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护国寺残存的沧桑与繁华-从新街口出发

标签:
八道湾胡同棉花胡同后公用胡同宝产胡同正觉胡同文化 |
分类: 文化景观 |
新街口,说不清这个名词什么时候成为二环内西北角地区的代名词,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另一个名词“护国寺”的天下。如今,大多北京人都能说得上新街口的位置,但提起护国寺就哑口无言了。的确,护国寺只剩下了一座大殿,其辉煌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周边护国寺街、护国寺小吃、护国寺旅馆、护国寺副食品店等建筑的存在,依稀展示着当年曾有的繁华。
护国寺与东四附近的隆福寺在旧时是齐名的两大寺,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繁华的市场和五花八门的小吃。在护国寺周围形成的集市及每年一度的庙会上,各种杂耍身手不凡,,小吃纷纷上阵,那些斗蛐蛐的、养鹦鹉的,也都要来凑凑热闹。只可惜,清时一把大火将寺院葬身,只留得一座孤零零的金刚殿在巷子里寂寞度日。如今,它只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标,还依稀诠释着昔日的辉煌及悲剧一般的历史。
现在,除了护国寺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些喧闹的旧事早已无影无踪了。倒是在新街口大街两侧兴起了现代商业,尤其众多的特色小店,成为众多年轻人淘宝的好去处。
和那些动不动就成为北京胡同经典的东四、西四、后海等地区相比,这个片区的建筑似乎有些相形见绌,就说特别像样的大宅院吧,整个片区的精品院数量甚至抵不上一两条经典胡同。但是,这里的胡同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西北部除外),尤其是护国寺大殿周围,曲曲折折的小巷子沿袭着一直以来的历史味道。那个让人心动的胡同名字“百花深处”,那个深藏老舍先生故居的“小杨家胡同”,那个气派的“棉花胡同”,那个沧桑意境十足的北帽、前帽胡同……其美好的感觉还是那样令人沉醉
http://s1/mw690/c0d45bedtx6CoscvI3ud0&690
八道湾胡同-鲁迅故居,曲折巷道味沧桑
因为历史上曾有河水从此蜿蜒流过,小街就变得拐弯抹角了,有人数了数有八个弯,于是就有了名字“八道湾胡同”。至今,这胡同名叫“八道湾”仍名副其实。从前公用胡同北拐后,再向西,北拐后还要向西,然后再北拐再向西,胡同才到尽头。
胡同很小,越往西往北胡同越窄。对于试图在这个胡同里发现大宅院的人可能会有所失望,整条胡同里都没有很像样的大宅门,甚至最普通的如意门都少见,多是些后建的红砖或者灰砖房。墙壁都很古旧,墙皮大都斑驳着,很有沧桑感。
胡同里人很少,静得出奇,稍有路人哼个小曲就可以传进周边的院落里。这样安静的小巷里深藏着一个名人的故居,那就是鲁迅先生当年在京的住所之一——八道湾11号。
http://s4/mw690/c0d45bedtx6CopQm88za3&690
11号极不起眼,只是一个弹棉花铺旁边的一个小院门而已。进得院内,感觉稍好些,由于老旧的正房、厢房还在,当年的气派还留有一丝痕迹,只是由于一直没有修缮,明显地看出衰老和破败的迹象。这个三进的院落目前杂住着多户人家,看上去较为杂乱,不由得让人有些伤感。当年,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在京谋职举家迁京时,就看好这个院子“空地宽大,适合儿童游玩”。鲁迅就在这个院中写就了《阿Q正传》、《祝福》等佳作。后来因为与周作人夫妇发生矛盾,鲁迅才搬到砖塔胡同居住。
八道湾胡同的北段西侧就变成了“赵登禹路”的门牌。从这里向西有一支巷夹道,直通赵登禹路,这个小夹道里有个大宅院赵登禹路12号院,门簪颇有味道,影壁还在,只是如此漂亮的大院,不知当初为何建在这条只有两三米宽的小夹道里。
http://s13/mw690/c0d45bedtx6CopX0VvC1c&690
棉花胡同
是条南北走向的长巷,现在成了半个市场,一些院落还是不错的,像18号、47号的门楼砖雕,都很精致;66号是蔡锷故居,蔡锷在1913年至1915年曾在此居住。
棉花胡同47号院。
http://s5/mw690/c0d45bedtx6Coq3vrY8f4&690
棉花胡同66号院。
http://s1/mw690/c0d45bedtx6Coq7CGxWe0&690
后公用胡同
绕西城区少年宫的东墙和北墙而成,少年宫东墙外“鸿禧”字样保存完好,正冲着后公用胡同的4号院门。
http://s9/mw690/c0d45bedtx6CoqdhwPS18&690
胡同北侧的8号院相对孤立,也使整个胡同充满沧桑之感。
http://s16/mw690/c0d45bedtx6CoqhQLCL4f&690
西城区少年宫大门在前公用胡同,门牌是15号。这是一个三路三进的四合院庭院式建筑群,经多次修葺,绿荫拥翠,回廊九转。这里原为清末崇厚的宅第,辛亥革命后为张作霖部傅双项军长宅第。
前公用胡同42号院门门联。
http://s14/mw690/c0d45bedtx6Coqp7DVXbd&690
宝产胡同
也是该区不错的胡同,其最大看点是23号至29号的奎公府,整个府邸占据了小半个胡同,甚至从赵登禹路到四根柏胡同都是奎公府的“势力范围”。
http://s4/mw690/c0d45bedtx6CoqxBZxpb3&690
http://s10/mw690/c0d45bedtx6CoqARBpv19&690
http://s11/mw690/c0d45bedtx6CoqDCvMK4a&690
http://s2/mw690/c0d45bedtx6CoqGkZpLf1&690
胡同还留有法华寺的遗迹,在奎公府东侧即可看到,只是只有一座山门了。
西海,也称积水潭,与后海通过德胜桥相连。这里在元代时曾设有水关。
http://s6/mw690/c0d45bedtx6CoqQn9bv35&690
西海西北角建有镇水观音庵,后改为汇通祠。汇通祠已于修建地铁时全部拆除,现已重建。
http://s13/mw690/c0d45bedtx6CoqW7neQ1c&690
西海周边现留有不少历史遗迹。西海北沿29号、30号是三官庙。保存完好,现为民居。
http://s10/mw690/c0d45bedtx6Cor1Jo9zf9&690
德胜门箭楼与前门箭楼一起,是仅存的两处研究古代都市布局、城防设施的实物资料。因德胜门位于大军出发北征的必经之道,所以才被命以谐音“得胜”的吉利之名。
德胜桥建于明初,桥将积水潭一分为二,桥西称积水潭(西海),桥东称什刹海。
http://s5/mw690/c0d45bedtx6Cor7fbFic4&690
小杨家胡同8号是老舍故居。老舍出生在此,在《四世同堂》小说中也描写过这条胡同。小杨家胡同的西口在新街口大街上,极为窄小,注意盯好街边的路牌,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http://s7/bmiddle/c0d45bedtx6Cord7iTke6&690
护国寺街9号是梅兰芳纪念馆,是当代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1951-1961年在北京的寓所。该馆现藏有剧本、图书、照片等文物。
http://s3/mw690/c0d45bedtx6Cori2Va202&690
徐悲鸿纪念馆在新街口北大街53号。此处原址是徐悲鸿的故居。目前馆内陈列着徐悲鸿的多幅名作。免费开放。
http://s15/mw690/c0d45bedtx6Cormlcke6e&690
护国寺小吃店在人民剧场对面,这里的炒烤肉非常地道。
http://s3/mw690/c0d45bedtx6CortNkoa12&690
http://s5/mw690/c0d45bedtx6CorAn4u884&690
板桥头条17号院。
http://s2/mw690/c0d45bedtx6CorE7o7D21&690
正觉胡同23号院。
http://s8/mw690/c0d45bedtx6CorJGAuj07&690
http://s10/mw690/c0d45bedtx6CorLf2Gt69&690
正觉胡同5号院。
http://s1/mw690/c0d45bedtx6CorQSZos10&690
正觉胡同1号院。
http://s5/mw690/c0d45bedtx6CorWUdzm44&690
后帽胡同21号院。
http://s10/mw690/c0d45bedtx6Cos0BZ1Lb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