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记辩论赛
(2016-03-01 10:44:08)分类: 八年级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记 |
[ 2010-3-23 19:50:00
| By:
|
|
男女生抽签决定正反方。结果两个班都是女生抽到了“三味书屋的生活更有趣儿”。这当然难辨些,但亮点似乎也更多些。整个辨论唇枪舌剑,最后热闹得差点儿打起来。孩子们的辩词还很幼稚,偶尔也偏离辩题(比如总是纠缠在“读书是否有用”上,我再三提醒我们不辨“有用”的问题而是“有趣儿”的问题才算打住),但总的来说亮点还是不少。撰录一二,为孩子们的智慧喝彩。 男生:在第九自然段中,作者就说三味书屋是“全城中最为严厉的私塾”,他自己都说“最严厉”了,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女生:对方辨友请注意,这句话原文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句中有一个关键词不能忽略,那就是“称为”。“称为”就是“传说”,传说不一定属实。从后面的描写来看,三味书屋可不算严厉啊。 (评:这丫头很厉害,抓住了这个关键词“称为”做抓手确实很准。这篇课文我教了好几遍,对这个词也没有怎么注意呢。真笨!) 男生:怎么不严厉?先生不回答学生的提问,对学生还罚跪罚打,这里的生活有什么趣味儿呢? 女生:对方辨友请注意一下比例,关于三味书屋的描写文字中,是对于“严厉”的描写多呢,还是对于“有趣儿”的描写多。 (评:动辄数学思维,这帮孩子还是很棒的!) 男生:反正关于“有趣儿”的文字比百草园少得多,不信你数数? (评:男生开始耍赖了!) 女生:这不是文字多与少的问题,这是含金量的问题。三味书屋的“趣味儿”更深刻更多含义。 (评:哈哈,开始在开掘“趣味”的这个词语上下功夫了,聪明!下边录的是女生的一些发现,小丫头们还是很有眼光的) 女生:文章第十段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方位、摆设记得那么清楚,描绘得那么逼真,不正说明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很难忘吗? 女生:文章第十一自然段的描写很重要,对我的礼拜,先生是“和蔼地答礼”,他哪里严肃啦?要知道,古代是讲究师道尊严的,老师一般都是很严肃的。这个先生可不一样。 女生:先生不回答我的问题其实也是对我的爱和负责。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攻读四书五经是正道呢!先生这回的“严厉”是因为时代局限! 女生:文章第十六段明确说“先生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一个“好”字,写出了三味书屋的乐趣! 女生:我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作者特别的高兴,他说“……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了,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了七言”,“终于”这个词写出了我的兴奋自豪,这难道不是“乐趣”吗? 女生:“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也”,也有惊喜在其中啊。在这个园中的生活也弥补了遗失在百草园中的乐趣。 女生:先生一点儿也不严厉。书上说“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言外之意只要人不太多,不太久,先生是默许的,这难道不好玩吗?有点儿约束的玩耍更刺激啊! (评:这个时候我让孩子即兴表扬了先生在书房里的大叫“人都到哪里去了!”,还有后面的“普通不过瞪几眼,大声道”揣摩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是真怒还是假怒,挺有意思!) 女生:跟先生斗智斗勇也是三味书屋中的一种特殊的乐趣。你看孩子们都知道要“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先生啊!三味书屋中的师生关系其实是非常和谐的。 (评:女孩儿们这一笔分析很精到啊!) 女生:三味书屋中的还有一种乐趣是美得到了启蒙的乐趣。观察了先生读书后,低年级的“我”都“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我听不懂,但感受到了“好”,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学欣赏的启蒙吗? 女生:我还兴致盎然地描写了先生读书的样子。先生是在享受他的书,而我们是在享受先生的享受啊! (评:这个时候我让孩子们摹仿先生读书的样子,教室里也即刻一片人声鼎沸,乐趣盎然) 男生:可是,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我们就开小差,这难道不能够说明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的吗? 女生:对于小孩子而言,这是很好理解的。就比如现在,我们也有很多同学淘气开小差,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厌恶学校厌恶老师。你们说,西山学校的同学们,你们同意这点吗?我们难道不是一边淘气偷懒一边爱学校爱上学吗? (学生鼓掌,纷纷答是的是的!) (评:这一招有用!将心比心。没有儿童视角,是读不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 女生:能表现三味书屋的趣味儿的还有课文最后一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我读出了遗憾和怀念。对当年画作的怀念其实就是对当年书屋生活的怀念啊! …… 师:女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再总结一下,三味书屋有而百草园没有的? 女生:百草园大部分时候是作者一个人玩儿,而在三味书屋有同学和老师陪着玩儿。有伴儿没有伴儿那玩兴可不一样。 女生:在百草园时是纯粹的玩儿,在三味书屋是一边学一边玩儿,因此玩的格调就不同啊。 女生:在百草园主要是在园子里玩儿,而三味书屋是既在园子里玩又在书房里玩儿。 女生:在百草园玩得是放心,而在三味书屋中玩得很刺激。有不一样的开心。 女生:总之,在三味书屋时玩的乐趣比在百草园中的玩的乐趣更丰富更耐得咀嚼。 …… 师:你能够仿写课文第九自然段吗?主题是表达对三味书屋的留恋。用这样的句式:我不知道什么我总忘不了三味书屋。也许……,也许……,也许……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评:这个创意自我感觉还不错呢!) 【总评:讲了好几次《对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最灵动的一次。巧妙地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