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bmiddle/c0fc0a96gd8e33a654e24&690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维度之下,处在同一个经济体中,却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企业类别,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企业家类型。
第一种企业家是这样的:
1、他们一般游走在政府部门、银行、小贷公司之间,成本、质量、劳动力、土地、设备、转型升级是他们的关键词;
2、读清华北大浙大的总裁班,或者是聚成、影响力、斯巴达的培训班,彼此以同学相称,比本科四年上下铺的赤膊兄弟还热乎;
3、他们热衷于李嘉诚、王永庆的经营理念,曾国藩的识人处世态度,佛教道教的人生哲学,皇帝内经的养生方法,老毛的权谋,曾仕强、陈安之、余世维的管理方法;
4、他们每一个人都称得上是能人,要么在改制中独揽危局进而脱颖而出,要么白手起家在所谓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中成长起来,他们是当地的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是区长市长的朋友,还常常和北京有若有若无的关系;
5、他们买房、采矿、搞投资,还是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
6、他们对腐败深恶痛绝却离不开政府和官员,他们痛恨银行又离不开银行,他们讨厌政策又期待政策。他们是中国最辛苦的一个族群,风光油亮的外表掩饰不住内心的疲惫和焦虑,他们中的大部分注定要出局,但依然倔强挺立。
还有另外一种企业家(他们更准确的名字叫创业家):
1、他们出没在创业园、风投办公室和微博微信中,需求、产品、创新、用户是他们的关键词;
2、他们读《精益创业》和《大数据时代》,在创业论坛、咖啡馆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3、他们推崇马云、乔布斯或舒尔兹,他们对政治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但很少掺和其中;他们喜欢茶和禅,但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老练或者更快领悟所谓的生活智慧;
4、他们中有富二代,但大部分是希望逆袭的屌丝。他们很少和官员打交道,也试图靠近银行,但只有风投喜欢他们;
5、他们按揭、光盘、找投资,抵押房子搞创业。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失败,但不久之后又会换了名片又出发。他们喜欢创业,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账号:B座12楼。微信ID:B1-12F
关注投资、创业及与商业相关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欢迎提问与加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