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001:《会工作的人,不会工作的人》

(2013-01-22 11:27:09)
标签:

房地产

管理

书评

工作

职场

分类: 书评

http://img30.ddimg.cn/92/29/22812860-1_w.jpg

《会工作的人,不会工作的人》

(日)堀场雅夫  路秀丽译  中信出版社


写的还不错的一本书,好玩的是作者故意的把会工作的人和不会工作的人混写在一起,这一篇写的是会工作人的特质,下一篇可能是不会工作的人,需要你一边看一边决定借鉴还是警惕!

下面的书评都是会工作的人啦。 

8小时以外也不忘学习的人

 

“任何事情都秉承“好玩有趣”的判断标准”

“做事情只因为“好玩、有趣”,才能真正掌握

 

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其中至少有三点原因:

1.  对生活抱有积极性的人,也会不断地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怎样让 “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而相应作出进修和培训,例如英语,各种资质证书。如果能将觉得“有趣”的热情灌输其中,往往进步很快。而自己没有动力,只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学习,不但自己感觉痛苦,效率也不会很高。

2.  现代的工作范畴,已经综合了各种素质和能力。即使是看似无关的业余兴趣,也很难说一定对自己的工作无用。例如对围棋的兴趣,可能会影响到工作战略中大局的研判;对红酒的兴趣,会有助于职场合作的应酬。所以,对多方面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帮助自己在事业上顺利上升的有益特质。

3.  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喜欢和有趣的人一起工作。一个项目的进行,并不是完全公事公办。爱好广泛,聊天时候话题充沛的人也往往最受欢迎。这些沟通也是合作的润滑剂。

“只要喜欢上工作,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工作就不会感到压力,只要喜欢就能精通,不仅没有压力还能提高工作水平”

 

明确主张自我权利的人

“要主张权利就必须先履行义务,完成了义务才能去享受权利,清楚自己的权利并能明确主张”

培训机会的争取,重要项目的参与,甚至怎么推掉别人扔过来重复性强但没有成长性的工作任务,这些都是主张自我权利的表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才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如果不尽义务而只主张权利,在职场中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如果是职场上的新人,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这个那个。因此,只有利用自己得到的每一点滴机会,做出优秀的成绩,上级才会更放心的应和你的需求,给予你更多的权利在自己的天地中发挥。

 

不待在“重要部门”就不满足之人

“有相应的能力,明确的目标,公司才会接受你的任性。想让自己的任性行得通从而得以一直待在重要部门,就必须付出多于常人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有这种气魄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

和主张自我权利相关的一点。重点不但在于自己的目标,更在于目标深层次的基础,对架构布局的研判。什么是一个企业的“重要部门”?不在企业里踏踏实实的做一段时间看不出来,不关心企业的动向与发展看不出来,彻底的逃避公司政治,也是看不出来的。

 

决定自己的适应性之人

 “自我申告制度

每年进行一次,首先对一年来自己完成的工作和目标达成度进行简要叙述,接下来对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项目进行选择(协调性、积极性、实行力等),最后还要写上将来想做的工作或是想调往的部门。”

每年的绩效考核,都是令所有人紧张的一个环节。无论自己给自己打分,还是老板给自己打分,都是小小的难关。还好落在中庸的部分,还是大多数人,无惊无险又一年。

其实我觉得更有趣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目标都能和大家分享。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想做,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具备什么能力,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这些不但是个人的计划,也应该放在团队的大局下一起衡量。

要达到期望,也不是个人之力所能达到的。需要借助前辈的指点,上级的帮助和公司提供的资源。如果得到合适的指导,心怀目标的人,就会在未来的一年有长足的发展,将潜力转化为不可估量的生产力。和严肃的绩效不一样的是,因为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个人动力会非常的强烈,取得的成果也会很出人意料。作为管理者,是不是也应该重视这个有趣的话题呢。

 

总在意“上司评价”之人

“被自己的上司赞扬为有能力,才是获得整个公司好评的第一关。因此,时刻观察上司的心思,了解上司对自己的期待,可以说就具备了“会工作”这一好评的基本条件。”

不用细说了吧,那篇《与老板和Chemistry》的博客就大概解释清楚了。在招聘工作上如是,在其他工作上也如是。

 

做与众不同之事之人

“每次开会,大家一般考虑的都是如何做才能使这个项目获得成功,但是我通常首先思考怎么做才会失败。一旦你知道了失败的方法,就提议相反的方法。按照与失败相反的方法去做就会成功。”

这里说的,不是在职场环境下的独行特立,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态。Always get prepared. 对于任何项目的筹备,都需要最周全的思考。摒弃过往的经验与习惯,对自己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例如,尝试一个人的brainstorm,从文字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借此打破个人惯性,达到创新的成果。

 

日系书籍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但是不很经看,十多万字的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了。不过只要一本书里有一点能对自己有所启发,就已经值回了书价。开卷有益,古人诚不余欺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