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专业知识问答(下)

标签:
管道自动焊机环缝自动焊环缝氩弧焊接全自动焊自动焊接设备 |
分类: 产品信息 |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操作,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热处理基本类型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等。
7、常用的化学热处理的工艺主要特点答:渗碳:主要是向工件表面渗入碳原子的过程,表层回火马氏体,残A及碳化物,心部目的是提高表层碳含量,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韧性,使其承受大的冲击和摩擦,低碳钢如20CrMnTi,齿轮和活塞销常用。
渗氮:向表面渗入氮原子,是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以及热硬性提高,表层是氮化物,心部回火索氏体,有气体渗氮,液体渗氮等,常用38CrMoAlA,18CrNiW。
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温度低,速度快,零件变形小。表层组织为细针回火马氏体+颗粒状碳氮化合物Fe3(C、N)+少量残余奥氏体。
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及抗压强度,并兼有一定的耐蚀性。常应用于低中碳合金钢制造的重、中负荷齿轮。
氮碳共渗:氮碳共渗工艺共渗速度较快,表面硬度略低于渗氮,但抗疲劳性能好。主要用于受冲击负荷小,要求耐磨、疲劳极限较高及变形小的零件和工模具。一般钢零件
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和粉末冶金等均可氮碳共渗。
金鲁鼎筒体氩弧自动焊
8、简述热处理工艺设计的原则
1、工艺的先进性
2、工艺可靠、合理、可行
3、工艺的经济性
4、工艺的安全性
5、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序高的工艺装备
9、热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1、充分考虑冷热加工工艺之间的衔接,热处理工序的安排要合理;2、尽可能采用新技术,简述热处理工艺,缩短生产周期。在保证零件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条件下,尽量使不同工序或工艺过程互相结合;3、有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工件使用寿命,需要增加热处理工序。
金鲁鼎筒体氩弧自动焊10、简述感应器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1、感应器与工件的耦合距离应尽可能的近
2、对于依靠线圈外壁加热的工件必须加驱流导磁体 3、对有尖角的工件感应器的设计避免尖角效应 4、要避免磁力线的抵销现象
5、感应器设计要尽量满足工件在加热时能回转。
金鲁鼎管路二保自动焊11、设计人员在选材时应考虑哪些基本原则1、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包括载荷类型及大小,环境条件及主要失效模式等选用材料;2、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等因素,对易产生淬火畸变和开裂的要选用淬透性较好,可采用油淬或水溶性淬火介质处理的材料;3、了解材料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有些针对各种热处理工艺方法开发的钢种,其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会更好;4、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可简化热处理工序,特别是能够节省的材料。
12、选择金属材料制造零件时应考虑哪些工艺性能1、铸造性能2、压力加工性能 3、机械加工性能 4、焊接性能
5、热处理工艺性能
金鲁鼎管路二保自动焊13、磨损失效类型有几种?磨损类型: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接触疲劳。防止方法:对粘着磨损,合理选择摩擦副配对材料;采用表面处理减小摩擦系数或提高表面硬度;减小接触压应力;减小表面粗糙度。对磨粒磨损,除在设计时减小接触压力和滑动摩擦距离一级改进润滑油过滤装置以清除磨粒外,还要合理选用高硬度材料;采用表面热处理和表面加工硬化等方法提高摩擦副材料表面硬度。对于腐蚀磨损,选择抗氧化材料;表面涂层;选用耐蚀材料;电化学保护;加缓蚀剂设计时减小拉应力的应力集中;进行去应力退火;选择对应力腐蚀不敏感的材料;改变介质条件。对接触疲劳,提高材料硬度;提高材料的纯净度,减少夹杂物;提高零件心部强度和硬度;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润滑油的粘度以降低油楔作用。
前一篇:热处理专业知识问答(上)
后一篇:焊接保护气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