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曹家坝(散文)

(2022-06-22 09:50:21)

美丽乡村曹家坝(散文)

陈先学

为阿七的大嫂送罢葬,游兴凑趣,提一杯水,一路步行,参观曹家坝农民新村,引起了我的回忆与对比。

我认为丘陵地区的坝,其实是西南地域中的平原,这平原早先被山丘吞没着,农田房舍东鳞西爪,阡陌小路似网如織,因为缺乏美丽乡村建设,“三农”被卡在陷阱里。

但是,自从兴起美丽乡村建设,大足那些小平原,诸如曹家坝、高桥坝、飞机坝、龙塘坝、高升坝、季家坝……先先后后都建起农民新村,把北方平原上的村庄模式,烙印在了西南丘陵地区,诸如高桥坝新村、复隆新村、曹家坝新村……

曹家坝农民新村,将早先的登云乡中锋村四邻八舍的农村家庭,建设排列成整齐的一排又一排、一栋又一栋、一家又一家的美丽小别墅,成为西南从未有过的大村庄,模样和北方平原上当代集镇式的大村庄一样。

我从村庄亲戚家走出,约了阿七踏着宽敞的"街"村公路,放松心,脚徐行,眼四望,录佳景,只见白的塑料棚,似白雪张弓,一弓又一拱,密封着,让人遐想无穷;黑的塑料棚,似黑色的金甲虫,一虫又一重,矮矮地,风吹棚微动,似乎一只只金甲虫在大地上爬行、蠕动……

我对阿七说:“不知白色、黑色的塑料棚里种的什么,真想走进去,打开密封的棚口看看。”阿七说“越封闭,越神秘,才越有兴趣。就像你写文章,也才越有吸引力。”我说“也是。”

阿七领着我,踏着宽敞的街村路,从南向北走,那路通向新村外的各个老院落,未入新村的家家户户,同样展示出视野朝气篷勃,美景满目。

出新村,往北走着,眼前的塘里、池里、冬水田里,有水、有虾、有鱼。水田里已收割的庄稼禾桩,耸立着。冬水田旁边池子里,水盈盈地。大白鹅、黑剑鸭、白雪鸭,各自踞水而戏。种过莲藕、长过水芋子的塘子里,绿色尚存,残荷荡诗…… 屋前的院边花,竹树丛中的林鸣鸟语, 构成了美丽乡村的烟火气。

猪在圈,狗护院,公鸡围着母鸡转;鹅鹅鹅,曲项对天歌。鸭鸭鸭,水里翻腾白浪花。鸡鸡鸡,坡坡坎坎觅野食…乡村公路通阡陌。单车、轿车停院里,四处一派富裕,乡村满目生机。

往北,再往北,新村穿境公路直达竹丛掩映的濑溪河。行至河畔,停步观赏河景,可见美丽乡村在延伸,既心旷神怡,又充满憧憬。

从河边回返,见一老农持镰割田背埂,清除荆棘杂草,耕耘季节。我向他打招呼、问候之后,经攀谈,知道老农民已六十九岁,夫妻二人,种了一百多担田,辛苦劳累地耕种,年年丰收。他的儿子媳妇住在城里,老夫妇俩主动经营城里子女的后勤基地。虽垂老,劳累,仍笑逐颜开,心甘情愿奉献于后代。令人尊敬,无限感慨!

‌从北往南回返,走着,感觉乡村富裕了,繁荣了,美丽了,朝气蓬勃,生动了,对阿七说“你没常回家,回家也没走出门,你感到你的家乡一一曹家坝有什么变化?”她没有思索地说“有五大变化:1.人变了,人的思想变先进、进步了,路不拾遗,坡上不丢东西、蔬菜、瓜果了;二,地变了,削平了坡,填平了沟,曹家坝更像大平原了;三,农作物变了,过去只种五谷杂粮,现在育种选种优种,无论是农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什么好就选什么种”,说着,她的手一挥一指,说“不是吗?你看那些白的、黑的塑料棚,连你我都不知道种的什么宝贝玩意儿”。我问"还有吗"?她接着说:“第四,昔日曹家坝田坎泥巴泞淖,现在曹家坝乡村公路链接堂屋香火,老祖宗都夸赞出行快乐;第五,吃的也变了,早先曹家坝虽不缺吃穿,却没有现在这么灿烂。那会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補補又三年。现在却是男的穿得新崭崭,女的花枝招展,即使不爱干净的小孩,也是破了就扔,脏了就换”。我说“这是美丽乡村醉了眼,你的家乡旧貌换新颜。”她说:“现在的乡村像少女一样,在劳动者手里,一天一个样,天天在变样。”

‌曹家坝是阿七的家乡,阿七是七十多岁的“女皇”。因此,只有她才敢举一反三,从乡村曹家坝向更广大的农村移眼,而我的笔却只能老老实实地记点、写点,丁丁点点地为美丽乡村,连接地气地点染……

‌ 2021年初稿2022年6月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冠子词两首
后一篇:歌词:观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