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研究调研情况报告
(2015-06-12 14:48:26)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科研 |
《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小课题研究调研情况报告
锦山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学生负担过重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存在久治不愈的顽症。针对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在2000年,国家教委就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近年来“减负”工作在持续不断,各级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校和教师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减负的呼声仍然经久不息。从学生过于沉重的书包,书包里名目繁多的教辅资料不难看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其轻松愉快、身心健康的成长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基本表现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主要的压力不仅仅源于课业本身,家长及外界所施加给他们的心理上的压力才是真正的“负担”。这可能是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普及,许多家长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寄托太多超出其实际承受能力、不切实际的期望。如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音乐、美术特长班才有出路,根本不理会孩子是否能达到这一目标,或对达到这这一目标有没有抵触。 过高的目标值造成了儿童过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过重的课业负担
1、睡眠时间过短。我国小学生的睡眠状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约有2/3的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48.2%的小学生自我感觉睡眠不足;23.5%的小学生睡眠质量很差。并且大多数学生每天完成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有不少的家长还会让孩子再做一些课外资料,这样他们不到九点或十点是得不到休息的,根本不能保障儿童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同时,还有不少学生的家长因为要外出打工,所以让孩子过早起床:还有不少学生住在农村,需要坐车来上学,他们有的5点多就得起床,收拾准备坐车,一般早上 6 点 30 分到校,下午 5 点 30 分左右才能到家。
2、作业量过多。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教师认为,学生每天的作业中不但要有书面作业,还要有家庭作业,即使书面作业量较多,但是还要布置如家庭听写、背书等类似的家庭作业。也就是说学生不但要花时间完成书面作业,还要花时间在家庭作业上。 甚至有些科目还有两三种以上的资料要完成。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3、遭遇家长校外“加负”。学校坚持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做“减法”时,却遭遇部分家长的“加法”,38.2%的小学生不同程度参加有偿家教,其中62.9% 的学生是家长被迫参加的并非出于自愿。除文化课的补习外,部分学生还参加了琴、 棋、书、画等“特长”的培养。其中一位家长道出心声:目前,各类升学考试仍“以分数论英雄”,学校“减负”有可能导致孩子应试能力下降,这样一来就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成绩。因此,家长千方百计要帮子女在校外“补餐”。
4、考试次数多
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成因复杂,既有内在的个体原因,也有复杂的外在社会原因。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来自教师的因素。
首先,传统的质量观。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考了高分就是质量好,有教师则认为要想考高分,就得反复练习,因此,过分强调“熟能生巧”,让学生整天埋于作业堆中,成了写作业的“机器”。其次,传统的评价标准。 教师身边有一种无形的瘟疫性的习惯势力,无时无刻不在监督和评判着他们。作业多不多,考试好不好,管理严不严,几乎成了社会上评判教师是否敬业、是否合格的约定俗成的唯一标准。最后,教师的工资、“业绩”是和学生的成绩排名紧密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的工作考核压力不断增加,很可能会出现教师增加学生学习的强度和难度,导致教师不断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不断补课和做教辅习题,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还会增加各种模拟考试。教师在压力之下的情绪难以控制,进而传导给学生的现象也很普遍,比如:学生成绩不好便斥责学生,或对学生采取冷漠这种“软暴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当然,随着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精神侮辱、精神歧视等变相体罚的情况却越来越多,而社会对这些却尚不够重视。
2、来自家长的因素。
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也日益改善,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成长放在首要位置。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为了子女成才,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弹琴、跳舞、书画等;晚上、双休日还给孩子请家教辅导,使其子女不堪重负。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又惧怕学校布置的作业不足以使孩子很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便从各种渠道买来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孩子去做,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对于家长来说,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和担心孩子在今后的升学中遇到困难,从而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要求越来越严格。亲情之爱,无可厚非,但同时,父母这种主观施压与过分考虑,并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孩子本身的情况,没有考虑孩子的成长实质。从而导致孩子厌学的心理,使得孩子不能正常发展。
三、过重的负担所造成的后果
2、是心理方面的: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爱学习,不想写作业,甚至不愿上学,学习缺乏自信和进取心。还有部分学生迫于老师和家长布置过多的作业和压力形成逆反心理,对老师和家长撒谎、不服管教,甚至有暴力倾向。
3、是身体方面:过多的作业、不惜会热爱那个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
4、是智力方面: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作业占据,没有时间看书,玩乐,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整天都是不停的做,成了学习的机器,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总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和方法
1、合理布置作业是“减负”的有效途径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实现,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内化教材中的知识,从而能够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得以全面发展。(1)扎扎实实抓好学生的基本学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要授予学生各科通用的一般学法,还要授予本学科的特定学法。但在这一切学法当中,最普通但又是最重要的学法是预习--上课--复习 --作业--小结这五个环节的方法,万变不离其宗,这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小就要教会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学习模式学习,这样学起来才会更轻松自如。(2)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基础教育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一个比较适宜的学习环境,如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创设教学环境,竭力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活动,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3、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不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要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就要明确认识:学生有学习的要求和愿望,有学习的能力、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主导,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交流状态,启发、诱导、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平和、亲切的态度,在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探求和质疑,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与学生一起跳跳绳,参加拔河比赛,多与他们谈谈生活趣事等。诸如此类的活动,都会消除学生的压抑感,使学生对教师建立起信任感、亲切感。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做好“减负”、“增效”。“减负”减下来的时间怎么办?我们说“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效”,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减负”后空余出来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安排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并多举行诸如钢笔字比赛、文艺汇演、绘画比赛,不断丰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科技活动,可以组织阅读、摄影、文艺 欣赏等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
5、学校、教师、家庭搞好配合,共同减负
通过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说明了以下问题:减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升学竞争、教育体制等因素仍严重阻碍着减负工作的开展。减负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它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立足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为学生创造一个建康、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