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2013-05-14 11:15:37)
标签:

兴趣

春夏秋冬

于山

人影

明或暗

教育

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环:环绕。 壑:山谷。尤:尤其,特别美:秀丽。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中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高高坐落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 临:坐落在高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意趣不在喝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意:意趣,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得:领会在心里。寓:寄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消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霏:雾气。 开:消散:瞑,昏暗。晦:阴暗。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芳:花。发:开放。幽香:清淡的香气。 秀:草木繁盛。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提携:被人拉着手走,这里指小孩。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而酒味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临:在……旁。渔:捕鱼。酿:酿造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冽而酒香。洌,清澈 山肴:野味。肴,荤菜。杂然:交错的样子。陈:摆放。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在尽情地欢乐。 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边。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里渐渐昏暗,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快乐起来。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上下:树上树下。 去:离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二个“乐”字是名词,乐趣。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述:记述。

二、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 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三、重点字词注音

环滁(chú) 琅玡(láng yá) 林壑(hè) 辄醉(zhé)林霏(fēi 阴翳(yì)   伛偻(yǔ lǚ)  酒冽(liè)   山肴(yáo)野蔌(sù) 觥筹(gōng)   

 四、中心思想和段意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1、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并引出醉翁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2、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3、描写太守、宾客、游人之乐。

4、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五、理解

★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             水落石出)不可。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这篇课文,抓住“乐”这条主线,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六、课外积累

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