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苏扬:生命常青,与你同行——贺《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周年

标签:
扬州作家苏扬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散文诗月刊》 |
分类: 微信公众平台选登 |
生命常青,与你同行
苏 扬[江苏扬州]
我熟悉《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缘于结识箫风先生。
2012年6月,我写出第一篇散文诗《献歌》,恰巧《南太湖诗刊》创刊,可惜当时我还不知道《献歌》是散文诗。后来,此作被《新诗》编辑看到,认为写得不错,便选去了,但迟迟未发。
2013年6月10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在湖州师范学院宣告成立,这是轰动中国散文诗界的一件大事。就在这期间,《新诗》第6期、《东南早报》和菲律宾《世界日报》先后发表了我的《献歌》,似乎是向我国首个散文诗研究中心献礼。
转眼进入2014年,《湖州晚报•南太湖诗刊》改版了《湖州晚报•南太湖散文诗》,我才得知这个专刊自创刊起,一直由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箫风先生策划和主编。
2014年6月1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率先开通,这是散文诗首个微信公众平台,我目睹了它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6月25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首次推出我的《走笔竹泉村(五章)》,此后我的一些散文诗作品陆续被“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推出,我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刊物和散文诗人关注。
2015年10月,箫风先生来扬州,我约了几位扬州的散文诗人陪同。这是我第一次与箫风先生面对面交流散文诗,共同的志趣使我们一见如故。我由衷敬佩箫风先生为推动中国散文诗事业蓬勃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
这时,我已真正融入箫风先生的散文诗阵营,而《南太湖散文诗》也在发展壮大,它已改为《散文诗月刊》,依然是每月一期,每期由4版改为5版。
也就是说,《散文诗月刊》的前身是《南太湖诗刊》,与我的散文诗创作生命同岁。2017年第2期《散文诗月刊》(总第57期)推出“野草”散文诗群专辑,选发了封期任、潘志远、苏扬、鲜章平、张生祥、李虹桦、棠棣等7位作者的散文诗作品,我的《瘦西湖•菊(组章)》荣幸入选。
在我眼里,“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刊是《散文诗月刊》的扩大版,两体合一,相辅相成。比如,都秉持“开放、多元、兼容、新锐”的办刊宗旨,面向全国,关注名家,不薄新人,都致力于向广大读者推介优秀散文诗作品和散文诗研究文章,所发作品均入选各类散文诗年选本,成为中国散文诗人和散文诗群瞩目的高地。
2018年3月4日,我被委任为扬州市作协散文诗创作委员会主任。5月8日,扬州市作协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举行首次散文诗采风笔会。5月11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对这次采风活动作了报道。7月上旬,又分期推出了扬州散文诗人在这次采风活动中创作的同题散文诗《万福塔上》。
2022年6月,在《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周年之际,箫风先生邀请参与过、见证过、关注过《散文诗月刊》成长的作者、读者和编者,一起畅谈与《散文诗月刊》结缘的经历和感受,或对《散文诗月刊》的寄语和期望。作为《散文诗月刊》的受益者和同行者,我从遥望到走近,就像游子抵达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热爱散文诗,痴情散文诗。
我的散文诗创作与《散文诗月刊》同生日,祝福《散文诗月刊》,也是祝福自己,生命常青,与你同行!
【作者简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