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w.haidiaowang.com/wp-content/attachment/20141003/aisriqknke1.jpg
海钓阿波钓法之海钓浮波
1、中通浮波,外挂浮波或浮标?
初学阿波钓法时,究竟应该先采用上述何种浮波呢?观乎上述曾提及的德岛县钓手,你会发现他们现时大部份都是采用中通浮波的,那样是否中通浮波特别适合于阿波钓法?
其实在海钓矶钓发展早期,制造浮波的技术还未发展得那么好的时候,前文所提及的那些德岛县钓手绝大部份是采用外挂式浮波或浮标的,直至到中原孝采用中通浮波夺取第一届龄全日本G杯黑毛大赛冠军中通浮波才渐渐受到钓手欢迎,所以在阿波钓法中如果掌握了技巧,采用中通式浮波,外挂式浮波或浮标也没有多大问题。
初学者可能会问,外挂式浮波/浮标在海钓钓组更换时的方便性与速度远远快于中通浮波,如像你所说阿波钓法是一种针对钓得多的比赛型海钓钓法,为何海钓钓手们仍然选用中通浮波?它的好处又在那里?没错,无疑中通浮波在改变钓组是速度较慢(因为要先将母线解开,更换后又要重新接上母线),但中通浮波在初学习阿波钓法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所以本人推荐新钓手应该先尝试采用中通式浮波。
2、乘流性,体积与自重
前文已经讲过海钓矶竿是海钓钓手触觉与手的延长,那样浮波就是视觉之表现与运输钓组的交通工具,阿波钓法讲求的是阅读潮流与驾驭钓组的能力。浮波就是其中用作阅读潮流与执行驾驭钓组的工具之一,所以要了解一颗浮波必先要了解乘流性,表面体积与自重对浮波的相互关系,为何要注重浮波的乘流性?
因为钓组放下水中,浮波与母线子线等均会随流而漂动,如果采用不同乘流性的浮波将会令水中钓组在流中漂动时产生不同状态,在这里给一个基本的物理问题让大家思考,假设两个相同表面体积的但不同自重的浮波放下水中,那一个流动会较快?又或者两个相同自重但不同表面体积的浮波放下海中,那一个又流动得较快?
没错,答案是高自重的那颗浮波会较低自重的浮波流动得较慢而那颗较大表面体积的浮波却会比较小表面体积的浮波流动得较快。这代表了甚么?这代表了一颗浮波的乘流性基本上受到自重与表面体积的影响。乘流性是否越高越好?
未必,乘流性应该和浮波表面体积及负铅量成一个适当的比例这样浮波的表现更好,正常情况下,我推荐新钓手先购置中型的浮波(直径大约23-25mm,长度大约40mm,重量大约7-9g)负铅量为0号、1B、3B及5B以及大型的浮波(直径大约27-28mm,长度大约45m,重量10-13g)负铅量为1号就足够初学时应用了。
到了钓手充份掌握浮波的特性,明白到乘流性与体积及重量的实际关系就可以购置小型的浮波(直径大约17-19mm,长度大约30-32mm,重量大约5-7g)负铅量例如0号、1B、3B、5B甚至0.8号或1号与及其它各种各样体积大小负铅量的浮波,钓手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透过更换浮波去强制更改整副钓组乘流性,从而达到钓手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不过最后要指出乘流性是可以透过手法活化或减低的,我将在以后讲讲如何活化浮波的乘流性。
3、自重
浮波的自重正如上述影响了乘流性,那么自重还有甚么影响呢?它影响了抛投性:越重当然抛投性越高,恶劣天气下例如正面顶风的情况下高自重对抛投性帮助不少,但钓手也应考虑上述自重与乘流性的因素去选择浮波。
4、体积
在理论上浮波的表面体积与圆周直径越细则鱼吃饵时进入水中阻力越小,但钓手必须要考虑上述乘流性的关系,况且在阿波钓法中注重的是针对目标鱼去制造一个适合目标鱼觅食钓组状态。
如果掌握了阿波钓法准则中钓组伸展打斜,张线技巧,晃饵技巧,诱钓同步等,鱼绝对是会吃到手把来的,这也是我推荐初学者不用买太细体积的浮波的原因,个人而言,很多时选择相同负铅量而不同体积的浮波主要是考虑钓组的乘流性而非鱼讯。,
5、重心
在中通式浮波中重心越低是越稳定的,但浮波是否越稳定越好?在阿波钓法中并不是,适合阿波钓法的浮波心必须要稳定得来能显示钓手利用张线技巧所带出对钓组的影响。
当钓手正确使用张线技巧时,水流令钓组打斜的状态也会反映在浮波身上,而稳定得来而又能适度细微打斜或晃动的浮波才是一颗好浮波,而一颗能适度晃动的浮波往往更能显示细微的鱼讯。
6、视认性,
上文讲出浮波时视觉之表现,故此视认性对浮波也颇重要,通常荧光橙或荧光红色的顶部适用于大部份情况下而荧光黄色则比较适合阴天或清晨及黄昏与及沉钓时使用,都能产生不俗的视认性。
7、准确性与系列性
经常听到有人说这颗浮波很准啊?那样如何谓之准确浮力?如果在香港以东水域海水咸度较高时觉得浮波准确而当将同样的浮波用在香港以西海水咸度较低的水域时又是否可以称为准确呢?
钓手必须知道不同水域的海水咸度可能不同相对地浮力也有所影响,所以个人认为浮力准确的浮波不是单看一颗的,是需要看两方面的。第一是如果我这颗浮波掉了,我进入钓具店买回同等号数的浮波是否浮力表现一样呢?如果答案是浮力一样,这颗浮波通过第一个准则。第二就是我如果有一颗1B浮波,当我转用同系列的另一颗2B浮波时,当我增加了0.2g(1B与2B浮波的负铅量正常相差0.2g)的负铅重量,表现又是否一样呢?答案如果也是一样,这颗(或这系列)的浮波便通过了第二个准则而成为一颗真正拥有准确性的浮波。
所以正如上述,很多海钓钓手选择浮波时往往忽略了浮波的系列性。一颗准确的海钓浮波如果拥有良好的系列性(即拥有多种大小体积与负铅量),其价值是无可限量的,因为海钓钓手只要适应了该浮波的表现时,转换同系列其它浮波时将会比较容易达至钓手心目中的表现,也较容易掌握。
本文由权威海钓网——整理发布
本文来自:钓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