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平元宝,安南篆书钱币的绝美之作,仅见》

标签:
军事 |
分类: 古钱币 |
熙平元宝存世几无,中外钱币学著作不见著录、介绍,国别、铸主、年代不详。
有朋友认为,北魏孝明帝元诩有熙平年号(公元516年一月-518年二月),熙平元宝可能是北魏钱币。其实不然,北魏时期,虽然有不以重量命名的国号钱和年号钱存在,但其时通行钱币,主要为中国五铢钱。“元宝”钱币的称谓,始自唐代,北魏熙平时期尚未登上历史舞台。
《说钱网》有零星信息,将熙平元宝钱币(还有熙平通宝),断定为安南待考品,基本的说明是,“不知年代与帝属,仅存钱目”。
如此,熙平元宝是安南何朝钱币?
安南丁朝(968─980年)以前,经济处相对自然状态,间有易货贸易,无自己铸行货币。因是中国疆土、藩属,同中国南疆相连,人员、经济联系密切,流通货币,使用的是中国唐、宋王朝并以前朝代的流通钱币,多是宗主国对地方藩属的赏赐,或者是中国中原王朝经济贸易、货币流通波及的流域。
丁朝,是安南正式独立后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始发展为自主货币经济阶段。因血脉、文化的相通,安南货币的铸行,始终受到中国同时代方孔钱币的影响。安南独立建国后铸行的第一种钱币“太平兴宝”,即是模仿中国宋朝钱币铸造,时为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年)年间。名为“太平兴宝”,可能是参考了宋太宗太平通宝钱币,或者受到了启发。
从钱文的字义和书法的特点判断,以及笔者同时收藏、同窖出土的钱币综合断代,熙平元宝,似为安南陈朝时期统治安南、且与当时中国历史朝代联系密切并有较高汉文化修养的某位皇帝所铸。
安南陈朝,继承于李朝。1225年,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禅位于丈夫陈煚,是为陈太宗,为陈朝开国皇帝,国号“大越”,首都升龙(今河内)。陈朝历帝十三世,铸有钱币数十种,许多钱币的形制、书体,多参考模仿于中国宋朝时期的钱币,甚至是直接翻铸而成,比如陈太宗篆书元丰通宝钱币,即是翻铸自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所铸元丰通宝。因为越南历史、文化不注重史记,历史记录缺失,材料匮乏,同时也因为对于安南历史货币的研究尚不深入,陈朝到底铸造发行了多少钱币,品种若何,存世多少,中外安南钱币学家,至今仍旧没有明白。
依照笔者收藏的同一窖藏的钱币断代,可以确定为南宋末期埋藏,时间不晚于1279年(元朝初年,国家即颁布法律禁用前朝钱币)。因此似可认定,熙平元宝,为安南陈朝时期某位华裔皇帝所铸。熙平者,兴隆安定也。钱文字义寄托着当朝皇帝对国家、社会的美好愿望,希冀太平永治。没有较高的中华文化底蕴,不会有如此雅致而富有内涵的的钱币名称。
另外,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有熙宁元宝钱币,有篆、楷、隶书三种书体,形制为小平、对钱,光背。当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钱币铸造数量庞大,版别纷繁复杂,有元宝、通宝和重宝诸种,通宝钱币较少,多见铁钱。其中熙宁元宝的一个钱币版别,与本品熙平元宝钱币,除去“平”字不同,其余三字如出一辙,宛如一人书写。因为安南陈朝有仿铸中国宋朝钱币的传统,因此可以断定,熙平元宝钱币是以熙宁元宝为模,翻铸而成。
熙平元宝,钱文玉筋篆书,锈色自然,包浆浑厚,字口深峻,充满力度,有钱母风范,可媲美中国宋、金时期华美的古钱币,是安南篆书钱币的极品。遍阅安南历史货币,青铜钱币篆书美者,无出其右,可为是安南篆书钱币的绝美之作。
后一篇:《皇恩通宝,安南陈朝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