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观点之“顺藤摸瓜”

标签:
创业感悟投资 |
http://s8/mw690/c0fc0a96gda25f3ea30e7&690
昨天第一次在B座12楼做了今天内容的预告,结果很多人在后台留言表示急切关注,突然觉得很亚历山大。
虽然在这个行业摸爬了四五个年头,但是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或心得,如果有体会,那就是越来越对这个行业充满敬畏。
2007到2011,无疑是创投行业最好的年景,我相信,几十年后的人们在描述这个被称为“全民PE”的时代的时候,一定会惊讶他们的前辈居然经历过这样狂躁、荒诞和美妙的时刻,随便一个年增长百分之十几的制造企业居然也能获得五六十倍的认购市盈率,一个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的企业市盈率更是高达200倍。我相信,这样的时代在我们的余生中恐怕是不会再遇到了。能有幸经历这样的时代已经是我们莫大的荣幸,而更大的荣幸是,在这样狂躁的时代之后,我们都还活着。
对于年轻人来说,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游戏。在很长的时间里,你有时需要播种,你有时需要收获,有时只需安然度过而不要遭到淘汰即可。这有点像一个老故事,小孩问爷爷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做了什么,爷爷回答:我活了下来。
这是87岁的芒格的感慨。83岁的巴菲特,87岁的芒格,以及在去年96岁高龄去世的沃特·施洛斯,在他们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但重要的是,他们一直是这场投资游戏的主角,从来没有被淘汰。
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怎么找项目的话题。
红杉资本的创始人瓦伦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下注于赛道,而非赛手”,它被称为沙丘路上专属于风险投资行业的方法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投资的第一要义是找到趋势,投资于一家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公司,要好过投资于需要创造市场需求的公司。企业家的作用固然重要,但需求才是决定性的。这句话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首先要找到是那根藤。
青云创投早在2001年就将自己的投资领域定位在清洁技术,当时主流的投资方向是TMT和制造业,但青云排除了这些方向,判断世界工厂一定会带来世界级的污染,果断布局环保领域,终于在2008年之后收获了东江环保、佩尔优、至诚环保、北京嘉禾木、南京中电光伏、江西塞维、福建海源等这些如今在绿色领域闻名遐迩的公司。
再比如天图创投在消费品领域的投资,周黑鸭、汤城小厨、曼卡龙、八马茶业、甘其食都是他们专注于行业布局的成果。
当然还有老牌的IDG,之前在互联网领域一系列收获。
找到一根大的藤,然后顺藤而下,摸到的可能是一串瓜。
当然也有一些潮流,被很多人当作趋势在布局。之前的四五年,我印象中比较流行的概念大概有:1)WEB2.0,2)类分众,3)太阳能,4)LED,5)锂电池,6)垂直电商,7)团购等。确实有不少人赚得满盆满钵,有些也的确形成了明确的趋势,但是人云亦云之下的从众效应,很快就硬将行业催成了泡沫。
这里就涉及到了趋势和时点的问题。青云投资环保也是从污水、固废处理、空气净化逐渐延伸到节能、太阳能、风能、新材料、可持续交通、生态农业、智能电网等,其投资的脉络就是行业逐步成熟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投资,什么季节种什么果。
早在三年前,动力电池一度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动力电池的未来前景是明摆着,但技术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直到今天动力电池用何种材料都依然不明朗。三年前的布局显然是偏早了。
说到这里,特别要提到巴菲特对IBM的投资。之前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中是坚决不投高科技的,比尔盖茨差不多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但是老巴几乎从来没有动过投资微软的念头。但是到2011年他却以107亿美元下重注于IBM,何也?因为IBM已经成为了一家符合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公司,安全边际、护城河、稳定、持续的盈利能力。像巴菲特这样的神人是自己就有一根藤在那里,他是超级忍耐地等着某个瓜落入自己的藤里,IBM是这样,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也是这样。
至于我们,能够看准某根还算粗壮的藤,然后顺藤摸到几个瓜,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账号:B座12楼。微信ID:B1-12F
http://s11/mw690/c0fc0a96gda25f6b9d34a&690
关注投资、创业及与商业相关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欢迎提问与加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