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良先生谈:眼病与因果直接关系

熬夜,手机,电脑已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干眼的困扰,眼睛干涩酸痛、视物模糊、眼红不适异物感等。。严重影响了工作及生活质量,从古中医的角度,回顾千年中医智慧。
古中医对眼科的理解:比如古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
古中医对其症状的描述: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日白涩。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为"白涩","干涩昏花","神水将枯"。
比如干眼发病原因:
1.久病、年老体衰或久视过用目力,气虚津亏,精血不足。
2.风热赤眼或天行赤眼调理不彻底,邪热羁留。
3.风沙尘埃侵袭日久,久留于干燥环境等,化燥伤津,燥热犯目。
4.生活不规律、熬夜、工作压力大,肝脏失调,气机郁滞,神水不能正常滋润目珠。
5.更年期前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善觉眼鼻耳速愈”疗法 创始人—周伯良说:调和七情防止内伤很重要。
古中医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反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不遂,喜怒太过,会让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而郁,怒,思,虑,过度所导致的疾病更多。从性格和生理角度来说,干眼患者女性比男性多、更年期患者更多见的原因。
应该劳逸适度:
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十二经脉在不同的时辰运行都不同的脏腑,其中子时和丑时(23:00-3:00)是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此时阳气开始生发,肝胆自我修复,长期晚睡,肝脏藏血造血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眼睛是肝的外在反映,势必受到损伤。
中药调理为上策:
不同的病因,辨证分类,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开具不同中药调理,标本同治,
或
佛性之理:眼病的因果与调理方法
佛家认为眼病的因与个人的行为和心态有关。比如,过度沉迷于色情内容、挑剔他人、恶眼视人,尤其是对父母、领导或长辈,可能会积累恶业,导致眼病。
1.忏悔:诚心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特别是那些对视父母、领导或长辈不敬的行为。
2.发愿:除了忏悔,还要发愿,发大愿,如期获得慧眼的能量,直接灌入修持者的眼睛进行疗愈。
3.拜佛:每天进行108拜以上的拜佛仪式,以积累功德,帮助治疗眼病。
4.供灯:在佛前供灯,并念诵发愿文,希望众生眼明心亮,智慧如炬,无不解脱。
5.中药疗法:用龙眼肉、龙眼核(带核的龙眼)和枸杞煮成的茶,龙眼核不必打碎,如期通过食疗来改善眼病。
道家观眼诊断:
主要是根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全息哲学观,阴阳互根、表里相应等。。。并用千年时间总结出的结论。如同其他脏腑病变,都会在身体中所表现,双眼一样能反映人体脏腑的功能性病变和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会在双眼球上,以眼内的眼球(俗称眼白部分)、眼珠(俗称眼黑)上出现血丝、浊环为表象等。。。
健康人的眼球黑白分明,光洁明亮。而不正常的,凡是有血丝的地方,都反应出内部相应的脏腑存在病变,血丝到哪病变就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