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不要叫我濮存昕——【阿里系创业图谱vol.5】

(2013-12-17 17:16:39)
标签:

财经

http://s2/mw690/003x7eVogy6F46sHSil71&690

我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这种紧迫感实在令人痛苦。还好,我有一个不错的心理预期——人如其名,何俊,何其俊朗,这是一个长得酷似濮存昕的男人。

 

聊过半响,就如同酒过三巡,我开始试图从这种忧郁和沉稳背后发现一些不为人知。这时我才发现,他今年才33岁。


阿里聚会的第一次相见,从一缕缕烟圈背后一张看不清楚的脸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国富民穷”的时代,我们铜板街要做的就是把属于老百姓的钱还给老百姓,让普通百姓也可以共享我们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种与整体氛围严重不搭,又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气场。


 何俊非常庆幸自己大学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进阿里,就如同从小就进了少林寺,根正苗红,基础扎实——虽然今后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和修炼的功夫。阿里修炼八年之后,他离职去了上海发展。


一年前,他在上海发觉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前景,毅然决然投入创业。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证明了他判断的敏锐。其实,这一波热潮比他的预计提前了半年。

 

铜板街是一款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交易平台(APP),它以T+0(随时赎回、随时到账、同卡进出)的模式让老百姓在手机上进行方便快捷的理财。至此,理财和投资不再是高端人士的专利,100元的亲民最小认购金额和最少10倍于银行的利息收入让很多从未尝试过的人群跃跃欲试。

 

现在,百姓的钱都被银行牢牢拴住,实际上充当了通胀中连年贬值的牺牲品。不流通、不开放、不活跃的民间金融与这片欣欣向荣的创业乐土格格不入。

 

何俊是一个挑战者,一个和庞大制度设计叫板的人。他创业背后除了有成就事业的梦想,还有一种为处于弱势的老百姓代言的使命。他希望普通百姓获得让自己资产不贬值的权利,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机构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于是,铜板街不知不觉地站到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对面,冲撞了一些怒目圆睁的大佬们,比如银行,比如BAT。

最近,铜板街公布获得IDG千万美元级的投资。

 

这是一个很容易挑逗起我反叛神经的成功典型。加上不凑巧的是,简单网搜过“铜板街”之后,我记住的几乎都是各种没有被公关和解释过的槽点。所以,面对着迟到的何俊和再一次被挤压的对话时间,我开始像一个想要抢头条的媒体人一样质疑和炮轰。由于我先入为主,可想而知的反应也是一些官方发言人的说辞——

“我们正在努力的改进过程中”

“网上有一些同类的竞争对手正在黑我们”

“事实会证明一切”

——这几乎都是无效信息。

 

所以,我不得不收起有些虚张声势的记者架势,回到最开始如同见到濮存昕的心情。文艺通病犯了之后,你会有听到一些普大喜奔的描绘,比如一种儒家提倡的“经世济民”的情怀,比如像“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比如知己知彼的清醒和危机感,比如高尚的“利他”和“无我”的动力机制……

 

但是实际上,这仅仅是我一厢情愿的标签和总结。如果一种平凡且朴素的初衷被绑架到高大上的主流符号体系里,就等于对它宣判了死刑。随之而来的,要么是成为宣传典型,要么沦为一个被消费的靶子。

 

真正比较负责任的说法是: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而已,与阿里无关,与任何一个看上去可以与之匹配的“惊世骇俗”都没有关系。就像,他对自己的形象酷似濮存昕不以为然,淡然笑过。

 

他就仅仅是想要分享,仅仅是单纯地因为他人快乐而快乐,仅仅是像老马说的那样“敬畏未来”,所以时刻如履薄冰。他不喜欢标签和概括,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

 

最后,我百般无奈下开始问:“你们开始创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有,当然有,当然有。”好像这一下子戳中了某种根深蒂固的痛点。

 

当初他带着几个小伙伴一家一家去和那些基金公司谈合作的时候,没有背书,几乎都是闭门羹。在那个就要放弃的晚上,他辗转反侧,决定再多试一家——最后一家真的成了。这就是他们现在最大的合作伙伴——数米基金。

 

“未来呢?”

未来一定会更难。一定会更难。”这个回答令人吃惊。

 

因为见过了太多背景比你好、天分比你高同时本人又比你努力的人。和他们比,怎么才能赢得过去呢?所以现在的难,只是有人、有钱、有资源就可以解决的,只是再多坚持一下就可以熬过去的。可是未来一定会很难,一定会有一段非常艰难的竞争道路,那个时候,可能就是真的束手无措的难,是骑虎难下的难,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难。就像当时00年进了阿里,后来看到阿里做大了之后马云那种难,那才是真的叫煎熬。”

 

所以,为了应对未来的这种困难,他能做的就是现在好好储备人才,好好积累资本,好好增长经验和智慧,随时准备着对未来的考验。至于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就竭尽所能,像一个英雄一样去战斗,哪怕是死去

 

这个时候,时间早就已经过了我们约定的半个小时。我听到窗外的阴霾和风声呼啸着,穿越了很多个时空之后,一种悲壮的号角开始隐隐震颤大地。

 

所以,不知道是第几次妄断之后,你终于知道何俊和他的铜板街,只是很简单、很顽强地存在着,无论你抱以什么样的目光 

不变的是,他永远怀着对未来深深的敬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