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与技术选型者TB打交道(一)?

(2013-07-15 21:28:23)
标签:

tb

技术选型者

财经

策略销售

365

分类: 大项目策略销售

    离上次总结有关EB的内容已经一个多月有余,这次总结如何与技术选型者(TB)打交道。在销售看来,TB是很难缠的一帮人,也有很多销售高手利用TB给对方挖坑设套,因为TB手握选型的标准。明朝张居正说过,人们怕那些吏,一定要贿赂那些吏,并不是指望从他们手里捞点好处,而是怕他们祸害自己。吴思在《潜规则》里说,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乃是官吏们的看家本领。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种种资源和财富正要据此分肥并重新调整。这不正是对TB的真实写照吗?在大部分销售看来很多项目的失利,正是因为被TB以一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理由“祸害”了。那些销售提供了最好的方案,请了最好的专家,那些TB就是不感冒,不懂装懂地说竞争对手的技术先进,说我们的技术落后,气死活人,又拿他没办法。

    其实,TB知道自己的成功与项目的成功息息相关,自己个人的“赢”是建立在公司有个良好的“业务结果”上的。大多数都是尽职尽责的,他们精心地为企业筛选、评比、推荐,他们也是希望借助选择出一家优秀的供应商,过程中自己也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所以除了极个别的损公利己,大多数TB很少拿选型开公司的玩笑。TB认为自己之所以是TB,很多情况下都认为自己是专业的。TB可以虚心地向某个供应商学习,但那个供应商不能说这个TB不专业。就像如果有哪个供应商说我做销售不行,我服气才怪。

    所以TB并不想“祸害”谁,如果他真的存心“祸害”谁,那一定是有着什么原因,或者被忽略了,或者他的专业或权威受到了挑战,或者被销售伤害了

    在一个项目中,TB往往有以下

    典型特点:

    1、通常一个项目有多位;

    2、他们在项目初期可以堵住竞争对手不让进来(当然也可以堵死你),这一点尤为重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在这里下手;

    3、在采购过程中,TB关心的是供应商的产品和方案是否在技术上满足其要求;

     4、在项目采购过程中,通常TB没有最终审批权;

     5、有最终否决权,从技术角度出发,将不符合要求者剔除。

    典型职务:

     1、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部门主管

     2、采购经理

    风险:

    1、产品或服务与已建立的系统或流程不匹配;

    2、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有损现存系统或流程;

    3、认为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

   

    关于TB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是伪装。比如,TB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假装经济买主,或者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就能定这事,千万别信这话,哪怕他非常支持你,这事也差得很远。比如,我们经常容易把TB当成EB,TB在项目中,经常会说,这个项目我说了算,使我们误以为他是EB,实际上,EB仅是说,这件事以你为主,最后的时候让我来定一下,TB就以为得到了全部授权。此种情况,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第二、是隐藏。比如,在个别情况下,TB可能并不在公司内部,它可能是某个高校的教授,或者社会知名人士,甚至销售人员自己公司的员工(曾经和这家客户做过生意)。比如,在大项目的销售过程中,往往存在第三方机构,如管理咨询公司、总承包商等,这些机构,虽然不是采购组织的一部分,但他们往往在项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项目的归属,这样的机构有的人员,也会在本次采购中施加影响,在大项目的销售进程中必须进行识别和重视。 TB可能来源于组织的上级部门。比如,如今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引起客户的采购流程和变化也越来越复杂,在销售中引起变化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对于集团化的企业或与政府有关的组织,有时候TB可能来源上级机构,这点在销售应该引起注意。比如,曾经的一个ERP大项目,当快到签单的时候,客户方忽然收到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所有的应用系统必须由集团统一采购,一个运作了半年的项目,立即宣布失败,所以TB也可能来源于组织的上级。

    第三TB不仅限于技术标准的提出者应用标准的提出者应也是TB。比如,财务专家、法律部合同审定人员、甚至曾经用过你产品的一个车间主任都可能是TB任何角色的分辨都是看作用,不看职位。例如,在软件行业,TB不仅仅是企业的IT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而且包括企业应用标准的提出者,如向某一企业销售财务管理软件,这个企业的财务总监往往就是一个很重要的TB,因为他在项目中提出应用规范和标准,并有否决的权利,当然他往往同时也是一个UB

    第四、TB自身的困惑。

    我们从前面TB的典型特点得知,TB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下面这些两难的困惑,不仅让那些面对TB的销售困惑,其实TB自身有时候也很困惑。

    1TB可能懂技术,但那些技术相对供应商来讲,有时候算不上权威。

    2TB可能懂业务,但那些业务知识可能对真正的使用者来讲又是外行。

    3TB也会提出需求,但TB提出的那些需求,相对UB的使用需求来讲,好象显得并不那么重要。

    4TB不是最终的使用者,但TB的意见会影响到那些人的使用。

    5TB不能做出最终决策,但TB的意见能影响决策。

    大多数TB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尽职尽责地在为公司选择或推荐供应商,因为他们所选择的供应商给企业带来价值,是他获得个人价值的基础,也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才会赢得领导更大的信任。其实“赢得领导信任”也是TB个人的“赢”。也有一部分TB利用他所认为的“决策权”或“否定权”,来维护自己的权威,甚至谋取某些的个人利益。我们遇到过很多的TB,他们之所以坚定地支持某家供应商,而否定其他的供应商,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比如:

    1、希望与某家掌握先进技术的公司合作,过程中多多学习先进的技术,为自己以后“升值”做打算。

    2、或者支持某家供应商,是因为领导和这家供应商关系不一般,支持他可以更加靠近领导。

    3、或者TB私下收受了某家供应商的什么好处,从而给其他家供应商制造很多麻烦。

    4、或者什么也不为,就是感觉TB和这家供应商打交道很舒服,那种“谈得来”的感觉很爽。而这些都是与TB自己个人的“赢”密不可分。

    这种领导委托的“筛选推荐权”、可以说不的“否定权”,让很多TB产生了错觉或是幻觉。虽然如此,TB对销售来讲至关重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销售必须要重视,不能绕过或忽略TB,否则会给自己制造很多麻烦,更不能把赢得这些权利的支持视为销售的成功。

    第五、忽略TB的代价。

    TB手握领导委托的“筛选推荐权”和可以说不的“否定权”,于是成了很多销售难以突破的屏障,因为销售的很多失败就是因为TB的否决,即使有客户选择我们的一万个理由,但TB就看见和咬住了那一条不选择我们的理由,我们失败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与TB打交道成了那些销售心中永远的痛。销售到底怎么和TB打交道呢?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时,我们先看看不应该怎么做

    TB最怕什么?他们最怕别人说“你说了不算”、“这事你做不了主”,如果听到那句话,他会把那口气深深憋在肚子里,然后等待时机证明给你看。我们以前经常说“你一个信息部长,懂业务吗”、“你说的技术已经太落后了,我们这是最先进的技术”,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这句话对TB的伤害力有多大!当我们绕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阻挡者时,特别是通过我们比较良好的高层关系,不把这个夹在中间的TB放在眼里的时候,就要出事。无数的案例证明,凭借着有人支持我们,或凭借着我们的先进的产品或方案,或仰仗我们与高层不错的关系,而忽略一些小角色,这个被忽略或绕过的小人物,往往成了竞争对手的最佳切入点。

    忽略TB的真实想法和内在需求,是销售们常犯的错误。 那些获得某些角色支持、甚至没有任何人支持的销售人员,很多时候不愿意问TB的需求

    从经验来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可能是销售只愿意和熟悉的人联系,联络人是他们熟悉的,有什么事情都直接和联络人沟通,而不去关注参与项目、具有否定权的TB。

    2、也可能销售认为应该做“对推进项目”有利的事,安排拜访、交流、讲方案、参观、报价等事情是对项目推进有直接效果的,而与使用者、决策者的沟通之外,和TB的沟通有些流于形势,有些“虚”。

    3、也可能销售忽略了对真正需求的探索,自认为已经清楚地掌握了客户的需求,或是销售提供的是“标准产品”而不是个性化服务,所以不用关注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4、也可能是没有合适的“有效约见理由”,打电话或拜访不知道说什么。

    5、也可能是销售根本没有想起有个陌生角色会影响决策。

    忽略就是风险,忽略就是随时会爆炸的雷。所以,重视TB的需求,尊重TB的意见,考虑TB个人的“赢”在哪里,不要企图避开、绕过或忽略TB,我们就不至于把自己推进雷区、为自己在销售中又多树立起一个敌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