李的职业经历,楼友们可能并不陌生。2000年毕业后,在广东当记者;2003年来到北京,参与创办《新京报》,主要负责汽车周刊;2005年从传统媒体去了网站,先后在腾讯和网易这两家公司,负责汽车;直到去年2月份,创办了车云网。


离开网易的时候,程李已经做到了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放得下光鲜稳定的工作,开始自主创业,的确是勇气可嘉。程李说:“我在两年前也没有想过去创业,创业是焦虑后的结果,就是突然觉得好像该做点事,似乎只有创业才能让自己找到快感,让自己觉得踏实。”


当然,顿悟的同时也伴随着时机的成熟。


一方面,汽车行业到了一个变革的临界点,其产品的根本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汽车开始与互联网接轨,它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信息交互终端,将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应用。


而另一方面,汽车领域真正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尚未出现。车厂和车联网公司推出的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即使是腾讯的路宝和百度的CARNET,在产品体验上和市场上其他类型的OBD相比也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程李看中了汽车科技这一领域,着手创办车云网。


这样的车云网


作为中国第一家汽车科技媒体,车云网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


首先是以媒体为基础的资讯平台。和汽车之家等媒体不同,车云网更加关注在前瞻的产品技术模式。其用户绝大多数是汽车爱好者和行业从业人员;


除了线上的资讯外,车云网还联合其他几个媒体发起了汽车行业的先锋阵地——车云会,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行业活动,促进思想交流、人才发展、企业实践,推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汽车产业变革。


车云网成立一周年时,还特别推出了《车联网:决战第四屏》。作为程李团队奋斗一年的结晶,《车联网》深入解读了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包括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很多人关心车云网的商业模式。对此,程李说:“我们暂时还没有把赚钱作为核心目标。当前有些品牌想与我们进行商业化合作,但担心内容受到影响,我们还没有做。”在这个行业涉足越深,就愈发觉得“自己对行业,包括车联网、大数据、电商等认识比较肤浅,所以当前,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学习,发掘机会”。


未来,车云网希望减少与车厂的商业合作,而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汽车甚至产业往更加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向去迈进,并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提供信息、调研、咨询等服务,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最自豪的是团队


除了业务模式本身,创业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招人。一方面,求职者可能不相信你能做大做好;另一方面,在公司的初创阶段,你确实提供不了大公司能提供的一些东西。


所以程李说,车云网创办一年以来,他最自豪的就是他的团队。虽然只有15名成员,但是个个胸怀梦想,踏踏实实;虽然大家都比较年轻,但是成长非常快。


在团队建设上,程李的原则是:宁缺毋滥。某种程度上讲,找个不合适的人进来将会是更大的麻烦。


那么,团队招不到人怎么办呢?程李说:这确实是个考验。创业有时考验的就是信念和耐力。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对的,符合潮流的,那么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机遇与挑战:极客文化的到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客文化正在“入侵”汽车界,这将对汽车领域的消费者和创业者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程李看来,极客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势力,他们期待汽车更加智能化,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人机交互体验,基于汽车的互联互通……TESLA这样的产品正推动汽车朝这个方向去演进。


当前,汽车领域的极客文化还处于初级的阶段。这意味着,在提高要求的同时,汽车行业也将提供更多的机会。未来,流通渠道将发生巨变,汽车的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将与互联网接轨,基于车的互联互通,以及互联互通基础上的服务,都是创业者可以发挥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