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窘境——一个民企的升级样本

标签:
b座12楼财经 |
先说一下“私人董事会”这种会议形式
1957年10月的一个上午,一位名为Robert Nourse的美国企业家和他的四位企业家好友聚在一起。这本是一次普通的朋友聚会,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希望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同心协力地解决问题,帮助各自的企业取得更好的成绩。当时这个小组的名字叫做TEC(The Executive Committee,决策者委员会),这就是私人董事会的源起。
国内的“私人董事会”大概是从去年开始兴起的,目前在北京上海比较流行,在浙江,正和岛算是比较早的尝试着。
1、所有参加者都是互相认同的企业家;
2、 解析的是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
3、 所有参与者坦诚相对,不论身份、地位、财富,就事论事;
4、 事先制定规则,主持人调控场面,确保讨论有序进行;
5、 整个环节分为:提案、表决、阐述、提问、澄清、建议、总结;
6、 避免了大话、空话、套话、官话,虚与委蛇者在这样的场合很容易原形毕露。
制造专家、供应链专家如何成为一个品牌运营专家?
===================================
公众微信名称:B座12楼
http://s9/mw690/c0fc0a96gx6BhdgdUtWd8&690
创业投资的一线观察。原创内容,每日更新
聚焦热门趋势、解读商业模式、分析创业项目、分享投资感悟。
====================================
前一篇:闲聊电商导购平台的生存逻辑
后一篇:【无界沙龙纪要】互联网金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