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试后,如何写好评价

(2013-01-13 10:47:32)
标签:

房地产

管理

简历

面试

杂谈

分类: 招聘


按照我们公司的要求,每次面试完,都要在面试表中填写对应聘者的评价。公司的面试表格很正式,我常常作为第一个面试人,是第一个填写意见的。自从招聘后,已经面试了上百人,虽然经验越来越丰富,但责任也越来越重,自己也越来越谨慎。我们的面试表,最后的意见必须选择面试通过,或者面试淘汰,不能含糊而过。作为面试中的第一关,如果被我所否决后,就没有复试的机会。而且因为我们部门用人的标准很高,我这关的通过率一向很低,常常是1:20左右。反而到了我老板那关,因为面试的人比较靠谱了,通过率可能是1:3。因此,比较坦白的说,在我这一关过不过的去,还是很影响结果的。也正因为如此,我更要谨慎负责,不但要认真面试,面试后,也要把自己的意见写清楚,论据合理,以及供后来人参考。

填写意见也有原则。要填写好的意见,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意见是干什么的。

1.         文件档案留底。大多数应聘者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处。没有通过这次面试,可能是不胜任这个职位,但是日后如果有其他不同要求不同方向的职位,可能还是值得考虑的。例如我们在找某个设计经理的时候,比较强调对方需要在设计方面有较深厚的功力,有些应聘者虽然有多年的工程现场管理经验,但在设计方面底子比较薄弱而被pass。过了没几个月,我们需要一位有现场监工经验的设计师,这时候如果有好的记录,就比重新上网筛查简历,联系猎头推荐要快的多。而且有过一次面试经历,对对方印象也比较深刻,能够直接推荐给高层复试,增强效率。

2.         将应聘者在同一平台上比较。

根据心理学分析,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时常会出现以下效应:

顺序效应

面试官在对多名应聘者一次进行评定时,往往会受面试顺序的影响而不能客观评定考生的情况。例如,一个考官在面试了三个很不理想的考生之后,第四位即使很一般,面试官也会对他产生比前三位好得多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位面试官连续面试了三位很理想的应聘者,即是第四位水平一般,面试官也会认为他的水平差。

对于这种相比错误,即使我们当时犯了,也应该在日后的面试记录中,以统一平台上进行整理分析,以职位来比人,以维度来比人,而不是用人来比人

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见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平常所说的,面试中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而作为面试官来说,我们也要意识到这种心理的产生,有意识的主导自己的思路,继续不断地发掘印证对方的真实性格和能力。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在面试中,应聘者的某一能力比较出众而被面试官所欣赏,那么面试官可能会对他的其它方面也评价较高。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所要做的是淡化该人的亮点,挖掘更多的信息。

因此,需要在整理面试意见的同时,淡化面试时产生的各种效应,避免这些效应影响自己的客观判断,挑选出最适合的人才。

面试是一个繁复的过程,而且有相对的随机性和任意性。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面试5个人,8个工作小时有一半的时间用在上面。同时面试三个专业。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案例带着走,每个人的case都不一样,表现的性格,能力,事迹也各有千秋。比如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很好的应聘者,同时拥有两大名校的学历,初见面之下谈吐也非常好。我觉得我肯定受了首因效应的影响,但在面试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根据我们的交谈做了笔记,特别是简历没有提到的事例,细节,应聘者对我问题的回答,反应.....事后整理面试意见的时候,通过归纳这些记录,结论很可惜的,他的能力与我们的职位要求并不匹配。面试虽然是听与说主导的过程,但其实写的作用也很重要。不能有条理的写出一份面试意见,也代表这次面试你的印象就是浑浑噩噩的,对应聘者的印象还停留在只言片语的阶段,没有逻辑的整理一个全面的权可能重导图。

在要在面试中增长经验值,增强战斗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面试的人多了,自己把面试意见尽可能的写的清晰完整,日后翻看的时候,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个人可以而那个人不可以。同样专业水平出色,为什么会对A印象好而对B印象平平。统一自己的标准。不会因为突然放大缩小。这样对应聘者很不公平。因此,每一份面试意见都要认真写好,尽可能的统一标准,树立整体的思路。

3.         为后来者留下参考的价值,如给其他部门,或者这个职位的继任者借鉴。一个应聘者这次面试不合适,也不等于以后都不合适。比如我们在面试景观设计师的过程中,,因为对方的设计能力不够理想而淘汰。但是后来我们又需要一位在现场施工监理能力较强的景观设计师,把以前的面试表找出来,翻阅面试意见的记录,就会有所帮助。不然,完全从头开始,把原来的努力工作和经验全面放弃否定,不但浪费人力物力,影响了效率,也可能错过很多优秀的人才。毕竟,我们为部门做招聘,不是为了评判人家的优劣而面试,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的为团队找到合适的人才,有潜力的人才,建立广泛的人脉为团队做储备。因此,对于以前的应聘者,因为这样的原因重新邀请他们的加入,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被欣赏的反馈,即使很多人已经选择了其他机会,大家也能印象良好,可能日后还有继续合作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