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民间的端午节,历史悠久,俗称“五日节”。每年春节、端午、仲秋、冬至是民间的重大节日。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为节日。民间有“初一糕、初二桃(或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赛龙舟)”的民谣。意味着“五日节”生活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具有淳朴的地方风情。
仙游端午节有“送节”和“送粽子”的习俗。初五之前,出嫁的女儿生育后,须给娘家“送节”。由女儿亲送一些米粉、面条和肉类。娘家以小儿服装、红肚兜、纸扇和鸡蛋十二粒回赠;鲤城及山区人们,用上等白米,添加蛏干、虾肉、香菇等佐料,制作粽子,作为礼物,馈赠亲朋戚友,以示情谊。
民间初一食糕点,初二食桃子或粽子,初三食海螺,初四在窗户上插艾叶。这个节日,农家均要蒸果糕,供祀神灵,初五日天未亮,庶民用麦秆点燃把屋里的蚊子引送田野,寓为夏天免受蚊虫骚扰。与此同时,家家户户清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或点燃蚊香,喷洒雄黄酒水,清毒驱邪,以示消灾,祈保家人平安。初五中午庶民以炒米粉或面条当午饭。饭后大人小孩均要洗澡,换除冬服,穿上新夏装。洗澡水须用午时正的井水,加上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兰草、豆秆等的“午时草”烧开水(俗称午时水),烧水时亦把鸡(鸭)蛋放入共煮。全家老幼均食一双蛋,把画上虎图案的蛋,装在香囊袋里挂在孩童的脖子上,并在孩子的鼻子上和耳朵抹上雄黄,寓为迎祥纳福,消灾避祸,来日好经风雨,少生病。初五下午在鲤城的虎啸潭、会仙、大坂口、榜头的溪东、龙腾、紫泽、大济、杉尾等木兰溪溪流及枫亭的霞桥太平港,举行“扒龙船”竞赛活动,场面热闹非常,蔚为壮观。还有枫亭的兰友、学士两个社区组织龙鼓队,敲锣打鼓走街串巷进行游唱《十二月景》的龙船诗,以慰屈原游魂,祈求福寿安康。
http://s5/small/c0dc6f90gdd964066ab84&690
http://s4/mw690/c0dc6f90gdd95e4e3b003&690
仙游端午时最与众不同的习俗就是把鸭蛋用午时草煮得黄黄的。盛在一起后,有兴趣时孩子或有童趣的大人便会把起两个鸭蛋对碰,先碰碎者为输。
http://s16/small/c0dc6f90gdd962709fc9f&690
http://s16/small/c0dc6f90gdd964b77411f&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