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作品特点
(2013-04-28 05:38:33)
标签:
肥乡常耳寨中学刘树波校园 |
分类: 肥乡常耳寨中学5人 |
摘要: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本文阐述了传记文学作品的概念,并具体说明了传记文学作品的特点、性质、功能。
关键词:传记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它有别于历史性传记,多用文学性的语言,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人物传记的种类,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1.性质: 历史性、真实性、科学性; 文学性、艺术性。
2.功能: 社会功能;教育认识;审美作用。
传记的形式:
文学性传记、评论性传记、 考据性传记、 回忆录、 日记。
当代传记文学的分类:
现当代政治人物传;作家、艺术家和著名学者传;各种名星传;历史人物传;海外人物传;现当代企业家传;普通人物传。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真实,生动,通俗。(即真实性、文学性和通俗性)
所谓真实性,即符合历史事实。传记最重要的条件是纪实传真,对人物的记述做到据事“直书”,“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胡适也认为应以实在的态度写出传主的“实在身份,实在神情,实在口吻”。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人,传之久远。《史记》堪称典范。作者司马迁从20岁开始漫游,为创作《史记》而实地考察,亲自采访,全面搜集整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保证了其史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作为臣子,司马迁在作品里丝毫没有隐瞒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他在《高祖本纪》里写了刘邦起义的魄力、善于用人的睿智,及一统天下的帝王之气,而在其他传记中,他又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刘邦性格中狡诈、残忍的一面。
所谓文学性,就是要把人物写活。这要表现在多种写人的手法上,诸如:
一、以富有表现力的个性化语言来记录人物,叙写事件。《鸿门宴》中的樊哙乃一介武夫,而在鸿门宴上,面对威武残暴的项羽,他将个人的性命置之度外,有勇有谋,有理有节地说出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劳苦而功高如此,……窃为大王不取也。”等一番话,可谓不卑不亢,忠勇可嘉。又如项羽见到秦始皇时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表现了其胸怀大志的一面。
二、选材典型精当,联系背景体现社会时代性。冯至的《杜甫传》叙述了杜甫的一生遭遇及个人情感,再现了伟大诗人的坎坷一生。作者把杜甫的人生命运和唐由盛转衰的特定历史时期融为一体,选取了几个时期的重要诗作加以介绍,深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
三、以作者在作品中所浸透的情感褒贬人物。作者对笔下的人物的理解与评判都是通过主观感情色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毁誉寓于人物的记述之中。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叙写了苦难多折的悲剧人生中,贝多芬的坚强与执著。作者对他的崇拜与赞颂充溢在字里行间,给读者以很大的勉励。
通俗性,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形式表达方面写得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多样化、如介绍科学成就的,语言可以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传主多种才能与生活情趣的,语言可以生动活泼、文雅诙谐等富于文学色彩。
著名传记文学家朱东润说:“传记文学是史,同时也是文学。因为是史,所以必须注意到史料的运用;因为是文学,所以也必须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记文学的写人方法不拘一格,最终目的却只有一个:再现人物真实的性格、精神面貌及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康新宏.浅析传记文学的特点[J].语文周刊,2012
[2].韩春萌.论传记文学的分类及其特征[J].语文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