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B、PIT理论
(2013-05-14 13:59:33)
标签:
乳化剂选择杂谈 |
1.乳状液的HLB理论
HLB值可用于衡量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是选择乳化剂的一个经验指标。HLB值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部分与疏水基部分的比值,也称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将表面活性剂结构与乳化效率之间的关系定量的表现出来。这种数值主要来源自经验值,虽然有时有偏差,但仍有其实用价值。
HLB值越高,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越强;HLB值越低,表面活性剂亲油性越强。一般而言,HLB小于8,大都是W/O型乳状液的乳化剂。HLB值大于10,则为O/W型乳状液的乳化剂。
大于大多数多元醇脂肪酸酯,HLB值计算如下:
式中S-酯的皂化值;A-脂肪酸的酸值。
例如,甘油单硬脂酸的S=161,A=198,则HLB=3.8
如果亲水基只有聚氧乙烯醚而无多元醇,HLB=E/5;E-聚氧乙烯质量分数;
对于复杂的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一般用HLB=7+∑各基团的基团数
例如太古油的的HLB=7+(11+1.3+2.1)-17*0.475=13.3
2.乳状液的PIT理论
这是选择乳化剂的又一方法。HLB没有考虑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HLB值变化。温度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影响很重要。应用PIT方法可以讲温度考虑在内,PIT指乳状液发生转相的温度,即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质达到适当平衡的温度,成为相转变温度,简写PIT。
PIT附近制备的乳状液有很小的颗粒,这些颗粒不稳定、易凝结。要得到分散度高而且稳定性好的乳状液,对于O/W型乳状液,要在低于PIT2~4℃的温度下配制,然后冷却至保存温度,这样才能得到稳定的乳状液。对于W/O型乳状液,配制温度应当高于PIT2~4℃,然后再升温至保存温度。
PIT与HLB值有近似直线的关系,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即转变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的温度越高,PIT越高,配制的O/W3型乳状液稳定性也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