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通宝:宋哲宗铸行、篆书双体钱币,仅见

标签:
股票 |
分类: 古钱币 |
http://s13/mw690/003x2UzPzy6KS6E8z5acc&690
一个偶然机会,收藏了一枚元祐通宝,可见宋钱版式的一斑。
元祐通宝,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铸。本品,不见著录和谱载,钱径24mm,穿径6mm,廓厚1mm,重3.6克,小平,铜质,光背,旋读。钱文书体,年号“元祐”为行书,“通宝”为篆书。
是钱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地区,陶罐窖藏,拆迁民宅。同时出土的古钱币,共有数百枚,时代多为北、南宋和辽、金时期,被拾荒者哄抢,笔者偶然得到了十多枚,其余下落未知。
元祐通宝的钱币版别繁杂,已发现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以现有宋代钱币著作和书籍统计,钱文书体多为篆书和行书,传为司马光和苏轼手书,形制为对钱,有小平、折二和折三,铜、铁质地均有。川、陕及河东地区(今山西太原一带),折三及以上钱币,铁钱居多,盖因当地富产铁矿有关,除有铁范铜外,主要是铁母钱。元祐通宝小平铜钱,版式亦有多种,除著名的背“陕”者篆书、行书钱文钱币,存世量寡少,为钱币珍品,亦有其它稀缺版式发现。目前钱币市场所见元祐通宝,多为平常普品,遗存数量丰富。
本品元祐通宝,最为特别之处,就是钱币钱文:“元祐”为行书,“通宝”为篆书。遍阅现有钱币学专著、图谱,均无载录,应为珍稀钱币,似为试铸,是宋哲宗元祐通宝钱币的重要出土和发现,可补宋钱谱缺。
一枚钱币铸有两种书体,在中国历史钱币中偶有发见。经考,最早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政权铸行的“直百五铢”,“直百”两字为隶书,“五铢”为篆书。宋代,是中国钱币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形制、制作、书法和图案设计,均十分精致和成熟,而双书体钱币,也多次出现。从北宋仁宗朝赵祯铸行的国号钱“皇宋通宝”(1039年-1053年),到南宋晚期,在一枚钱币上时有两种书体钱文,有的是篆、隶,有的是真、隶,有的是楷、行,还有瘦金书与楷书的搭配。
网络上偶见有元佑通宝楷书、篆书双体钱币,“宝”字为楷书,其它三字为篆书,便是稀有版式。另有绍兴通宝双书体小平钱存世,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铸,钱文为楷书和隶书。神交好友著名钱币藏家京川游侠先生,收藏有南宋“淳熙元宝”三书体钱币一品,“淳熙”为真书,“元”字为行书,“宝”字为隶书,为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铸,表明在南宋时期,亦有多书体钱文在钱币上出现。
元佑通宝钱文书法,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司马光和苏轼所书。“元祐”二字为“苏体”,水流云行,跌扑纵跃,苍劲豪放;“通宝”二字为篆书,应为司马光所书,笔画紧凑,舒缓典雅,秀丽柔美。
元丰八年三月(1085年),宋神宗去世,其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哲宗登基尚为幼童,年方9岁,改年号元祐,高太后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皇上,垂帘听政,复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法。其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文章、诗词和书法,巨匠迭出,雄贯古今,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人们的思维,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同时代宋钱的铸造。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死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其人生的最大功绩,便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其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人格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文人。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修辞,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奔腾豪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济南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楷,自创新意,自成一派,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元祐通宝,钱文为文化大家所书,形制、铸造俱美。从钱币铸造专业来说,面范应无问题,这样的钱币面文,应该是当时钱监经由皇帝同意设计,而不是宋代的错版钱币。推陈出新,制作特别板式,而且存世、流传几无,肯定是试铸钱币无疑。
有朋友认为,因为钱文行、篆双体,该钱可能是安南(今越南)钱币,因为安南陈朝(始于1225年)以后,亦偶有钱币钱文为双体。其实差矣,从钱币的整体风格来看,尤其是铸造工艺的精致和钱文书体的俊美,不可能是安南钱币。而且,“元祐”二字完全苏体风格,遒劲有力,篆书“通宝”二字柔美娟秀,以安南的铸钱工艺和技术,即便是母钱翻铸,也不会出现这样效果。也只有中国的宋代铸币,才会有如此瑰丽唯美的杰作。
此钱出土经年,包浆凝重,锈色自然,古朴淡雅,浑然天成,笔者视若宝贝。字口平缓,磨损自然,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实际流通。因为是亲眼所见出土之物,真实性没有异议,可以肯定为哲宗朝官炉铸造。尤其是书法,潇洒自然,布局协调,豪放隽美,妩媚圆韵,不愧为司马光、苏轼书法之佳构。
元祐通宝行、篆书双体钱币,1995年5月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小清河北部地区,邻近黄河渡口,为笔者偶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