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孕峰
孕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022
  • 关注人气: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起点之乱

(2013-03-26 13:48:02)

04年盛大就收购起点中文网及团队,一路收编正版、打压盗版,终于在去年盈利并准备上市。这关头,总裁吴文辉带着团队叛了。这就有趣。如同抗日战争要胜利了,却自立门户要再打一场内战。

这里有两关键点:第一。再度创业、苦熬几年,要比马上跟着盛大套现更划算。这是利益安排问题。很大程度上这是桥哥自己要面对的。如果这点事桥哥觉得无所谓,那就不是问题。

第二。盛大文学、纵横中文等几家寡头把持多年的网络文学。却非固若金汤,还有机可乘。这是行业变化带来的新问题。移动收入猛增,成为套现的主渠道。这让网络文学有了新玩法。只要有好作品,就立刻有大收入。不必象以前那样文火慢炖。于是,有人就蠢蠢欲动了。

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吴文辉这几天密集拜会了李彦宏和马云两位大神。借了就是格局陡变这股力。

盛大和江湖都必定要乱一阵子。我们抱着学习心态,来看看这是怎么乱起来的——

0410月。盛大收购起点中文网,一次性支付创始人吴文辉等2000万人民币的现金,以及上市后的期权。但另一说是200万。不过不论200还是2000,跟现在的起点差了十万里。

087月。组建盛大文学,起点是最核心的资产。桥哥挖来新浪副总编侯小强做CEO。可能桥哥是想从网络文学进入在线出版市场,所以没用相对草根的原创始团队。原创始团队继续管理起点。

提问:為什麼不培養吴文辉做CEO

这可能是桥哥的做事方式。倾向于全资收购。创始人一般呆不久。盛大收购的另几家,比如浩方、酷六等,创始人都离开。

09-11年。盛大文学陆续投资收购,最后完成了一个年收入8亿的文学出版公司,盛大文学。但其中造血能力最强的一直是起点。

2012年起点开始盈利。最直接的新增收入和带来的利润,是移动阅读。由中移动代收费。这是一个巨大的拐点。只要手里有版权,白花花的银子就进来。很轻松。成了起点,其它文学网站的收入都大有起色。

桥哥打算12亿美元上市,但投行只愿保6亿美元IPO,桥哥没妥协。

一直到2012年底 IPO市场仍没回暖,期间桥哥迁居新加坡,曾有意卖掉盛大文学。买家不多,只有腾讯百度。盛大管投资的朱海发开出7-8亿美元,但百度嫌太贵,心理预期4亿。讨价还价。若以此价卖给百度,吴文辉等收益甚少。吴文辉就开始筹划出走。

当然,这几天传出一些帖子,说侯小强跟吴文辉们如何不对付。这种事哪里都有,非决定因素。归根结底,还是看利益是否一致,是否都被保障。

吴文辉和起点另几个创始人达成一致,开始对外找资本,对内找作家。起点的一线和二线作家一般在合约到期前半年就要决定是否续约,保证稳定性。但近半年起点的一二线作家都被通知暂时不续约,有变化。并在作家群里鼓吹侯小强无能,让起点去抗盛大文学的窟窿。

侯小强主做的云中书城,也就是移动阅读。据扯花了几千万,刷榜和广告以拉动下载。但产品不是足够好。本来嘛,侯小强也不是做产品出身。后来,移动阅读往中移动的渠道靠拢了。

20131月。吴文辉启动出走计划。据扯,4个创始人加30名骨干编辑,先凑了1000万人民币开始找作家签约。并以此为筹码找江湖大佬谈判。

一二线作者里,谈过七八十个,签了十来个。

其中最感兴趣的是百度。百度的流量大量来自音乐、文学等盗版内容,而盗版音乐已禁止,盗版文学也逐渐走不下去。百度需要正版内容将流量变现为前向收费。阅读又是移动领域最主要的几个应用。

2月底。吴文辉的各处融资进入实质阶段。但其手上缺乏最重要的筹码大量版权和优质作家。只有一个“2年再造一个起点的计划。再据扯,吴文辉在方案里面留了后门,他希望投资方投的是运营公司,而最终拥有网络文学版权的公司是他自己的公司。但买单却要运营公司买。

这种做法,是不是似曾相识?

31日。吴文辉用某VC估值3000万美金的Term Sheet去会李彦宏,获得百度跟投的意向。

36日。侯小强高调宣布起点员工辞职一事并批准。

37日。侯小强在微博上给纵横中文、17K等其它网络文学网站的大神级作家发私信:起点现在困难,如果你愿帮我,一切条件都好谈。

37日。侯小强允诺起点内部,给留下的人加薪30%-150%

38日。吴文辉带着百度的投资意向去会晤马云。以此不断提高其公司的作价。

事情大概就说完了。最后理下思路。

一.

就起点而言。空降的侯小强一直没解决对起点团队的吸纳、整编,基本处于空中管理。大部分工作是和名人喝茶搞关系,开会看未来,附带发微博心灵鸡汤。作为职业经理人,对公司没太深入的掌控。

但网络文学发于草根,要懂业务的人才能搞得定,所以吴文辉能带走那么多人。

在利益捆绑和事态掌控上疏忽。这是桥哥的问题。或者,是桥哥选择的tradeoff。

二.

百度和阿里这样的巨头,却关注目前只有几十亿年收入的网络文学市场。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战争,需要版权壁垒。上面已提到了。

移动端最大的几个用户内容需求分别是视频、音乐、游戏、阅读。传统文学的电子化基本上是广泛授权,很难有独家版权。网络文学内容一直由盛大文学、纵横中文、中文在线三家寡头把持。巨头也不能做盗版,破局就要收购或投资。

三.

面对激烈竞争,像百度这样的巨头也有点急迫。从高高在上、投资谨慎、尽量用流量投资,一下转变为激进投资、花大钱、甚至赌博心态。

希望在移动互联网站稳阵脚,是老板的梦想。但下面的经理人就看见浑水摸鱼的机会。最近一年,大公司的好些投资案价格都离谱,投资对象都不够理想。老板没时间了解细节,投资部就上下其手,内部有Power的人就开动小脑筋。

给各位大佬提个醒。留心你们的投资部。小小玩可以,别太贪。

之前程苓峰写过一篇《厚黑江湖九宗罪》。好几宗跟投资部有关。

四.

吴文辉很聪明。找的时间点好,找的托也好,找的融资对象也都是有钱又有需求的主。而且不走寻常路,上来直面大老板,一旦获得首肯和支持,估值这种很技术很细致很难占便宜的事,就此解决。

但吴文辉不太可能带走太多作家。

估计吴文辉会得到巨头支持,拿到一笔1亿人民币以上的投资。刚开始高歌猛进。半年后还得沉下来做产品,或者,洗钱走人。

五.

可以肯定。2013年开始,网络文学正版化阅读进程加快。吴文辉借的就是这个势。桥哥为此投入、努力这么多年,与巨头过招、辗转腾挪,没想到临门一脚被里应外合闪了下腰。

PS:这篇文章在微信首发后,有个朋友发来短信:侯小强呼吁员工守道德底线,可Entrepreneur都不是守道德底线的,守就不是Entrepreneur了。在美国都不会守,更何况在中国?放之四海而皆准。

后缀:

云科技欢迎读者和行业同仁投稿(yunkeji@qq.com)。助你的观点抵达互联网主流人群。我们也在构思把“云科技”做成开放平台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