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托尔斯泰的几个小故事

标签:
转载 |
http://s16/bmiddle/9a14540fhd4299e4474df&690关于托尔斯泰的几个小故事
http://s10/mw690/9a14540fhd4299fc5e2d9&690
我只害怕托尔斯泰
http://s10/mw690/9a14540fhd4299fc5e2d9&690
有一次,为了拜访托尔斯泰,在出发前,对于该穿什么样的裤子,契诃夫考虑了整整一个小时都无法决定下来。他换了一条又一条,都不满意。穿上窄的,他在想托尔斯泰肯定要说:“不像话,这个蹩脚作家。”而换上宽的,他怀疑托尔斯泰又会说:“快赶上黑海了,这个无赖……”
契诃夫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感受如此在乎呢?这也许可从契诃夫的谈话中找到答案。有一次,契诃夫对蒲宁满含深情地说:“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写出了这样的文字,说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感觉到,看到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放光!”
能够想像吗?这是那个已写出了《带哈巴狗的女人》和《草原》等旷世名作的人,那个说过“大狗有叫的权利,小狗也有叫的权利”名言的人。
无独有偶,蒲宁,这位在俄罗斯文坛一向清高、独来独往的贵族作家,对托尔斯泰也同样怀有这种高山仰止的敬意。蒲宁在回忆录中供述:“不知怎的,这位老人还是让我觉得害怕。”
又是害怕,与契诃夫有着同样的害怕。他们害怕,是因为他们面对着一个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这样皇皇巨著的文学巨人;他们害怕,是因为他有着父亲般的威严;他们害怕,是源于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仰慕和热爱。
http://s10/mw690/9a14540fhd4299fc5e2d9&690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灵犀一点】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遭人误解不但不恼、反而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的人,具有宽容的品德。
宽容就是潇洒。"处处绿杨堪景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宽容就是忍耐。对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宽容就是洞察。世界由矛盾组成,任何人或事情都不会尽善尽美。无论是"患难之交"、"亲朋好友",还是"金玉良缘"、"模范丈夫",都是相对而言。他们的矛盾、苦恼常被掩饰在成功的光环下。而掩盖的工具恰恰是宽容。不必羡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常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事业、家庭和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
http://s15/mw690/9a14540fhd429a767c1be&690爱读爱写的托尔斯泰
http://s10/mw690/9a14540fhd4299fc5e2d9&690
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他们家有写记事簿的习惯,托尔斯泰7岁的时候就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让记事簿上留下了他稚拙而又端正的字迹。他还学他哥哥的样,自编了一本手抄的杂志,取名为“儿童娱乐”,在里面写了7篇关于小鸟的故事。
他不停地写啊,记啊,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字里行间。词语不够用了,就到书籍中去寻觅。他常常一头钻进家中藏书丰富的图书室,不知不觉就忘了吃饭、睡觉,那图书便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天堂。晚上,托尔斯泰坐在橡木桌前,桌子上放着厚厚一叠精装书。淡淡的烛光里,托尔斯泰贪婪地阅读着法国的古典小说,古希腊的神话……
两年过去,书籍给托尔斯泰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充实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情感和想象力。9岁的时候,托尔斯泰开始写新的笔记,把他的祖父———一个身经百战的上校所经历的各种奇事和形形色色的场景生动地记录下来。这些写在用灰色纸订成的笔记本上的字,虽然很简单,但很朴素、清新。就这样,这篇题为《祖父的故事》的笔记,成了托尔斯泰没有出版的处女作,也可以说成了他文学创作的起点。
在托尔斯泰82年的人生里程里,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阅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作,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宏篇巨作,成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革命导师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http://s5/mw690/9a14540fhd429b8a8e644&690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http://s10/mw690/9a14540fhd4299fc5e2d9&690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和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像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