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质量意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17-11-06 11:25:58)分类: 教学管理 |
强化质量意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16—2017学年度,我校在全旗“高效课堂”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团体优胜奖;在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获得团体优胜奖;在“一师一优课”暨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获得团体优胜奖。
在三年级抽考中,裴笑花、赵艳玲、杜再丽、刘凌云获得三年级数学优秀辅导教师。
在教学管理评比工作中,我校总分遥遥领先,累计加分22分,张士花主任被评为“优秀教导主任”。
谢志刚、李洪国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教育科研优秀实验教师。
我校英语教研组被评为旗级优秀教研组,周宏宇 被评为优秀教研组长,张丽薇、崔晓冉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在中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杜再丽获得小学信息技术使用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王晓颖、王明华、刘晓红、张艳红、李菲菲获得小学粉笔字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刘忠斌、崔亚军、韩立文获得小学粉笔字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王晓颖、崔亚军、周岩、徐海涛、刘忠斌、刘晓红、韩丽文、张艳红获得小学钢笔字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李菲菲获得小学钢笔字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周岩崔亚军、王明华、韩丽文、李菲菲在“高效课堂构建成果展示”活动中,依据课标评课例表现突出,荣获一等奖,刘晓红、张艳红、刘忠斌、高婧媛、徐海涛荣获二等奖;杜再丽“高效课堂构建成果展示”活动中,课堂教学表现突出,荣获一等奖。在“一师一优课”暨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汪树军、杜再丽、王晓颖、张艳玲、孔令飞、张艳红被评为优秀课例。
在“学前高效教育活动评比”中,张绍华荣获一等奖,课例被评为优秀课例,李欣欣荣获二等奖。英语教师王晓颖、刘忠斌、周宏宇、崔亚军、王艳波在第一期语音及发音技巧培训中,经测试达到合格水准。
张振国、王晓辉、冀艳梅在全旗小学科学微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张俊宇、贾晶晶老师在赤峰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徐丹丹、刘晓红老师在赤峰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张艳红老师赤峰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活动中做了示范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这次会上刘局长首先特别强调了:突出质量底线,统筹各项工作;强化改革意识,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对待评价结果。大体意思是,素质教育不可能不考试,现在考试是最好的评价方式。教学成绩提不上来,一切都是空谈。
张金怀主任做了主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讲话。
重点讲了:新学年的工作任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抓学习方式的变革,特别是落实合作学习。出台了,喀喇沁旗“学习方式变革之策略研究”的方案;二是,加强教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三是深化教材研究,抓住学科本质,是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
郭延庆主任解读了喀喇沁旗“学习方式变革之策略研究”的方案,并提出工作要求。
第二方面
依据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学校今年的教学工作中心任务:提高教学成绩。
众所周知,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赢得声誉、获得支持的最重要砝码,家长对学校是否满意,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实际是看教学成绩,说白了是看分数,看全旗排名,分数低了,成绩排不到全旗前列,说什么都是空谈,都不好说)。因此,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兴教”的理念,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形成重视教学质量和狠抓教学质量的浓厚氛围。每位老师都要牢固树立“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的意识,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提高教学成绩是根本。
为此,学校提出如下要求:《强化质量意识
一、强化主人翁意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敬业意识。敬业是做好任何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上级考核是考核集体,评价是评价我们整个年级组或是被统考的两个年级组,一个组成绩高了,不代表我们集体获奖,一个组内某一学科高了,某一学科某个人成绩高了,都不代表我们这个集体成绩高了,必须整体提高,团体进步,所以必须合作,有团队意识。
要想干好工作,光有了敬业精神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要放平心态,耐得住枯燥和寂寞,勤于钻研、琢磨想办法,干劲十足。
这些都是主人翁意识的体现,这些更是成绩提高的基础。强化主人翁意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绩)决不是要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互统一的。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追求更全面、更科学的素质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更加关注考试所反映的教学问题,更加注重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单纯减少课时、减轻作业,而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教学质量,而是要做到“减时不减效,减负不减质”,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走“轻负担、高质量”的路子。检验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就是教学成绩。
教学工作,有自身的规律,无论怎样改革,总有其基本的东西需要坚守与传承,守住常规教学底线,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不管怎么变,怎么改,学生都得学会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力。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实实在在落实教学每一个环节,做到“备课要细、课堂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勤、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真的用上心劲,研究专业研究学生,怎样授课学生更愿意学习、接受;经常性地反思我们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研室常规视导,重点检查指导各项常规的落实情况,依据是各学段《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和《中小学教学常规》,采取包括随机进入课堂听课等多种方式;教案检查,作业检查,听课教研员深入学校评价学校要做的工作。
1.备好课,再上课。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老师都需要精心备课。不备课怎么都教不好。按教导处要求用好教学参考书备课,不写教案的老师,必须参考书中,教材中有使用过程记录,体现你的上课所教内容及上课流程。圈圈画画,写写划划。用好集体备课现成的教案,要把自己的备课思路书写在集体备课教案各个环节的旁边。
最起码,教学的知识点心中有数,不能教学出差错,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得到训练-----形成;要琢磨教师通过怎么教学,学生怎么学习能学会掌握的好;
备课一定要备好每一课的作业题练习题检测题。不备课就上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课堂教学不会有效果。
要求教师:
一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持抓好课堂纪律秩序的管理,向课堂要质量。课堂纪律、秩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好的纪律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要树立学生意识和质量意识。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效率等,学生听了、参与了老师的教才有效果;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环境。严抓班级纪律,着重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思想的好坏是提高成绩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班级集体,良好的学习氛围,谈成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绩不好,影响一切。
关注学困生。关注中下等学生。只有把差生抓在手上,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不问差生的事,几个差生会影响一大片,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学校。所以对差生不能放松要求,要“严打严管”,付出真爱。
每一学科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算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长期有意识的训练。
①.“听” 要专心、仔细。学会听老师讲课、会倾听学生发言。
②.“说”要清楚、完整。会把想法表达,会讲算理算法,分析解题思路,会说了一定会做。
③.“读”要正确、入情。
④. “写”要规范,条理。
⑤.算。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口算技能和口算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主动、合理地运用口算,感受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口算知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教导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重要环节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各学科要加强对作业的编制、布置、批改、评讲、订正情况的研讨,形成有效的作业设计模式,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教师都要经过认真思考,做到作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层次性,从而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同学科组的作业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每位教师要在教案的教学反思中随时记录本班学生的共性错题。根据记录的学生的共性错误编制学生错题集,然后根据学生共同的错误再结合其他教辅用书出一份(可以是16K纸大小的)补充回查作业,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作业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本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一个重点。
课前五分钟测试坚持下去。计划3—6年级各个学科实行月测制度。我们要认真组织一月一次检测,由教导处和班主任学科任课教师负责对月考成绩的收集和统计,重点查看检测的平均分、优生率、差生率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