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师职业理念
(2013-09-14 20:34:24)分类: 我的阅读与感悟 |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参与学习,学生个性无法伸展等现状已无法适应现今教学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把我国的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的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要把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书匠,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学生的高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树立良好师德,端正自己的品行,形成先进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态度,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意识。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第一,为人师表。教师作为学生为人处事、行为规范的模仿者。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受到学生的时刻关注。这就要求教师不管处于何时何地,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与言行。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不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还要关爱学生,尊重家长,关爱同事。尊重学生、以德服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阳光的学习环境。“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教师的情感体验,更是教师的社会责任。第二,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所以教师自身必须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广博的专业技术知识。“学高为师”,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教师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新事物,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教师只有不断为自身注入新的血液,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终身学习。
其次,教师要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新时期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相处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学生富有个性,有属于他们特有的棱角,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把学生的这些棱角一味磨平,而是要让他们有个性的成长。作为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不听话,不听课,不做作业,甚至还要沾染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其他同学。很多老师都会采用说教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要想让学生尊重教师,听老师的话,教师自然也要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和学生成为朋友,进行平等的对话。教师也不是专制的,而是要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群策群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还要学会观察,注重细节。有时候教师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鼓励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会改变学生。学生是爱模仿的对象,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潜移默化之中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素养,综合素质,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智慧的开启者。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全面促进我国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