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打原发光明日报
(2023-10-02 15:38:50)
这片沃野,出小麦,出玉米,出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还出杏和柿子。
这片沃野,也出过一些成语和故事,例如泾渭分明,柳毅传书。
这片沃野,叫做泾阳。
现当代的好几位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白描,也出在这里。如今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他们给这世界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都已作古;唯白描这棵葆有青春的树,枝枝桠桠,花开正红。他热爱这片沃野,从鲁迅文学院主事人的位子退下来,立马回到这里,汲取灵感,埋头写作,推出了一本抒写家乡的煌煌巨著:《天下第一渠》。
当人们正在阅读和品味他的书时,他却又投入了另一场劳动。
叮!咣!叮!咣!火花四溅!
他和泾阳的一位铁匠,奋力打铁。
白描抡着老锤。
一块烧红的铁,被他们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锻打,又翻转来锻打。锻打!锻打!叮咣锻打!每一锤都是那么狠,都是那么气势磅礴,暴雨雷霆!
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巨痛中逐渐得到变形和升华。这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为求铁的成器而强壮。
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白描的肋间如波涛起伏,那是他的肺在紧张呼吸,他在喘息。
一个曾经的文弱书生,忽然间李逵起来。
我已八十五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
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
当蒸汽时代到了之后,与它伴生的《国际歌》,一直在这么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好啊,咱们就烧!就打!
在悲壮激越的歌声中,泾阳竖起了一座革命丰碑,建立了安吴青训班。
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的泾阳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他们一直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年月,初心依然像块永不生锈的金子,闪闪发光。我猜想,白描在抡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也会想到这些。
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透过白描手里的老锤,在铁匠炉前,在铁砧上,得到了和谐地交融。
这是充满力感的雕塑,线条粗犷。
这是震撼人心的打击乐,震响在时代的交响乐里。
这是火与铁的热舞,直逼生命和灵魂。
它旋律优美如海的波涛,节奏铿锵似历史的巨轮在滚动。
它演绎的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内心笃定,永不退缩,求索极致。
法国大作家左拉曾在作品中说,因为看铁匠打铁,他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我虽然还没有到达这一地步,但是,白描打铁的健美姿态,确实震撼了我,给了我力量;我觉得我年轻了好几岁。
白描的怀前虽然有围裙,但是在打铁中溅起的火花,还是向他的两臂、颈部和脸上,直奔而去。我看见一簇火花,已经烧进他的肌肉里了。他好像成了一块钢铁。而从他皮肤上沁出的汗珠,在炉火的照耀下,都像灿烂的火花。
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们,他们何其美丽!
无数的星星拱围着他们,他们站在星空之中。
而矗立于星空的白描,浑身大汗淋漓,忘情地抡着老锤,好像在说:
“我也是在锻打自已!”
好样的,白描!
生命,永远需要不息地追求。
记得有一首诗曾说:“ 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撒在无垠的星空,向白描,向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致以敬意!
原发2023年2月10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