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照尽人间恶路歧——评《大红灯笼高高挂》

(2013-03-28 22:18:05)
标签:

影评

校园

                                                                                  文/刘宁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很是流行,差不多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那时候我刚牙牙学语,我姑姑抱我出去玩,看见红灯笼就会对我说:“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学着姑姑的样子,指着红灯笼对我妈说:“高高挂,高高挂。”并且固执地认为这个会发光的红色大球的名字是高高挂,我妈妈屡次纠正无果,只能任由我把红灯笼叫做高高挂。这件事到现在还是我们家的笑谈。高中的时候,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原版小说——《妻妾成群》。或许是那时的我阅历不够,看完小说后并没有太多感触。直到不久前,在课堂上看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才在影片刻意营造的灰黑氛围里,大红灯笼下,看到了遍地的罪恶与悲凉。
  电影与小说一样,都是从家道中落,选择嫁给有钱人家做小的女大学生颂莲进入陈家大宅开始的。这座外表庄严的大宅,是她日后的牢笼,她将成为笼中的金丝雀,终其一生不能挣脱。那时的颂莲,有脾气,有傲骨,但逐渐地被同化。她开始享受点灯带来的特权,人一旦有了欲望,就注定要失去。在患得患失间,在算计与被算计中,她迷失了自己。颂莲的堕落,是社会造成的,也是好胜性格使然,但最根本的,还是该归咎于人耽于享乐的天性。就像张爱玲在《烬余录》中所说:“去掉了一切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与男女两项。”何其可悲,但是事实如此。
  在这个黑暗的吃人的封建大家庭里,颂莲看不到未来。她也曾徘徊,也曾反抗,但在生存面前,这些又算什么。她开始明白,那些所谓的府上多年的老规矩都是鬼扯,她该牢牢记住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不争斗,不能活。于是她开始用并不高明的手段争宠,但她哪里是多年来深谙此道的她们的对手。在假孕争宠之事败露后,颂莲最终落入了绝望的封灯境地。从前和此后的无数黑夜,她举着灯笼对镜自照,不见朱颜,有的只是脸颊上的泪珠与无尽的落寞。这不过是历史上许多女性共有的经历,红颜未老恩先断,独倚“灯笼”坐到明。
  在众多的笼中鸟之中,最具反抗性的,不是四太太颂莲,而是三太太梅珊。梅珊的生命,绚烂得就像她鬓角盛放的牡丹,身上艳丽的旗袍。她是这座阴暗大宅里唯一为自己而活的女性,想唱戏时就唱,不想唱就走,哪管别人想不想听。她是那时人们最瞧不起的戏子,却比受过教育的颂莲勇敢得多,也聪明得多。她明白人生如戏,做的好时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自己,连自己都骗不了的时候就只能骗鬼了。但有自己思想的玩物是不允许存在的,梅珊的香消玉殒,或许是由于颂莲的无心透露,或许是由于二太太卓云的有心陷害。或许都不是,只是由于她违背了玩物的生存法则,在虚情假意的做戏之余还妄想抗争。
  颂莲的无心之失害死了丫鬟雁儿与三太太梅珊,在目睹了梅珊被杀的惨状后,她终于发现了掩藏在黑瓦白墙后的肮脏,她疯了。不过春夏秋冬一个轮回,曾经这个大院里最美好的两朵花——颂莲与梅珊,就由盛开转向了凋谢,湮灭在尘埃里,不留一点痕迹,仿佛她们从未存在过。朝为红颜,暮为枯骨。又一个如花的生命被抬进这大宅,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谁会是这场斗争的胜利者,是新来的五太太,还是机关算尽的二太太,抑或颂莲口中有一百岁了的大太太?于她们,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在年老色衰时成为心死的大太太,看着别院燃着的红灯笼,听着不远处传来的笑语声,孤独终老。这便是红灯笼下所有女人的一生,无关出身,亦无关所受的教育。
  梅珊死,颂莲疯的那天,下着很大的雪。大雪纷纷,盖尽人间恶路歧。纯白的积雪下,有殷红的鲜血,还有曾经那么鲜活的生命,只是人们看不见。人们看见的,是一个白茫茫一片干净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灯火青春
后一篇:Dream on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