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谈起产品设计,要是仅仅停留在实现某些功能或者用途的阶段,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怕是远远不够。当下设计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型,人性化与用户体验大放异彩,一场变革风起云涌。B座12楼也一直在强调,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应该被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与用户一起成长。这篇文章紧扣美国一线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倡导“设计即发生机制(Design is how it works)”的乔布斯式设计价值,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
设计思维三大浪潮:产品即有机生命体
文章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尽管设计师们总是试图发掘一个产品在视觉和概念上的关联,但我们可以大胆地分别从外观设计、工程设计上理解它。这样的思考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允许设计师专注于用户最在乎的功能。比如说,如果你设计了一个造型别致、操作简便、高效烘焙的面包机,你就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成功道路就是这么直截了当。但这样的设计依然为人们所需要,但并不是全部,激动人心的设计新大陆显然也不在于此。
现代设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定义日益复杂的用户体验。他们习惯了在各种场景下使用五花八门的触控设备,与此同时,消费体验、通讯终端、软件界面、代码机制、数据等都是影响整个体验系统的因素。优质的体验诉求已经从外形、颜色向界面和内容推荐机制转变。
随着第一波浪潮,体验设计已经为设计拓宽了舞台,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设计语汇或介质。所以,第二大浪潮的使命就在于此:它将带我们探寻底层冰山的秘密。产品和体验越来越依赖那些对用户而不具象、不明显的因素。试想一下你为什么喜欢 e-mail, SMS, 或者 Facebook。由于简单的界面,这些产品并不成其为伟大的发明,但其价值集中体现在用户生产的内容和平台提供的丰富服务上。
软件逻辑、算法、数据模型等我们看不到的特性正驱动着全新的世界。而且,语音和手势交互都已成为优秀产品设计的重要驱动力。我们还需要采纳新的技能,数据建模、算法创新、语音脚本系统和手势设计都将成为设计叙事体系的标配。这些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向企业表达那些略嫌抽象的想法。
产品始终在进化,产品的迭代总是跟用户需求的变化相一致的。目前这个趋势还只是初露端倪,真正演变成潮流还须假以时日。
最近,我们与 Honeywell 合作研发的家庭自动化新方案充分证明了这潮流的强劲。这个系统将与用户互动,随时间变化调整主题功能。依托云端技术,它也可以根据周围的其他设备做出调整:一旦安装了其他设备,它们将自动形成一个“团队”,彼此分工协作。整个设计程序仿佛人体的 DNA 工程,而不是简单的身体结构。
新的工作模式意味着传统的交付-承包设计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今天,一个设计团队提交一个“可生产”的产品,一经设计,便可立即生产,投放市场。而未来的设计师,需要紧跟消费者的步伐,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变化,并适时对产品做出更新。
这些年,Facebook 或者创业公司的软件设计师们对此已是轻车熟路,他们在测试新的设计创意上从不落后于人。这个趋势将从尖端领域,逐渐渗透到硬件和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去。
==========================
公众微信:B座12楼(微信号:B1-12F)
我们是创业者身边的朋友。每日一篇原创,关注创新、创业和投资。围绕创业热点,每周组织各类线下活动。期待与您交流,留言有来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