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如何运用惩戒手段

(2013-12-22 19:31:14)
分类: 教育论文

运用惩戒手段的几条原则

    惩戒手段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方法,运用得好,有利于班风建设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不注意原则,则不但起不到正向教育的效果,相反还会产生副作用,不利于班务管理。

具体的讲,班主任在运用惩戒手段时要注意如下几条原则:

(1)及时原则。学生犯了错误,要及时处理,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一般都有所觉察,及时惩戒容易触及其思想深层,给她以较强的刺激使其记忆深刻。同事,也能使错误行为得到及时控制,不至于蔓延开去,或引起其他学生的重犯。不然时过境迁,把猴年马月和大大小小的错误回笼来,“算总账”,采取“零存整取”、“一次清”的方法,效果就不大。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对自己早先的过错已经印象淡漠了。这个时候再去“惩戒”无异于隔靴搔痒。而且,当事者及其学生因为老师未及时处理某一为题,日后就容易重返,从而形成“慢性病”,使班上问题、毛病一大堆,想“一次清”也因“积重难返”,“清”不了。报纸上常报道说某某学校为严格管理,处分了若干的学生。这从某种意义上证反映了该校及其老师平时未对这些学生的错去进行及时惩戒,以至于他们越陷越深,铸成大错。这是一种平时不闻不问、秋后算总账的方法,不利于教育学生。

(2)适度原则。班主任根据学校有关条文和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影响、危害及自身的认识、表现情况,“量刑”准确,惩戒适度。如果惩戒太重,则未免小题大作,学生会产生抵触逆反情绪、不服气,自然也就无异于改正错误了。如果惩戒太清,则既起不到教育当事人的作用,又起不到警示告诫的作用,从而使惩戒成为“银样蜡枪头”不顶用。

“适度”还有另一层含义,是指不要滥用“惩戒手段”不要不问错误缺点的严重与否,不看危害影响的大小轻重,就进行“惩戒”。这样的话,会搞得人人自危,空气紧张;久而久之就不以为然,轻视惩戒了。这对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无疑是不利的。“惩戒”太滥,不讲“适度”原则,随便运用,失去了应有的强制约束力、教育力,班主任还能正常进行班务管理吗?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