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区实 英语科组
(2013-06-07 22:39:47)听评课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2012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们英语科组跟以往一样重视常规教学教研工作的落实,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了解科组成员的教学常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使老师们更加重视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科组的其它公开课,我们开展了小组听评课活动。
任教教师1:肖艺
时间:14周星期一第6节(2013-5-20)
上课班级:初二(5)班
课题:八年级下册Unit6 Reading A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课型:新授课、阅读课
任教教师2:邓淑芬
时间:14周星期三第三节(2013-5-22)
上课班级:初一(9)班
课题:话题为Electricity的第六单元的复习课
课型:复习、活动课
听课小组课前会议( 2013年5月10日)
为了了解授课教师的上课设想,通过授课教师的简单说课,和听课小组老师与授课老师的交谈,进一步了解教学设计的用意,必要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确定听课小组老师的课堂观察点,便于进行课堂听课记录和评课,我们进行简短的课前会议。
(一)说课
邓淑芬老师
1. 教材内容Culture corner (p84) and Writing; 话题是节约用电
2.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电”有所了解,有利于开展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生基本掌握了情态动词的用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熟练运用。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
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
学习 水平 学习 内容 |
学习水平的描述 |
|
|
语 言 技 能 |
读 |
通过阅读一篇关于《地球一小时》的短文,了解人类节约用电的行动。 |
|
听 |
学生听懂一段关于电的用途的独白,捕捉关键信息,听懂大意。 |
|
|
说 |
通过讨论活动,说说电的用途和利用情态动词说节约用电的方法。 |
|
|
写 |
根据所给提示,写关于电的文章。 |
|
|
语言 知识 |
巩固can, may and must等情态动词的用法和语用功能。 |
|
|
学习 策略 |
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活动,讨论电的重要性和节约用电的方法。 |
|
|
情感 态度 |
了解“地球熄灯一小时”的基本情况,懂得珍惜能源,珍爱地球,培养参与绿色节能活动的意识。 |
|
2)能力发展目标:
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与语法;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在写作中正确运用句型使文章更连贯和流畅;通过指导学生在模拟交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充分利用和发挥基本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的身体语言、板书的作用;适时、合理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增大课堂的容量,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
(二)观课老师与授课老师的交流
张小玲老师:活动太杂,建议着重开展写的输出活动。
黄桂英老师:建议把汉语的“地球一小时”的视频换成英文的视频,体现英语教学用英语的原则。
杜惠琼老师: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邓淑芬老师:教学重点是认识电的重要性和节约用电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运用情态动词表达节约用电的方法。
杜惠琼老师:如何处理难点?
邓淑芬老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些单词、短语的填空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词汇输入,让学生能回忆起与electricity有关的词汇,这样他们才有词可写,为接下来的写作打好基础。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What does electricity do for us? ”,更为了后面的讨论和写的输出任务做铺垫,我选取Book B 上的听力a passage about What does electricity do。既是复习课中的听力训练,也是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准备,在听完材料后,让学生朗读听力原文材料,让学生能从中摘录下对于写作有帮助的句子,使学生在后续活动中有话可说、有词句可用。
(三)观课老师与授课老师讨论后确定的观察点
教学目标达成效果:
教学内容的整合: 黄桂英
教学行为与效果: 张小玲
附录表一 教学目标达成效果
|
|
准确 |
适度 |
效果 |
|
|
|
各项目标定位准确?明确?具体? |
任务、活动难易适中? |
是否达成目标? 分析、建议 |
|
|
|
教学环节 |
具体目标 |
具体方法、措施(任务、活动) |
|
|
|
|
|
|
|
|
|
|
|
|
|
附录表二
教学内容的整合
|
a |
b |
c |
d |
1.教学目标定位清晰准确 |
|
a |
b |
c |
d |
2.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 |
|
a |
b |
c |
d |
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内容 |
|
a |
b |
c |
d |
4.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有联系 |
|
a |
b |
c |
d |
5.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 |
|
a |
b |
c |
d |
6.教学内容信息量适当 |
|
a |
b |
c |
d |
7.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
附录表三
教学行为
|
a |
b |
c |
d |
1. |
|
a |
b |
c |
d |
2. |
|
a |
b |
c |
d |
3. |
|
a |
b |
c |
d |
4. |
|
a |
b |
c |
d |
5. |
|
a |
b |
c |
d |
6. |
|
a |
b |
c |
d |
7. |
|
a |
b |
c |
d |
8. |
|
a |
b |
c |
d |
9. |
|
a |
b |
c |
d |
10. |
|
a |
b |
c |
d |
11. |
|
a |
b |
c |
d |
12. |
|
a |
b |
c |
d |
13. |
课后评课
(一) 邓淑芬老师课后反思
我在14周星期三第三节(2013-5-22),在初一(9)班上了一节话题为Electricity的第六单元的复习课。为了提高学生对电资源的认识和更好地学会节省用电的方法,我特地选取了这一单元作为公开课,并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electricity这个话题的写作任务。
本节课的主题有两部分,一部分是“what does electricity do for us? ”另一部分则是“ how to save electricity in our daily lives ?”。这两部分的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如果要把它变成英文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写成作文,首先是要处理好词汇。由于初一(9)班是属于普通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英文水平并不是很好。所以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词汇输入,这样他们才有词可写。为此,备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些单词、短语的填空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回忆起与electricity有关的词汇,为接下来的写作打好基础。但是仅仅依靠完成句子和首字母填空这两种形式来处理词汇,明显存在着问题:过于单薄。部分学生并不能从给出的句子中正确写出所缺单词。课后我细细回顾发现,其实在单词方面我还可以多做提示或者多创设例句来让学生理解。例如“The room is e_______. But the lights are still on.” 如果我能让学生着重留意一下but,学生能猜出empty的比例应该会增加。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what does electricity do for us? ”,我选取了Book B 上的听力a passage about What does electricity do。在听完材料后我把听力原文打出来给学生朗读,目的是让学生能从中摘录下对于写作有帮助的句子。有了前面的铺垫,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讲出节约用电的方法。为此,我还充分利用了课文的culture corner ,通过视频让让学生了解Earth hour ,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了节约用电还有这样的大型活动,作为学生,又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呢?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观点都比较相似,不过也有部分学生想法不错。例如他们提出 use the LED lights instead 。然后就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节约用电的方法,初一的学生都比较活跃,许多都主动举手要求上黑板板书。不过遗憾的是这部分活动时间不足。我的点评还没有结束下课铃就响了。不过学生的热情还很高涨,于是就延迟了一点下课的时间。
这一节公开课总体来讲还是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语法、词汇出现的错误明显减少了。但是仅仅一节课是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后续的写作评讲对于学生来讲无疑也是很重要,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二)观课老师课后评课
杜惠琼评课
|
|
准确 |
适度 |
效果 |
|
|
|
各项目标定位准确?明确?具体? |
任务、活动难易适中? |
是否达成目标? 分析、建议 |
|
|
|
教学环节 |
具体目标 |
具体方法、措施 (任务、活动) |
|
|
话题1:What does electricity do for us? |
I. 词汇输入 |
词汇输入是为了后面的语句输出,让学生为接下来的说写做准备。 |
学生完成相关话题的单词、短语填空题。 |
这是必要的,有助于既定目标的达成。 |
|
II. 听力输入 |
让学生了解电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讨论和写做准备。 |
1. 听录音,回答四个相关问题; 2. 学生朗读录音原文材料; 3. 让学生整理出与electricity有关的词句。 |
让学生从中摘录下于写作有帮助的句子,对于水平较低的平行班这个做法还是很实际、很有效的。 |
|
|
话题2:How should we save electricity? |
III. 1. 视频欣赏 2. Earth hour |
1. 过渡到节约用电的话题; 2. 让学生了解Earth hour; 3. 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 |
1. 观看视频; 2. 阅读短文Earth hour 3. 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几个问题。 |
视频用于过渡到节约用电的话题,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找不到英文视频材料,还是用了中文,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
|
IV. 讨论 |
让学生说说电的用途和利用情态动词说节约用电的方法。 |
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节约用电; 2. 学生在堂练纸上写下,讨论出的句子; |
这个设计非常好,教学效果显著。经过前面的词汇、听力材料的输入,学生使用本节课所复习的词汇、语句进行口头输出。 |
|
|
V. 成果展示 |
学生能写出关于电的重要性和如何节约用电的句子。 |
1. 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展示自己的成果; 2. 老师点评学生成果。 |
并把口头输出变成文字,效果很好 |
|
综合评价:邓淑芬老师的公开课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合理,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她的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不是简单地重复单词短语和句型,而是以一定的语境为依托,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环节,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学习、完成各项活动或任务,最后能结合原有知识,运用当堂所复习的语言知识和训练的技能,进行说写的输出活动,体现了教学效果的可测性,也突出了过程性评价。邓老师作为年轻老师,课堂很有激情,虽然年轻但设计教学的能力、操控课堂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智慧有了很大的提升。
张小玲评课
邓淑芬的一节话题为Electricity的第六单元的复习课。把课文的重点单词短语和BookB练习册的一些练习整合,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设计,设计了一堂有听说读写的活动课。首先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再现重点单词短语;第二步是通过听力材料的输入和完成相应练习,让学生在使用中复习掌握该话题的重点词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电的重要性;然后,观看“ Earth Hour”的视频,回答相关问题;第四步是要求学生就如何节约用电进行问答的Pair work 的对话,接着小组讨论,并把如何节约用电的建议写下。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节约用电的短文。该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或完成任务,学习英语和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合理自然,活动较为丰富,老师上课很有激情,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适当使用表扬、鼓励,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亮点:
1.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由词句输入、听力材料输入、视频等输入,到最后的讨论和写的输出,符合教学原则,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在第二步的听力训练,听后让学生朗读听力材料,这个做法在英语基础较差的平行班是较有效的,因为这些学生水平较低,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熟悉掌握重点词句,进一步理解所听材料。
3. 课堂上,老师多次让学生上讲台板书词句等答案,这些做法很符合初一学生好动、好表现的性格特点,极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建议:
1. 课堂开始时节奏较慢,以致后面不够时间完成写的输出任务,有点可惜。如果能调整一下节奏、避免前松后紧就更好了。
2. 因为是英语课,视频应选英文版的。
黄桂英评课
邓淑芬的教学目标定位清晰、恰当,教学步骤的设计很有层次感,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 教学内容信息量适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了单词短语填空的复习词汇的练习、听力材料的输入、地球一小时的短文阅读输入,都为后半节课的说写输出做了充分的准备,能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教学资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