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坚决抵制打车软件?

(2013-03-28 18:50:44)
标签:

打车软件

投资

快的打车

 

http://s11/mw690/c0fc0a96gd8f930bed60a&690

 

    这几天跟投资圈内的一些朋友聊天,无意间得知杭州快的打车受到投资界的热捧,甚至一些全国知名的投资机构也在想方设法地与其接触,非常愕然。我在做投资之前,从事了六年多的技术研发工作,工科男的深刻烙印使我很少在公众场合表达我的声音,但这一次,我有点出离郁闷了。我意识到我必须站出来,扯起嗓子,呼吁投资圈内多一些理性和良知。

    

    第一次听到快的打车,已经是半年前了。当时在微博上还有好友转发了其正式上线的消息,我初以为它拥有自己的车队,并配套了APP来解决打车用户与司机之间的联系问题,一时间觉得果然是个好项目。然而很快我就得知,原来它的整套运营是嫁接在杭州原有的出租车系统之上,乘客可以通过它来在线叫车,并通过承诺给司机小费的方式来抢车,小费越多,打到车的概率就越大。于是我瞬间对该项目丧失了兴趣,因为这种应用在公共交通之上的竞价模式,已经触犯了我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出租车,“明正言顺”地变成了黄鱼车

        

    就在前阵子,快的打车的创始人陈伟星自己写了篇文章,叫《我是如何做出一款打车应用的》,他提到快的打车的订单中,“只有”20%的成功订单是加价的,而80%“依然”是原有价格。看到这个数字,我很想骂人,能把20%说成“只有”的人,是赤裸裸地只看到金钱而无视公共道德,搅乱社会秩序。杭州总共12000台出租车,平均每辆出租车每天接25单,这意味着每天有6万次打车因为这种加价模式而不公平地被人抢走,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不愿意加价的人,成为陈伟星及贪婪的司机无道德地抢钱下的牺牲品。

        

    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出租车在每一个城市,都属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无论富贵与贫穷,都平等地拥有乘坐出租车的权利,而快的打车等类似的软件,却是在活生生地将一大群人排挤出这个权利之外。

      

    我很不情愿看到但又一定会发生的是:这个被陈伟星号称“只有”的“20%”,还一定会不断地上涨。换了你是出租车司机,尝到了加价的甜头,你会放弃么?人的贪婪在金钱的刺激下只会不断地放大。现在很多司机马路上也不转悠了,专心蹲在角落里等着拉加价的活儿。我要请大家想一想,当这个已经是“20%”的数字继续上涨,是什么后果?当出租车司机一门心思地向你要小费、抬价格,那与黄鱼车何异?

 

打车人,“加价叫车”无可奈何

      

    就在本月20日,工人日报也出了篇文章,《“打车软件”走红 打车族无奈“加价叫车”》,我看了之后,大有知音之感,同时又倍感悲凉。一出租车司机说“大部分乘客都是加价10元,这好像已经约定俗成了。也有部分急需乘车的乘客,加更高的价格。” 加价10元,居然成了“约定俗成”!天理何在?难怪北京的刘女士愤怒了:“这些臭毛病都谁给惯出来的呀!加价行为只会导致司机挑肥拣瘦,变相提高打车价格,致使打车难更严重。”这就是群众的呼声!你们说是谁惯出来的?

    这是犯罪!

 

打车软件,不能以市场化为幌子胡作非为

      

    类似陈伟星这样的既得利益者,沉醉于加价带来的美好的司机们,甚至像清华大学副教授、交通所所长段进宇这样所谓的专家们,动辄以“这是一个市场行为”为借口,对打车软件的危害视而不见,而我这样卑微的小人物,只能无力地撰文疾呼!

      

    出租车本身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岂能以市场化为幌子胡作非为!如果说市场化,为什么私家车要限行出租车却不受限制?为什么政府要规定出租车的价格?

      

    在“市场行为”这个掩耳盗铃的幌子下,大行扰乱社会秩序之事,妨害社会公平,便是打车软件的最大罪状!

        

    我们试想,如果有一天,医院开始公然用这种无耻的加价模式来分配大众医疗资源,大学开始公然用这种无耻的加价模式来分配教育资源,我们当如何?我们允许差异化服务的出现,但是,请不要剥夺我们享受最基本的服务的权利!

 

弱势群体,在寒风中苦等到何时

        

    我也要对所有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们说,当你们在喜孜孜地数着小费的时候,请记得想一想,有多少人在为了你们的喜悦付出了更多!我还要对所有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们说,当你们在掏出炫目的智能手机,摁下加价的按钮的那一刻,你们便是在助长社会不公平之风,你们掠夺了其他人平等乘坐公共交通的权利,在你们坐上出租车的时候,依然有多少人,因为你们而继续在寒风中苦等!

 

投资人,不要在金钱中盲目,勿因无知而作恶

      

    最好,我要表达对红杉资本这些投资机构的鄙视!他们的投资是在助纣为虐!出于对利益的追逐,他们投资了打车软件;出于自身的无知或是无良,他们忽视了那些寒风中的人们。

我奉劝各投资人,不要在金钱中盲目,勿因无知而作恶!

 

 

=====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账号:B座12楼。微信ID:B1-12F

  关注投资、创业及与商业相关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欢迎提问与加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